基于创新创业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9-03-21 01:00罗倩文,董丽萍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年4期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

罗倩文,董丽萍

[摘 要]面对现阶段我国制定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技能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教育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创新创业角度探讨了创新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04.091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9)04-0-02

0     引 言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专业,自1998年被正式列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以来,全国高等院校设立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超过500所,约占全部本科院校的80%。每年工商管理专业毕业人数众多,就业相对比较困难,而同时许多用人单位又找不到合适的管理人才,究其原因在于高等院校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在创新创业浪潮的驱动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与时俱进,让工商管理专业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改革创新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迫在眉睫。

1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就企业管理层次与职能而言,所需管理人才可以分为3个层次:具有丰富经验和概念能力的高层管理人才、具有专业知识和沟通能力的中层管理人才以及具有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的基层管理人才。高层管理人才是MBA与EMBA教育的主要培养对象,中层管理人才和基层管理人才是本科教育的培养对象,但多数高等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仅仅笼统定位为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缺乏高低层次之分。不同层次管理人才的定位必然决定培养模式存在差异。

1.2   专业课程特色不明显

按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工商管理是管理学下设的一级学科,在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再设有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和旅游管理6个二级学科专业。按一级学科设置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培养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和知识结构全面,以管理学为基础,开设涉及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二级学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众多专业核心课程导致知识广而不精,什么都学但什么都只能了解皮毛,而凸显工商管理专业特色的课程设置空泛,专业知识纵深度不足,最终在毕业求职时无法满足社会对管理人才知识与技能的需求。

1.3   理论实践结合不紧密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极强的专业。传统教育观念的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以课堂讲授理论的教学模式为主,尽管有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多个实践环节,但往往由于时间短、资源少而流于形式,导致培养出来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不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缺乏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1.4   创新创业师资不充足

国外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要求授课教师不但具有深厚的理论水平,同时兼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国内工商管理专业相对于医学、建筑学等古老专业实践教学起步晚,创新创业教学更是刚刚起步,大多数工商管理专业所招聘的教师是毕业后直接从教,优势在于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较少具备创新创业实践经验与经历,较难掌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精髓,无法有效满足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2     基于创新创业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2.1   合理定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人才培养活动的出发点,决定人才培养方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定既要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针,还需满足社会企事业单位对管理人才的需求。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的兴起,社会对管理人才的素质需求从理论知识能力为核心转变为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同时,鉴于MBA和EMBA教育定位于培养高层管理人才,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应培养具有广博理论知识、掌握必要企业管理技能、具有分析解决管理问题、富有创新意识、富有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中基层应用型管理人才。

2.2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手段。在创新创业形势下,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原则下,将创新创业素质能力培养融入课程体系,以创新创业素质能力培养作为专业特色,构建具有横向宽度、纵向深度的T型知识结构课程体系,以此打造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具体来讲,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可分为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创新创业课程模块4大模块。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包括思想政治、体育、语言、计算机信息等课程。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包括数学、统计学、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和营销学等课程。专业课程模块是体现工商管理专业特色的模块,可继续下设3个二级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和专业拓展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可依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指南》中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与现代企事业管理人才需求调整设定,可包括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管理沟通、运作管理、创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在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上依据现代企业管理各项活动与技能需求设置,可包括企业组织设计、项目管理、技术经济学、财务报表分析、市场调查与预测和客户管理等课程。一方面,专业拓展课程模块可结合各院校特色,增加行業背景的课程设置,培养具有针对性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增设工商管理类中其他二级学科的专业课程。创新创业课程模块以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可开设创新思维、产品开发、项目可行性分析、商业策划、创业团队建设和创新创业实践等课程。

2.3   强化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检验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环节,是培养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保证。针对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观点,工商管理专业应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比重,构建一套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在现实中或者类现实中发现管理问题、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发现商机、把握商机的创新创业能力。一方面,可在教学课程方面增加实训课程,开设企业经营模拟、创意实践模拟、项目策划模拟、沙盘模拟實训等课程,让学生在模拟操作中感性认识管理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举办的各种经营模拟竞赛,通过比赛提高管理技能。另一方面,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建设。通过与企业合作建设实践基地,或引进社会创新创业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真实的管理活动中参悟管理规律,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同时,通过企业导师指导完成管理任务,辅导创新创业项目,让学生早一步接触管理工作,了解社会发展形势,激发专业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4   创新课程教学方法

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需要改变传统课堂单一讲授的灌输式教学,应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工商管理专业特点,以及不同课程性质,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体验式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网络互动平台,录制慕课、微课等视频教学内容,让学生课上课下形成自主学习行为,教师仅仅充当课程知识的指导者,充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是创新培养模式的关键。现阶段,多数工商管理教师存在缺乏实践经验与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的情况。因此,一是需要加大培训力度,鼓励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学习,积极参加管理实践活动。二是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或挂职,深入企业管理第一线,在应用和验证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实践能力。三是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与教学交流,以掌握学科发展前沿,提高教学水平。四是积极聘请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和专家担任学生指导教师,给学生直接传授工商管理活动中的相关经验和思维,从而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3     结 语

创新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响应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号召,也顺应了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潮流。过去高等院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因其应用性不足备受诟病,转变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是专业发展主流,应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更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科学认识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手段和培养师资是系统、有序进行改革创新的第一步。本文也仅仅分析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更多有价值的研究有待后继者进一步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罗倩文.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8(5).

[2]段超.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对外经贸,2018(1).

[3]卜妙玲.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9).

[4]郑景丽,黄丹丹.基于创业能力提升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6(13).

[5]吴琨,刘新艳.工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探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24).

猜你喜欢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
体验式教学法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新探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