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班组长异质性特征与岗位胜任力的影响机制研究

2019-03-24 01:25李文华彭立敏张东兴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班组长分包胜任

李文华,彭立敏,张东兴

工程施工班组长异质性特征与岗位胜任力的影响机制研究

李文华1,彭立敏1,张东兴2

(1. 中南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5;2. 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8)

基于施工班组长是链接“两层分离”组织绩效的纽带,对工程项目实施起到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对施工班组长异质性特征进行分析,探索不同异质性对班组长岗位胜任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班组长岗位胜任力受学历的影响出现断层,学历最高的和学历最低的班组长岗位胜任力高,而中间学历的班组长岗位胜任力比较低;不管是专业技术能力、团队管理能力还是整体岗位胜任力,劳务派遣的班组长的上述能力都比其他劳务性质的班组长更强;担任班组长不同年限的岗位胜任力存在明显差异性,担任班组长时间越长,其岗位胜任力越强。

工程施工班组长;岗位胜任力;异质性特征;差异性分析

劳务用工改革迫切需要快速提升施工班组长职业能力,施工班组长处于“兵头将尾”的关键位置,其绩效表现由岗位胜任力决定,且与施工企业效益息息相关[1]。通常,施工总承包单位都有自己的管理体系,但分包项目因分包给其他单位而缺乏对作业人员的管理和约束[2]。管理制度和相应措施往往只能贯彻到施工班组长,而不能很好地落实到流动率高的一线作业人员。若作业人员没有接受较好的技能培训,安全意识薄弱,则会使施工质量与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3]。班组是安全生产的最前沿,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其作用非常重要。当前一线作业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技能培训缺乏责任主体和资金投入缺乏保障等问题突出[4]。大部分一线作业人员都是由农业生产直接转变建筑施工,文化程度低,其接受能力、学习能力不强,容易造成工作随意性大,安全质量意识淡薄;同时技术水平低,团队合作意识不足,容易造成组织纪律性不强[5]。不同特征的班组长对施工技术的运用以及班组团队的管理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效果[6]。因此,工程施工班组长的胜任力值得关注。此外,已有研究证明胜任力还与专业技术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产生关联[7]。个人特质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意识水平,对工作效率和绩效水平都会产生影响[8]。目前,已有学者从个体特质、工作安全意识[9]和工作能力[10]等方面分析其对领导干部胜任力的影响。相对而言,对于工程施工单位施工班组长胜任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并不多。因此,本研究希望通过分析在当前劳务用工体制下,班组长的胜任力是否受到个体异质性特征得影响;不同特征背景的班组长其技术水平是否具有差异,并影响其岗位胜任力。通过研究分析班组长的异质性特征、技术水平以及班组长岗位胜任力的关系,以丰富建筑行业施工班组长胜任力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工程施工人员现状

工程建设是建筑行业作业难度较高、素质要求较高的工程项目。由于工程的高强度和高风险性,所以一线作业人员不仅保持较高的安全意识、大局意识,还需要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这对一线员工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要求都很高。而很多工程项目的一线员工的薪资水平都是按照时间或计件而定的,这就可能使得一些员工为了获取更多薪资而做出有违职业道德的事。目前,我国建筑工人还存在着以血缘、地缘关系进行职业流动和区域流动的特征,群体行为活动比较明显,容易形成“小团体”现象,因此,组员关系将会对影响工作氛围[11]。

在流动性大且“两层分离”劳务用工管理模式下,建筑行业从业农民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偏低。很多工程单位为了获取更多利益,不会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培训员工,而是招聘一些学历不高、技能水平不强的农民工,在高强度、高密度的紧张环境下,很多一线员工经常会因为心理素质不过硬或者危险意识不足而进行冒险行为。特别是流动性较大的建筑工人因工作地点、环境的不断变动,施工单位没有提供技能培训的义务,建筑工人个人提升技能水平的主动性不强,也缺乏富有实效的安全教育和实践经历,这导致在作业时缺乏规范操作的能力,造成建筑劳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整体不高,给工程质量埋下了安全隐患[12]。很多工程施工单位的员工良莠不齐,背景复杂,这给工程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此时,一般作业班组的班组长的胜任力就越发重要。

2 班组长异质性与胜任力的关系

工程施工班组长的能力可能会受其教育水平、工作年限以及劳务合同性质等因素影响。当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时,其对事物的认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会产生一定差异,其专业技能和处理事物的能力可能会呈现不同。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H1:不同教育水平的施工班组长,其岗位胜任力具有一定差异性;

班组长要想持久的保持进步,必须注重自我能力的培养,很多公司也非常重视员工的成长性和发展潜力[13]。孙继德,王新成[14]对建筑工人分析发现技能成为不同特征群体的共同选择。班组长工作时间不同,其接受的岗位培训和技能提升可能会有所不同,并且工作时间越长其与其他成员的关系越融洽,团队管理可能相对更加容易。

假设H2:班组长岗位工作年限不同,其班组长岗位胜任力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一线员工的劳务用工合同的性质不同,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其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能力,也会根据自己的用工合同性质产生不同的群体融合度,对团队管理和工作产生不同的影响。

假设H3:不同劳务合同性质的班组长,其班组长岗位胜任力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根据上述分析和假设,本研究构建异质性特征、班组长能力与岗位胜任力之间的关系如图1 所示。

图1 岗位胜任力影响因素模型

3 实证分析

3.1 样本数据基本情况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施工班组长的岗位胜任力情况,由于当前施工班组成员全部参加过培训具有一定的在线填写能力,所以笔者通过在线管理平台向施工班组长随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260份问卷,回收248份,回收率95.38%。通过数据清洗筛选共计31份无效问卷。最后,获得有效问卷21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3.46%。样本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3.2 班组长异质性特征班组长能力的差异性分析

3.2.1 方差分析

为分析当前劳务用工体制下,工程施工班组长岗位胜任力是否受到个体异质性特征的影响,不同特征背景的班组长其技术水平是否具有差异,并影响其岗位胜任力,本研究通过方差分析研究班组长的异质性特征与班组长岗位胜任力的关系。

表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表

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主要是为了检验2种项目的均值是否具有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会将总变异分解为组间变异和组内变异,先分别测量组内和组外的信息,然后再计算总变异情况。假设有个样本并且有组,它们的离均差平方和可以表示为:

3.2.2 受教育程度对班组长能力的差异性分析

受教育程度对班组长能力的差异性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发现大专学历的班组长其专业技术能力大于小学、初中和高中,说明大专学历接受的技能型学习能够提升班组长的技术水平。小学、初中和高中学历都属于应试教育,注重培养思维能力,注重知识学习。而当进入大专或大学阶段,尤其是大专,学校的培养更加偏向于技术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更有针对性。因此,该分析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表2 受教育程度对班组长能力的差异性分析

注:*. 平均值差值的显著性水平为0.05。

在团队管理能力方面,初中和大专学历的班组长差异显著,并且大专学历的班组长团队管理能力比初中学历的班组长团队管理能力要强。而在整体的班组长岗位胜任力方面,大专学历的班组长岗位胜任力明显高于高中、初中以及小学学历的班组长。说明大专期间的整体技能教育帮助班组长提高岗位胜任力。但是,在小学、初中和高中3个样本群体中,小学学历的班组长其岗位胜任力反而比初中和高中的要高,而初中和高中之间并没有差异。这说明班组长受学历的影响出现断层,学历最高的和学历最低的班组长岗位胜任力高,而中间学历的班组长岗位能力比较低。可能的解释是高学历其技能水平、学习能力和团队意识等能力整体高出其他学历的班组长,而小学水平的班组长,它们认知到自己的学历不足,只能勤勤恳恳的工作来提高自己的能力,或者由于自己的自我低起点认识激发它们用工学习,最终因为辛勤的付出和努力的学习最终获得大家的认可。而处于中间学历的班组长相对小学学历的班组长,它们又有优越感,轻视工作,最终没有获得很好的能力。因此,假设H1成立。

3.2.3 担任班组长工作时间对班组长能力的差异性分析

担任班组长工作时间对班组长能力的差异性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从担任班组长时间方面来看,时间越久,其岗位胜任力越强,担任班组长不同年限的岗位胜任力存在明显差异性。因此,可以认为班组长在担任本职工作过程中,其岗位胜任力是不断增加的。因此,假设H2成立,班组长岗位能力会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

表3 担任班组长工作时间对班组长能力的差异性分析

16~20 a3 a以下.401 27*0.1930.0390.0210.7825>1 3~5 a.380 43*0.1480.0110.0880.6735>2 6~10 a.502 06*0.1290.0000.2470.7575>3 11~15 a0.2210.1310.092−0.0360.478 21 a以上−0.0840.2340.720−0.5450.377 21 a以上3 a以下0.4850.2580.061−0.0230.993 3~5 a.464 29*0.2260.0410.0180.9106>2 6~10 a.585 91*0.2140.0070.1631.0086>3 11~15 a0.3050.2150.158−0.1190.729 16~20 a0.0840.2340.720−0.3770.545

注:*. 平均值差值的显著性水平为0.05。

3.2.4 劳务合同性质对班组长能力的差异性分析

劳务合同性质对班组长能力的差异性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在劳务合同方面,通过分析发现,劳动派遣的班组长其技术能力大于劳务分包的班组长。劳务派遣公司必须取得人力资源部门核发的劳务派遣经营的许可证。可见,相对分包形式的班组长,具有劳务合同的班组长其工作更稳定,接受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也更加多,并且与周围同时相处的时间也会相对较长,有利于班组长技术能力的提升。因此,假设H3成立。团队管理方面,劳务派遣的班组长其岗位胜任能大于临时工、劳务分包以及合同工,说明劳务派遣这一形式的班组长更加注重团队协作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而在班组长胜任能力方面,劳动派遣的班组长其岗位胜任力也显著大于合同工和劳务分包的班组长。实际情况中,总承包单位有部分员工担任班组长,这部分员工的能力会比其他性质的班组长能力强。可能的解释是合同工性质的班组长其具有较强的岗位胜任能力,但因为合同工的优越性产生轻视,没能充分体现能力;并且相对样本数据而言,总承包单位自有班组长占比较小。目前,施工总承包单位基本上只接受技术人员劳务派遣,限制甚至终止一线作业人员劳务派遣,所以派遣工为了获取认可和绩效而充分发挥岗位胜任能力。

表4 劳务合同性质对班组长能力的差异性分析

团队管理能力临时工劳务派遣−.257 95*0.1170.028−0.488−0.028 劳务分包−0.0970.1010.337−0.2960.102劳务派遣>临时工、劳务派遣>劳务分包、劳务派遣>合同工 合同工−0.0840.1170.474−0.3140.146 劳务派遣临时工.257 95*0.1170.0280.0280.488 劳务分包.160 81*0.0620.0100.0390.283 合同工.174 24*0.0850.0420.0060.342 劳务分包临时工0.0970.1010.337−0.1020.296 劳务派遣−.160 81*0.0620.010−0.283−0.039 合同工0.0130.0620.829−0.1090.135 合同工临时工0.0840.1170.474−0.1460.314 劳务派遣−.174 24*0.0850.042−0.342−0.006 劳务分包−0.0130.0620.829−0.1350.109 岗位胜任力临时工劳务派遣−0.2610.3210.417−0.8950.372 劳务分包0.3530.2780.206−0.1950.901 合同工0.2840.3210.378−0.3490.917 劳务派遣临时工0.2610.3210.417−0.3720.895 劳务分包.614 11*0.1710.0000.2780.950劳务派遣>劳务分包、劳务派遣>合同工 合同工.545 45*0.2350.0210.0831.008 劳务分包临时工−0.3530.2780.206−0.9010.195 劳务派遣−.614 11*0.1710.000−0.950−0.278 合同工−0.0690.1710.688−0.4050.268 合同工临时工−0.2840.3210.378−0.9170.349 劳务派遣−.545 45*0.2350.021−1.008−0.083 劳务分包0.0690.1710.688−0.2680.405

注:*. 平均值差值的显著性水平为0.05。

4 结论

1)大专学历的班组长其专业技术能力大于小学、初中和高中,说明大专学历接受的技能型学习能够提升班组长的技术水平。初中和大专学历的班组长差异显著,并且大专学历的班组长团队管理能力比初中学历的班组长团队管理能力要强。

2) 不管是专业技术能力、团队管理能力还是整体岗位胜任力,劳务派遣的班组长的上述能力都比其他劳务性质的班组长能力更强。

3) 担任班组长不同年限的岗位胜任力存在明显差异性,担任班组长时间越长,其班组长岗位胜任力越强。企业在选择班组长人选时可以侧重选取公司派遣的大专学历员工,这样更有利于班组长岗位工作的完成。并且,班组长在担任本职工作过程中,其岗位能力是不断增加的,可以保障岗位胜任力逐年增加。

[1] Hoffmeister K, Gibbons A M, Johnson S K, et al. The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facets on employee safety[J]. Safety Science, 2014(62): 68−78.

[2] 尤完, 邢作国, 陈秀清, 等. 建筑业劳务用工方式研究报告[J]. 建筑, 2014(12): 12−25. YOU Wan, XING Zuoguo, CHEN Xiuqing, et al. Research report on labor employment mode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J]. Architecture, 2014(12): 12−25.

[3] Ning-Nong C.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odel for the team leader's competency quality[J]. Ship & Ocean Engineering, 2012, 124(3): 27−59.

[4] GUO J, LIU X, QU C, et al. The training course design of first-line managers under the model of competence[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EEE Computer Society, 2011.

[5] 黄慧敏, 苏雅勤, 吴伟巍, 等. 施工班组间安全氛围相互影响机理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 2016, 30(8): 029−034. HUANG Huimin, SU Yaqin, WU Weiwei, et al. Study on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safety atmosphere between construction teams[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16, 30(8): 029−034.

[6] 李君明. 施工项目经理胜任力、人格特质与项目绩效的关系研究[D]. 深圳: 深圳大学, 2017. LI Junming.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etency, personality traits and project performance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rs[D]. Shenzhen: Shenzhen University, 2017.

[7] 王晓晖, 喻广华, 高静. 中国企业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研究[J]. 管理科学, 2012, 25(3): 1−9.WANG Xiaohui, YU Guanghua, GAO Jing. Research on EHS managers’ competence model for Chinese enterprises[J]. Management Science, 2012, 25(3): 1−9.

[8] 徐小芳. 班组领导与建筑工人安全绩效的跨层次研究[D].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 2015. XU Xiaofang. Cross-level study on team leadership and safety performance of construction workers[D]. Wuha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

[9] 梅强, 王燕玲, 刘素霞. 中小企业安全管理员胜任力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7, 27(6): 163− 168. MEI Qiang, WANG Yanling, LIU Suxia.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competency of SMEs’ safety administrators[J]. Chinese 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s, 2017, 27(6): 163−168.

[10] Smith T D, Eldridge F, Dejoy D M. Safety-specific transformational and passive leadership influences on firefighter safety climate perceptions and safety behavior outcomes[J]. Safety Science, 2016(86): 92−97.

[11] 李杨, 赵明华, 刘钢. 公路工程施工班组长安全素质调查与对策分析[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7, 13(2): 213−217. LI Yang, ZHAO Minghua, LIU Gang. Investig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of safety quality of team leader of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J]. China Safety Prod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7, 13(2): 213− 217.

[12] Taber B J, Blankemeyer M. Future work self and career adaptability in the prediction of proactive career behaviors[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15(86): 20−27.

[13] 张泾杰, 韩豫, 马国鑫, 等. 基于 BIM 的建筑工人危险感知能力训练系统[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7, 34(1): 88−93. ZHANG Jingjie, HAN Yu, MA Guoxin, et al. BIM based risk perception training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workers [J].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17, 34(1): 88−93.

[14] 孙继德, 王新成. 我国建筑工人技能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 建筑经济, 2017, 38(1): 26−31. SUN Jide, WANG Xinche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kill training willingness of construction workers in China[J]. Construction Economy, 2017, 38(1): 26−31.

Analysis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heterogeneity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team leaders affecting post competence

LI Wenhua1, PENG Limin1, ZHANG Dongxing2

(1.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75, China; 2. Hunan Expressway Group Co., Ltd, Changsha 410008, China)

The construction team leader is the link between the “two-tier separation”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plays a connecting role, and plays a special rol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The construction team leader shows a heterogeneous trend.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heterogene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ront-line construction team leader and explore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heterogeneity on the team leader’s post competenc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etency of team leaders is affected by their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the highest and lowest level are higher, while the middle level is lower. Whether it is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ability, team management ability or overall post competency, the above-mentioned ability of team leaders dispatched by labor service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other team leaders of labor service nature.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post competence of team leader in different years. The longer the team leader is, the stronger the post competence of team leader is.

the header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am; post competency; heterogeneity characteristics; variance analysis

U459.2

A

1672 − 7029(2019)07− 1857 − 08

10.19713/j.cnki.43−1423/u.2019.07.033

2019−04−01

2017年度湖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进步与创新计划资助项目(201726)1

李文华(1980−),男,山西霍州人,博士研究生,从事土木工程管理研究与应用工作;E−mail:837272487@qq.com

(编辑 蒋学东)

猜你喜欢
班组长分包胜任
海洋石油陆地工程建造的分包管理
化工企业班组长的安全素养及作用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新能源企业人才资源胜任管理研究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班组长的日常管理要点
浅析建设工程分包合同在工程审计中的分类、地位及作用
职工自选班组长值得提倡
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探讨
建设工程指定分包法律风险防范及立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