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力行:甘地在价值观教育中的实践意义

2019-03-22 11:03鲁东海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甘地家国情怀价值观

鲁东海

[关键词]价值观,家国情怀,甘地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1-0051-05

“讲述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是高中旧课标对于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模块《圣雄甘地》一课的教学要求。从培育核心素养的目标重新审视,会发现旧课标要求侧重于理解知识逻辑。甘地是个宗教主义者,也是个爱国主义者,但他绝不是孤独的修行者,也不是口头革命家,综观其一生,会发现他身上侵染着最真诚的家国情怀和仁爱之心,这就是坚守人生信念,身体力行,把崇高理想转为切实的行动。教授本课时如果能从知识逻辑起步,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甘地身上的价值逻辑和行动逻辑,可以更好地超越应试的局限,对人生产生实践的意义。故事容易引发兴趣,在喜怒哀乐中,容易引起学生的共情和行动。本文利用甘地的几个典型故事,谈谈价值观教育与家国情怀培养的问题。

一、坚守信仰:早年食肉的故事

甘地家族信奉印度教,属于毗湿奴教派,奉行仁爱、不杀生与素食,提倡苦行。1869年,甘地出生于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这里的教徒特别痛恨肉食之徒。

少年时期我真的动了“改革”之心,认为印度需要强大,自己需要强壮,所以偷偷地吃过几回肉。但是还是觉得欺骗父母、向他们撒谎比吃肉更恶劣,于是我决定坚决戒绝肉食。后来我想去英国留学,母亲听人说,英国人吃肉,甚至离开酒就活不下去,所以,坚决不同意。我向母亲真诚地发誓不碰酒、女人和肉,终算成行。

做一个素食者的誓言给我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因为不知道哪道菜里有肉,去英国的旅程中,我一直都躲客舱里吃自己出发时所带的甜点与水果。到英国后,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劝我说:“在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母亲面前发下的誓言有什么价值呢?你的做法纯粹是为了信守诺言而持有的一种迷信”。他越是劝导我就越不愿意妥协,我每天都会祈求神的保佑。一次看戏前与朋友吃饭,因为不知道最先上来的汤是否为素食,我拒绝食用,结果看戏时挨了一晚的饿。

思考:甘地起初为什么吃素?后来一生坚持吃素又是因为什么?你怎样看待甘地的吃素问题?

甘地起初吃素是因为印度教的传统,家乡的习俗和父母的影响。印度古典神话中那些苦行者的故事对甘地也有很大的影响。后来一生之所以坚持吃素,信守对母亲许下的誓言是一条重要原因。在甘地的意识中,诚实守信可以纯洁心灵,而“带着一颗纯净的心投入到任何事业,就一定会有所收获,即便有时我们无法看到结果”。随即反问学生:我们能够一辈子守护自己的誓言吗?此处稍作停顿,让学生向自己的内心反观一下。

在今天看来,吃素吃荤谈不上对错,但是,甘地后来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一生坚持吃素,是需要用坚强的意志来维护的。从社会层面来看,甘地深爱自己的母亲和祖国,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特别是经过多年对宗教精神的实践体会,他已把誓言变成了一种信仰,并且培养了坚守信仰的强大力量。总之,在甘地身上,习俗与道义、真理与信仰、宗教与生活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尼赫鲁曾这样评价甘地的个性品质:“他自己的生活富有艺术性。每一个姿态都具有意义、优美而没有虚伪的气味。”因为纯洁生活而拥有强大心灵,甘地的身材尽管是瘦弱的,却总是拥有使不完的力量。

家国情怀是人们对故乡和祖国的深沉热爱,这种爱不是口头的说辞,它应该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从价值观引导和家国情怀培养的目的讲,可以让学生模仿甘地,通过深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净化个性品质,由此逐渐培养起个人的独立信仰,以及终生坚守这种信仰的力量。

二、关心社会:被白人欺侮的故事

在英国取得律师资格后不久,甘地去了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南非。那里种族歧视观念盛行,甘地亲身体验了印度侨民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为了处理一起官司,我必須得去比勒陀利亚。朋友为我买了头等座的火车票,在途中却有几个白人官员强迫我去货车车厢。我当然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结果被赶下火车。我乘坐马车继续赶路,白人领班又把我从马车车厢里轰出来,让我坐到马车夫旁边的脚踏板上。我忍无可忍,表示抗议,但却遭到一顿毒打。

在比勒陀利亚的一天晚上,我正在散步,一位巡警发现了我。他没有发出任何警示,就把我从人行道上推开,踢到马路上去。我一时惊慌失措。……这些事情加深了我对印度侨民的同情。为此我不仅读了很多关于印度侨民的材料、听他们口述,还亲自体验,深入研究印度侨民的艰难生活。在此过程中我发现,南非不是一个有自尊心的印度人待的地方,同时,我越来越爱琢磨如何改善这样的局面。

甘地在南非屡遭欺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他是怎样面对这类社会问题的?在南非的生活对他后来的人生轨迹有何影响?教师结合三个问题进行讲授。

甘地在南非遭到白人欺侮,不是个案,而是普遍现象,反映了英国在各殖民地,推行残酷的种族歧视政策。甘地在面对欺侮时,为维护个人尊严直接进行过抗争,但是,更多时候是给予了宽容。有朋友愿意为他在起诉时做证人,他回答说:“我早就给自己定下了规矩,不因私愤闹到法庭上去。”甘地对于自我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并没有出现极端的歇斯底里的攻击社会的行为,反而更关心在南非生活的全体印度人的尊严,这就是他超出常人之处。

1893年甘地与几位朋友在南非纳塔尔成立了“印度侨民代表大会”。为了唤醒侨民们的民权意识和团结精神,甘地又创办《印度舆论》杂志,坚持用多种语言每周出版一期。因为亲自撰写稿件,耗费了不少精力,律师慢慢变成了甘地的副业,为了维持杂志正常出版,还几乎投入了所有的收入。从1906年开始,为了反对殖民当局有关歧视法案,甘地领导两千余名印侨掀起了非暴力抵抗运动,直至1914年斗争取得初步胜利。甘地连续三次被英国人逮捕入狱,但也因此收获了巨大的人气。“一种带着道义光芒的勇敢而有效的行动,不论对于人们的理智和感情,都具有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他一步步地使我们信服行动的正义性。”甘地靠人格魅力,赢得了众多的追随者,并在实践中摸索出未来争取印度民族解放的独特道路。从事律师业务,每年大约有五六千英镑收入,本来可以过上非常安逸的绅士般的生活,甘地却舍弃了,成了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广受爱戴的民众领袖。

教师在讲授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讨论:我们有时也会碰到不公正的事情,对比甘地的做法,差距究竟在哪里?由此引导学习甘地,从小我的利益中走出来,以实际的行动多关心他人疾苦和社会整体利益,把价值观与家国情怀教育引向人生的更大格局。

三、投身家国:“食盐进军”的故事

1915年,甘地回到了印度,经过几年的宣传和发动,谋求民族独立的思想主张逐渐被印度人民所接受。1920年国大党正式通过了甘地提出的斗争计划,从此,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迅速席卷整个印度大地,其中1930年发生的“食盐进军”把运动推向了高潮。

甘地精选了二千五百名志愿者,早晨做完祈祷,发誓在遭到攻击时决不反抗,然后列队向一座盐场进军,突然一队警察向队伍冲来,抡起带有铁箍的警棍向群众猛击,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棍击头盖骨的破裂声,被打的人像十柱戏的木柱一样成片倒下,而后面的人没有一个伸手招架的,保持原来的队形镇静自若地走上来,走到被打倒为止。

读这则故事令人感到悲伤而又愤慨。悲伤的是那么多鲜活的生命死于棍棒的击打,愤慨的是英国警察为什么那样残暴。不过还是要把学生从恶劣的情绪中带出来,回到讨论的主题上来。

问题之一:从“食盐进军”故事,看出甘地怎样的人性观?他为什么这样想?

甘地采取非暴力斗争形式,主要基于自己的人性观。甘地认为人性本善,即使再恶劣的人,其内心世界也应该存在善性。所以,他居然几次写信给希特勒,希望疯子终止战争。甘地的人性观是由他的宗教观决定的。甘地曾经广泛研究各种宗教,尤其对基督教《山上宝训》和托尔斯泰的《天国就在你心中》非常感兴趣,由此他坚信:“人性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因此毫无例外地趋向于爱,最坚硬的金属也会被足够的热量融化”。

问题之二:甘地在挑选志愿者时明确知道要遭到攻击,要有流血牺牲,为什么还要让同胞去送死呢?

“生命是所有礼物中最珍贵的礼物,在现实中献出生命的人,化解了一切敌意,他为可敬的理解铺设了道路。”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表示懦弱,相反,它是利用印度人坚强意志和淋漓鲜血显示自己的力量,并用这种力量化解敌意赢得理解。事实上,那些接受了甘地非暴力思想的人,也确实表现出不一样的生命气象。泰戈尔1932年去监狱中探视甘地时,对所看到的“穿着土布衣服的囚徒们”描述道:“他们的言谈举止,你看不到煽动培植的粗野……他们具有显而易见的坚定的自尊心和自制力。不言而喻,他们是争取印度独立的名副其实的斗士。”甘地当然知道印英之间的实力差距:“英国人妄图迫使我们到机枪阵地与他们较量,因为他们手里有武器而我们没有。我们击败他们的唯一办法是,把决斗引到我们有武器而他们没有武器的地方。”正是综合考虑了印度民族的性格及印英之间的差距,甘地提出非暴力抵抗的手段,武器就是“真理和爱”,坚持“以善对恶,以德报怨”。甘地在艰难处境中走出一条独特的民族解放道路,体现了高超的政治智慧。

问题之三:甘地所领导的非暴力抵抗运动有没有实际的作用呢?今天我们究竟要学习甘地什么?

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一书中有一段精彩的描述:“我们好像是在一种全能的怪物掌握之中而无能为力了;我们的四肢瘫痪了;我们的心智呆钝了……那时甘地出现了,他像一股强有力的新鲜气流,使我们振作起来……最重要的是促使人们用头脑思考……于是人们肩头上恐惧的黑幕就这样突然间揭掉了。”起初,谁能想到要推翻英国强大的殖民统治呢?甘地唤醒了印度民族解放的意识,增强斗争的力量,以致人们敢于大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再怕找殖民当局的麻烦,甚至不怕坐牢。所以,尼赫鲁将1930年看成是充满奇迹的一年,“甘地似乎以魔术师的玄妙手法改变了国家的面貌”。

非暴力斗争也是斗争,切不可简单地以革命思维来衡量甘地的行为。甘地不顾个人利益与生命安危,不畏强暴,同强大的英國殖民者战斗,这种战斗姿态是难能可贵的。甘地回到印度之前,国大党的活动主要是开会讨论,通过决议,呼吁呐喊,等等。甘地进入国大党之后,找到了非暴力主义之路,尽管道路艰难而痛苦,毕竟行动开始了。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爱国是等不得的,从能做的做起来,这就是甘地义无反顾投身家国的行动逻辑,也应该是本课价值观教育和家国情怀培养的核心要义。

四、普施仁爱:最后一次绝食和祈祷的故事

1947年8月印巴独立并分治后,有1500万难民从两国逃来逃去,在印度历史上出现了空前的混乱、暴力和杀戮行为。首都德里更是笼罩在一片不安和紧张的气氛中。甘地发出号召:“印度和伊斯兰教徒们,握手言和吧!”1948年1月,为争取首都两大教派和解,甘地宣布进行绝食和祈祷行动。

就在甘地表示要绝食的第二天,当他在寓所的院子里主持黄昏祈祷会中]讲时,突然从墙外扔进来一枚自制的炸弹爆炸了,甘地没有受伤,若无其事地继续讲]。事后甘地说:“如果炸弹把我炸死,我的脸上仍然带着微笑,我对杀害我的人一点也不怨恨。”

因为多天的绝食,甘地极度虚弱。1月30日下午五点钟,他离开房间来到院子里的祭坛,去主持例行的黄昏祈祷会,旁边的人都为他让路。就在这时,一个名叫戈兹的狂热的印度教徒,悄悄地掏出手枪……“啊,天哪!”甘地做了个祈祷的手势,嘴里嘟囔着,倒在了草地上。

到印度建国,甘地的政治目标基本实现,按理说可以休息了。但是甘地继续绝食和祈祷,原因是什么呢?怎样理解甘地的举动?

教师先补充介绍一下印度独立日当天甘地的情况。1947年8月15日凌晨,印度举行了独立仪式,开国总理尼赫鲁称颂甘地为伟大领袖和国家父亲。无论是谈功劳,还是给其他领导人面子,甘地都应该在贵宾席就座,参加庆典活动,想不到的是,他没有担任国家任何要职,庆典活动进行时他却前往加尔各答,企图去阻止那里的教派大屠杀。

进入1948年新年,面对首都日益严重的教派冲突,甘地开始了他人生最后一次非暴力斗争——绝食和祈祷,直接目的是希望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两派的教徒们停止械斗,实现和解。甘地“始终像阴暗迷离的世界中一块目标的柱石,一座真理的灯塔”,④他希望通过自己低沉的声音,给人民指出应该依循的正确道路。

甘地相信“人性本善”“吃苦隐忍”,希望以道义的力量唤醒所有人的良知,这一次他同样希望自己的道德哲学能继续发挥作用。有功不居,有福不享,甘地完全不是一个权力主义者,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民族主义,他心中装着全人类,这是何等崇高的人生境界!甘地的绝食行为伤不着别人,只有戕害自己的身体,但是,世界上最温柔的东西却极具震撼力,他借此希望各教派、各民族、各种族都能平等和谐地生活。甘地墓园没有碑文,只有不锈钢雕刻的几个字:“啊,天哪!”临终时的一声叹息,几乎没有内容,却意味深长。他对天下苍生充满了悲悯情怀,即使对杀死自己的敌人,也抱以宽厚的仁慈。甘地已经变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神!

“从精神层面上来说,甘地所持有的新时代非主流文化思想如今在西方社会已经被大众所接受,其广泛程度远远超越圣雄的想象……甘地的个人形象及本身范例的作用在这方面的影响不容小觑。”2007年第6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0月2日(甘地的诞辰)定为“国际非暴力日”,旨在建立一个“和平、宽容、理解和非暴力的世界”。随着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世界各国联系越来越密切,但利益冲突也越来越多,甘地的精神更突现出时代价值。教授本课还可以结合甘地普施仁爱的史实,把家国情怀教育引向更高主题,那就是以宽容、理解和非暴力为手段,实现世界各民族和平共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写作本文时,正值2018年10月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甚嚣尘上。由此,引起了笔者对当下价值教育缺陷问题的深深思考。谈起“三观”内容或意义时,谁都会说一番大道理,问题是每个人能否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身体力行。坚守信念,关心社会,投身家国,普施仁爱,构成了甘地人生价值观的完整内涵和独特风格。通过本课的教学,笔者体会到,学生坚定的价值观和真诚的家国情怀不可能自然而然生成,需要学习甘地,以坚定信念为基础,以关心社会和投身家国的实践为载体,为慈悲仁爱为最高追求。甘地没有根据地,没有一兵一卒,也没有正式的权力,差不多以一己之力,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波澜。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未来的时代,可能极少有人相信,这样一个血肉之躯曾经在地球上匆匆走过。”不过,当我们真正明白了甘地的价值逻辑时,理解他并不难,如果还能够模仿他的行动逻辑,干起来时,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猜你喜欢
甘地家国情怀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甘地为什么不开口
酒瓶上印甘地被“告状”
甘地购物
拉胡尔·甘地辞去党主席职务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