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规划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分析

2019-03-23 13:34宋文静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发展

宋文静

【摘要】国土是一个民族繁衍生息的宝贵家园,也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载体。科学推进我国国土集聚开发、分类保护和综合整治,进一步优化开发格局、提升开发质量、规范开发秩序,有利于形成安全、和谐、开放、协调、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和基础保障。只有对环境进行合理保护,才能高效进行国土规划。近些年,国土规划已日益得到重视,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仍旧存在诸多因素的负面影响,环境破坏问题较为严重。本文主要对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中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思想,希望以此引发相关人士更深层次的探寻。

【关键词】国土规划;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发展

1、前言

在国土规划中,应首要坚持国土开发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原则。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根据资源禀赋、生态条件和环境容量,明晰国土开发的限制性和适宜性,科学确定国土开发利用的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划定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引导人口和产业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集聚。通过因地制宜的政策可以更加有效地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并且可以确保土地利用能够达到最大化。通过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确保我国经济可以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下去。

2、国土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国土规划的进程也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经济走向,经济的发展态势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两者之间的联系可以概括成以下几点。

2.1 国土规划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在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手段就是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开发与利用,这样不仅可以将建设成效真正提升上去,而且还可以更加有效地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国家通过对土地资源利用的不同方面进行有效协调,更加有效地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2.2 生态环境保护夯实国土规划

生态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说人类社会曾经历了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高速发展,那么,现在整个世界已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生态环境不仅对经济运行产生作用和反作用,而且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中寻求平衡点,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目标,成为学术界和各国政府,以至联合国所关注的世纪性和世界性的重大战略问题。国家要长远发展,首先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国土规划是一种开放性的保护措施,通過对土地资源生态保护利用,不仅可以夯实国土规划,还可以确保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

2.3两者共通共融促进可持续发展

国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所有的发展最根本目的就是要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通过两者共通共融的协同作用,可以确保可持续发展。之所以要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不仅要让人民群众现在能够安居乐业,更重要的是为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应该从长远角度对当前的生态问题进行分析,能够正视过去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还应该对传统的国土规划观念进行改变,改变过去以经济发展为首要目的发展观念,充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规划分析与评估

3.1 现状分析

通过对各类用地的现状分析,对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趋势进行有效研判,对结构布局以及程度效益进行有效结合,对当前阶段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特点以及问题进行充分总结,最终找出优化方案。

3.2 实施评估

通过对目前阶段城乡规划以及土地实际利用规划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对成效进行总结,找出问题所在,最终明确规划当中的重点,从而可以提出更加适合本区域发展的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措施。

3.3 风险评估

对生态环境安全以及粮食安全等问题进行科学评估,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隐患进行有效分析,最终提出解决办法。

4、当前我国国土规划给环境保护带来的主要问题分析

4.1 对生态环境保护缺乏考虑

当前阶段,国土规划的编制及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比较常见的就是过度规划、规划公式化,缺乏有效变通。经济在不断前行发展,因循守旧必将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国土规划的编制及实施过程中,由于当地政府部门扮演主要角色,势必造成行政需求干预了对土地资源优化分配,导致部分规划成果同环境保护目的背离,最终偏离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4.2 对生态环境保护缺乏重视

目前很多区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并没给予足够重视,在对规划编制过程中,只是追逐短期经济发展利益,而对环境问题选择忽略不计,由此导致在后期具体实施过程中极有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的优劣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密切联系,如果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势必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从而最终干扰国家经济平稳发展。

5、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策略

5.1 让公民积极参与到国土规划中来

我国向来重视民生问题,由于国土规划与国民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除了需要政府部门严谨认真履行职责,全体公民也应该充分发挥主人公意识参与其中。因此,积极鼓励居民更多的对周边生活环境进行关注和监督,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从而可以督导政府加强引导国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5.2 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政策倾斜

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级地方政府应通过预算安排、专项投入、整合资金、对上争取等方式,统筹安排好各类资金,重点做到“三个倾斜”,包括向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项目倾斜,向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整改任务倾斜,向体现生态环境系统修复治理的山水林田湖草项目倾斜。充分调动实施环境保护治理积极性,倒逼各地落实环保主体责任,从源头防治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状况,从而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参考文献:

[1]姜楠,武长安.国土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J].住宅与房地产,2017(23):65.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保护发展
区域发展篇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
图说共享发展
京津冀一体化的研究现状
图说协调发展
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