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地下空间一体化建设技术解析

2019-03-23 13:34王兆雄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基坑空间施工

王兆雄

【摘要】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是城市建设以及现代化发展的推动力,以综合交通枢纽为载体,深入剖析地下空间一体化建设技术,以此认识到地下空间利用的重要性,为城市现代化建设、资源充分利用目的的实现奠定基础。

【关键词】综合交通枢纽;地下空间;基坑施工;便桥搭设

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一部分,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实现城市资源的有效挖掘,完善城市综合交融枢纽,实现交通与经济整体化。城市化发展步伐加快,交通枢纽不断升级,城市空间从水平式逐渐转变为立体式,朝着综合式方向不断发展。立体式空间模式,包括多方面建筑设计,有效整合地上、空中以及地下等空间资源,实现城市交通枢纽的层次性设计,促进现代化城市建设与发展。

1、交通枢纽地下空间一体化建设原则

地下空间一体化建设期间,必须以城市建设为主体,引导城市交通发展,严格遵循如下建设原则。首先坚持以保护环境为中心,综合考虑城市具体发展,尽量控制对城市环境的破坏。其次是建筑施工做到以人为本,保证施工安全与施工人员的安全。协调好交通流量,为城市交通运行增加便捷性。真正做到功能清晰、层次分明。最后是严格遵循统筹规划原则,优化地下空间设计,提升地下空间建设与交通枢纽的整体性。

2、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地下空间一体化建设意义

2.1合理利用城市资源,改善用地紧张问题

城市化建设期间,用地资源不足一直困扰着区域规划与设计,通过空间一体化建设模式,实现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地下空间整体性,实现城市资源充分利用,并且扩展城市发展空间。解决城市交通拥堵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为城市建设长远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对于城市建设来讲,以有效的地下空间利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打造生态化城市。通过空间一体化的建设,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城市建设效率,改善因为运载容量大、建筑增加造成的拥堵想象,并且延伸城市建设的范围,减缓城市压力,引导城市综合发展[1]。

2.2一体化地下空间设计,优化城市交通换乘

交通枢纽作为城市运行的重要组成,采取一体化空间设计进行建设,帮助城市更好的进行交通管理,打造更为系统的交通结构,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强化交通枢纽的快速性特点,改善交通枢纽在客流集散方面的不足,实现交通枢纽价值,推高城市管理与运行能力[2]。交通枢纽以先进的地下空间一体化设计,为交通换乘提供便捷,有效改善城市重要交通区域的环境问题,合理控制交通枢纽施工造价,打造更便利、舒适的城市居住环境。地下空间的一体化设计,帮助城市减少因施工造成的割裂现象,减少交通枢纽建设对城市地貌的影响,实现城市的服务价值与综合效益。

3、地下空间一体化建设技术研究

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中,交通枢纽的地下空间建设,必须掌握关键建设重点,制定有序的建设设计步骤,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地下空间的一体化,保证交通枢纽地下建设安全。

3.1做好基坑开挖设计

要认识到交通枢纽地下空间建设的重要性,积极进行基坑施工设计。其中关键在于主体基坑。根据城市道路规划以及此交通枢纽具体要求,提前将基坑施工范围进行测量,基坑施工之前需架设临时便桥,保证基坑施工的整体运行顺利。以一次性施工方式对基坑开挖,暂时调整交通线路,待地下空间设计施工结束,恢复交通枢纽线路正常运行。基坑开挖期间,注意已有地下广场的结构,按照基坑设计将具体施工区域划分。注重临时便桥搭设质量检查,确保基坑施工安全性,保证便桥稳定性,实现基坑顺利施工。当然便桥设计与安装,首先需选择与基坑施工相对应的模型,计算出便桥准确数据,综合考虑便桥搭建结构、受力情况以及在具体应用中可能出现的沉降、位移,做好全方面研究,严格控制便桥应用中的振动变化。

3.2正确认识基坑施工难点与影响因素

基坑施工是地下空间以一体化的关键,基坑施工期间,必须认识到其复杂性、多样性、风险性,有效克服基坑施工难点,是施工技术顺利应用的关键。根据此次施工情況发现,因为交通枢纽承受巨大交通压力,加上邻近站前广场,所以基坑施工操作十分复杂。涉及到钻孔灌注桩、测量、地下水引导以及放坡等一系列技术。还要时刻执行国家资源有效利用、生态施工要求[3]。在基坑施工的每个阶段都必须进行质量检测,尤其是回筑施工,确保回筑不会对结构柱造成影响。以系统的统筹合理规划施工步骤。

基坑施工中包含多个坑中坑,这样一来地下空间一体化建筑施工风险性增加,加上基坑需一次性开挖完成,地下的地质条件不确定,其中包含一些不理想的地质,不利于基坑施工。对此需进行地质分析,选择适当的施工材料以及添加剂改善地质环境,将施工风险降到最低。设计难点突破,结合实际施工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施工方案,及时检查地下水流动情况,实际考察周围环境。地下水检验以及地质分析等完成后,还要综合施工要求制定降水设计方案,有效预防地下空间施工中的渗漏现象,并且减少繁琐的施工环节,及时排除地下水,缩短整个工程的施工周期。

3.3地下空间一体化建造沉降耦合研究

城市交通枢纽建设期间,地下空间利用需要一体化施工技术的支持。地下空间施工,因为交通枢纽路线复杂,地下柱网布置范围广,并且密度小,所以柱需要承受的荷载比较大。地下空间一体化规划,涉及到大量支撑柱,地下柱与柱之间布置交错。交通压力影响下,及时研究地下空间结构的沉降耦合变化,从纵向角度计算相关数值,为地下空间结构的刚度提升提供准确数据参考,并且优化地下空间结构,增加承受荷载力。根据变形量的计算,掌握地下空间结构应力变化规律,完善一体化空间框架,保证地下空间一体化建设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交通枢纽地下空间一体化建设,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城市资源不足等的重要手段。一体化地下空间结构,为交通枢纽施工增加综合性特点。基坑施工以及便桥搭设,必须注意稳定性、安全性,这些是一体化地下空间建设的注意事项,同时也是关键技术。真正实现交通枢纽的上下一体化,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罗颖,李蕾.城市地下空间一体化综合利用——以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二期为例[J].城市住宅,2019(4).

[2]谢志明,陈海伟,刘尔辉,等.轨道交通场站综合体交通一体化规划设计[C]//2018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0.

[3]王旭洲,冷举良.地铁枢纽站地下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253-254.

猜你喜欢
基坑空间施工
挂篮悬浇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基坑开挖对临近管道变形及受力响应研究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空间是什么?
基坑钢支撑围护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创享空间
浅谈相邻双基坑开挖相互影响性状分析
基于区间数理论的基坑周边建筑物风险模糊评判
超薄水泥混凝十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