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

2019-03-22 11:22黄红波陈煜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5期
关键词:校企电子商务中职

黄红波,陈煜

(广西商贸高级技工学校,广西南宁 530003)

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到今天,各校都在加强学校内涵的建设,而教师队伍的培养,是学校发展的关键。2010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其中指出:中职院校需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改善教师队伍结构,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2016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布了《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指出:2017—2020年,开展中职、高职、应用型高校教师团队研修和协同创新,创建一批中高职教师专业技能创新示范团队,通过示范引领、创新机制、重点推进、以点带面,切实提升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建设水平,加快建成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笔者所在的学校近三年来,积极开展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通过三年的研究及建设,完成了电子商务、学前教育及机电等三个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该校在中职学校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建设策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就此进行深入探讨,为兄弟学校教学团队的建设提供借鉴。

1 加强中职学校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个人的作用往往大于教学团队发挥的作用。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明确提出多种措施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各中职学校积极响应文件的要求,加大了课程改革的力度,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产生了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教师个人的力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无法保证教学的质量。很多学校逐渐意识到:要保证教学的高质量,必须依靠教学团队来实现。

教学团队是创新教学组织形式的重要实践,其直接目的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专业建设。在中职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情况下,只有建立教学团队,加强教学团队的管理,才能更好地进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开展专业与课程建设。

2 中职学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

中职学校应该根据学校的专业特色及师资的情况合理建设教学团队,经过几年的实践,笔者认为:教学团队的建设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及社会服务的能力,具体的目标如下所述。

2.1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组建教学团队,可以充分发挥团队成员集体的智慧,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通过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等途径,促进团队成员间进行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共同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教学项目的研究等工作,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经验、培育特色,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专业的建设及发展,全面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2.2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教办学的特色。只有具备了一支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业务精、技能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学校的内涵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中职学校教学团队的建设,学校可以充分发挥专、兼职教师互派、互聘、互兼、互培的优势,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为社会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既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相应的专业实践技能和专业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2.3 校企深度融合,为地方经济服务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明确指出了校企合作的内涵,校企合作是指职业学校和企业通过共同育人、合作研究、共建机构、共享资源等方式实施的合作活动。因此,作为专业建设主力军的教学团队,理所当然是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具体实践者,通过校企人才双向交流,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推进企业实践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充分发挥学校的技术优势,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彰显职业教育特色。

3 加强中职学校教学团队建设的途径

3.1 专业带头人的培养

专业带头人是教学团队的“领头羊”,能对本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带头作用,通过对“带头人”的培养,发挥其在专业建设中的示范作用,可营造积极良好的校园氛围,带动其他教师共同发展,促进学校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升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和水平,同时逐渐完成从普通教学团队到优秀教学团队的过渡。

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展:一是“双师素质”的培养。通过企业的社会实践、行业及社会团体的兼职,提升专业带头人的“双师素质”;二是专业能力的锻炼及提高。通过各层次的送培,项目的引领,鼓励专业带头人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及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活动,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三个社会服务能力的培养。鼓励、支持专业带头人参加校企课题研究活动,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更好地为企业、行业服务。

3.2 合理选拔成员,构建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成员的选拔与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有着必然的联系。通过近几年的研究与实践,笔者认为:课程教学团队的组建遵循“校企合作、专兼结合、优势互补”原则,分工明确、协作有序,执行力强,团队成员都承担有具体的建设任务。首先要设定最低的要求,团队成员必须是“双师型”的专业骨干教师。其次,团队成员的结构要合理,最好要有一定比例的兼职教师,由行业、企业的人员参与。由学校骨干教师、企业、行业专家组成的教学团队可以较好地进行市场调研、市场分析、职业及岗位分析,调整和改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注重学生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及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最后,还应注重教师梯队建设问题,这关系到教学团队的持续、健康发展。

笔者所在的电子商务教学团队人员共10人,其中专职教师7人,行业、企业兼职教师3人,研究生学历2人,大学本科学历8人,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4人,无职称(企业人员)2人,具有高级工证书的有3人,技师资格证书的有5人。

由于结构合理,团队的研究、沟通、协调、执行能力都比较强,通过集体的努力,这几年在专业建设、教研教改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成为学校教学团队的标杆。

3.3 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近几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始终把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打造优秀教学团队作为增强学校师资队伍能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并纳入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实施多项举措,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聚合力、添动力、挖潜力、激活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4 深入开展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

2015年起,该校确定周三下午为教研活动时间,由教学团队围绕学校的教学重点工作及教研室的工作计划,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比如2017年秋季学期,电子商务团队就先后开展了集体备课、学生第二课堂项目讨论及实施、教师说课比赛、技能节比赛筹备、教研教改项目立项、校企合作项目调研等专题的教研活动。通过教研活动,团队成员群策群力,在任务实施中,充分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获得了教师说课比赛一等奖及优秀组织奖等好成绩,7位专任教师,有5位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

3.5 深化课堂改革,促进专业建设发展

课堂改革是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的基础,其目的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课堂。这就要求教学团队成员改变教学模式,注重教学的设计,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性,做到“做中学、学中做”,课程评价实现多元化,包括学习效果过程性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及教师评价,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突出项目技能的考核,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注重以赛促建,每年在校内举办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包含教学设计、PPT制作、课堂教学等三个内容,参赛对象为教学团队,经过几年的实践,较好地深化了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学团队的建设。

3.6 项目引领,提高技能教学水平

近年来,广西教育厅着力建设了一批示范专业及实训基地,对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产学研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学校而言,这是培养、锻炼教学团队、创建优秀教学团队的好机会。2015年,该校获批“电子商务专业特色示范专业及实训基地”,得到中央专项资金支持500万元。在项目建设期间,电子商务团队的教师积极参与实训基地的论证及建设工作,同时带动专业群的其他教学团队一起,依托实训基地,开展实训项目的开发及实践教学工作,至2018年12月,项目以“良好”的成绩通过验收止,我校建成了融传统营销、网络营销、现代物流运营及管理、商品(产品)摄影等为一体、产教结合、可以实现实践教学、电子商务创业、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农产品电子商务推广的现代营销综合实训基地。电子商务专业群的师生可以在实训基地开展近二十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训,技能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教师及学生在各级各类的技能比赛中获得好的成绩。2016年我校学生参加省部级职业技能大赛获奖人数达到13人次,2017年则达到21人次,电子商务专业群学生的技能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项目建设期间,电子商务教学团队与企业一起开发完成了《电子商务基础与实践》《电子商务综合实训》《C2C创业》《网络客户服务》《农产品电子商务》等14本教材及其相应的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课件、微课、习题册、模拟试题等)。

3.7 校企行深度融合,积极服务地方经济

该校一直注重技术技能的积累作用,加强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动,促进技术技能的积累与创新。2016年,该校与广西特产网(广西桂特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在广西电子商务行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我校积极响应自治区供销合作社推进电子商务工作的号召,组织教学团队到各市、县合作社开展调研;与广西桂特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共建技术服务中心,开展电子商务的技术交流和推广;承接物流师、电子商务员等职业工种的社会人员职业鉴定工作,共计组织培训70人次;承办广西现代商贸职业教育集团的企业人员电子商务业务培训、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培训43人次。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2017年,我校电子商务团队与广西特产网(广西桂特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邻里菜市》电商项目,通过建立一个邻里菜市电商平台,启动一个O2O电商体验中心,完善一个配套物流体系,成立一个线上线下电商培训体系,建立了精准式电商模式,项目特色鲜明:通过电商平台建立O2O线下体验馆,实现手机、微信直接支付;既开发自身的物流配送体系,又联合第三方物流平台,完善了配送物流体系;既为师生及学校周边的群众提供更方便快捷的生活,也让商家现场销售保障利润,又开拓新的电商渠道。总体规划具有系统性和前瞻性,不仅为我校,还为广西乃至全国校园电商提供市场的整体解决方案,推动广西特色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全区电商提供示范。

中职教学团队的建设是一个老话题,但是中职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研究及实践却永远在路上。因为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下,建设工作会有不同的做法,也不断在改进、优化中,没有最好的办法,却有更好的办法!通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笔者已带领学校的电子商务团队的成员,进行了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改革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将工作的做法在其他专业进行了推广,通过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较好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我们将继续探索,为中职学校教育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猜你喜欢
校企电子商务中职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