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风险管理

2019-03-23 13:34曹兵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施工项目风险管理建筑工程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展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各种风险,工程项目施工的复杂性、个性化和较长的生产周期也增加了项目施工的不确定性。因此,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成了提高项目施工成功率的关键因素。作为工程项目管理之一,风险管理是建筑企业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中,针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策略,从而促进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有效进行。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风险管理;措施

建设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建设环境复杂。在长时间的施工过程当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有许多,且在整个工程施工中的不同领域都有所体现。不仅如此,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还会有一些经济和技术上的内容对其有所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以及所带来的风险,在无形中影响着人类各方面的需求。因此,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中,规避这些风险,营造良好的高质量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成了众多施工项目管理者探索的重要话题,是其后期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

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建设单位引起的风险

建设单位遇到的风险有经济方面的风险、自然方面的风险和人为方面的风险。建筑业在经纪行业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个同样从事经济活动的行业,建筑业同样受到市场经济的约束和影响,难免会遇到各方面的经济风险,如资金链断层无法周转、股票升贬值、市场价格浮动等。自然风险包括项目施工的自然环境和施工期间的气候。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施工风险要比没有自然灾害或自然灾害较少的地区风险发生的几率高。人为风险主要是指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风险,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不同,有的风险来自业主的合作者,如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等。有些则是内部工作人员造成的,所以风险存在的形式和影响也有所不同。同时建设单位也要承担不可抵抗风险。比如:战争、外敌入侵、自然灾害等等。

1.2监理单位引起的风险

监理单位可能在工作技能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监理单位是专业技能方面的技术服务,我国建筑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后遗症之一就是监理方面的工作仍然不够到位,因此即使监理工程师很好的履行了合同中的工作内容,也有可能因自身专业技术能力不够而造成风险。行为责任方面,由于监理队伍良莠不齐,作为业主雇佣的工程技术负责人,本职工作就是要监察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在某种程度上监理工程师可以代表业主,所以当监理工程师违背工作职业道德或失职,则会给业主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由于现代施工技术的发展,许多新的施工技术运用到工程项目中来,这些新技术只有通过实际运用,并经过时间的流逝才能暴露出问题,所以监理人员是无法保证工程项目所有部位和细节都没有问题的,这是监理职业本身的工作局限性。

1.3承包商单位引起的风险

承包商在工程项目中也面临许多风险,随着现阶段承包公司的日益增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承包商之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考虑承包某个项目时,承包商要对是否能够承担承揽该项目可能造成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做出决策。这個过程本身就充满许多风险,市场传递信息的渠道很多,鉴别有价值信息是个大工程,如果采用了不实的信息,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风险原因

2.1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建筑企业中有些决策人员不具备较强的施工风险意识,没有树立良好的风险管理理念,没有深入落实风险识别和评估工作。施工管理人员职业素养有待提升,施工管理知识不全面,严重影响了施工管理工作,引发了各种施工问题。除此之外,部分建筑工程规模较小,在风险管理上比较混乱,甚至存在分包挂靠等问题;施工人员素养参差不齐,不管是管理者,还是施工人员,掌握的管理知识比较片面,相互交流不充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存在盲目操作现象;没有综合考虑施工环节和流程的衔接,出现问题相互推诿,影响施工质量。

2.2管理体系不健全

我国颁布了诸多和建筑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意图减少施工风险,保证施工安全。但是,一些建筑企业没有结合相关法律标准,科学构建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对法律、标准执行力度不够,给施工问题的出现提供了条件。与此同时,因为施工现场比较繁杂,新的安全问题频频出现,现有的法律体系无法做到与时俱进,使得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漏洞百出,严重阻碍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不利于企业施工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合理化。

2.3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

当前,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都没有认识到风险信息管理系统的意义,同时也没有构建完善的风险信息管理系统。一些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没有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具体分析,同时也没有制订完善的施工方案,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和处理对策。施工如果出现风险,因为缺少对应防范措施,缺少统一的管理,无法对风险进行把控,造成施工现场混乱,影响施工质量。在工程建设中,大部分施工人员过于关注施工流程,忽视施工管理,缺少对施工各个环节的监管,仅仅重视建筑外形和结构情况。一些企业在建设过程中,因为施工工期紧张、施工材料供应不足,为了节省施工时间、获取更多的效益,会适当放宽材料质量验收标准。由于缺少完善的信息引导,在面对各种突发情况时,管理人员往往根据自身工作经验进行处理,使诸多问题无法从根源上得到解决。

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风险防范策略

3.1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在工程开工之前,需要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风险进行评估,采取合理防范措施,将风险把控在合理范畴内。全面提升员工的风险防范水平,让其树立规范的风险管理意识,培养良好的风险防范习惯。在工程质量和工期出现矛盾的情况下,应重点关注工程质量。企业要组织职工定期接受安全教育,建立专业的风险管理机构,配备专业风险管理人员,保证施工安全。

3.2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可以为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在具体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企业需要根据项目负责人的工作安排,协调、配合施工管理工作,保证项目顺利完成,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企业需要组建专业的管理团队,由专业的管理人员负责,(下转98页)(上接96页)落实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负责人应该加强施工材料及施工设备的质量检查工作,在工程竣工以后,企业需要邀请专业的工作人员及负责人进行项目验收。将建筑工程质量与施工人员绩效挂钩,对施工质量好的团队,应该提供适当激励;对工作态度不严谨、工作闲散的人员,予以一定处罚。企业需要在内部组建专业的质检团队,结合风险管理要求,分配工作职责,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在相互监督管理的环境下,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水平。

3.3健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科学构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并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科学管理,将建筑工程建设各个环节情况展现在系统中,做好各项信息记录工作。建筑企业在开展招标活动之前,做好市场分析工作,对工程招标文件内容有所了解,掌握技术要求和材料信息,不可随意出价。在签署工程合同过程中,需要采用风险信息系统对拟签合同的风险情况进行分析、识别,加强风险评估。项目管理人员应熟练使用信息系统,认真对待项目管理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利用信息系统实现风险处理,提升建筑工程风险管理水平,保证风险管理任务顺利完成。在信息系统作用下,科学分配风险管理职责,让每个人员明确自身工作职责,自主参与到建筑工程施工活动中,规避和防范各种风险。

3.4完善施工项目合同管理

建筑合同是对建筑施工企业合法权益进行维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它也明确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相应得责任。为了让建筑单位科学化的经营,决策者必须加强对合同管理,确立好各项合同条款的内容,对于返工和违约以及工程变更等问题可以提供一定的法律保护。为了提高合同管理水平,我们首先要收集财务部门、技术部门和施工部门对合同条款进行审核中提出的意见,这样可以保证合同内容的合理性。完善相关的合同管理,可以明确施工企业的工作方向和内容,使施工企业稳步发展,还可以维护施工企业的经济权益,并且还可以降低因为合同管理不善而给企业带来的一些风险问题。

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展施工作业时,为了确保施工工作顺利进行,应全面考虑到施工项目中存在的风险,落实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提高施工企业风险管理意识,从根本上规避风险,推动建筑工程施工工作如期完工,保证建筑项目施工质量,从而实现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推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国亮.谈建筑工程管理中现场施工管理的应用[J].居舍,2017(34).

[2]高伟忠.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及对策[J].四川水泥,2016(12).

[3]张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6(22).

[4]白魯波.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及对策研究[J].企业导报,2016(14).

[5]王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及应对措施[J].环球市场,2016(18).

作者简介:

曹兵,男(1983-),湖南益阳,本科,工程师,从事建筑工程管理。

猜你喜欢
施工项目风险管理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施工企业施工项目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