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纺机展看纺织机械与附件的发展

2019-03-24 19:57祝宪民
纺织器材 2019年1期
关键词:知识产权设备

李 毅,祝宪民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北京 100028)

0 引言

2018年10月15—19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的ITMA ASIA+CITME 2018纺机展是历届规模最大的一次展会,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共1738家企业参加,专业观众超过10万人次。首次设立了“研究与创新专区”,以供新科研成果展示,共有10家中国高等院校参展。此届展会亮点纷呈,展出的纺织器材及专件产品和技术均体现出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制造等发展趋势。

1 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保驾护航

知识产权在本届展会上得到高度重视,展会设立的知识产权办公室由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和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组成,欧洲纺织机械协会和日本纤维机械协会派工作人员参加。本届展览会期间共收到37起知识产权投诉,知识产权办公室积极应对,保护了展商权益。在展会期间,由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和日本纤维机械协会共同举办了“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以“知识产权提升纺织机械企业竞争力”为主题,金杜律师事务所的楼仙英律师讲解了知识产权申请与保护方面的知识和案例,中、日5家著名企业分享了各自的创新历程。

2 节能减排,绿色环保仍是创新主题

从本届展会可以看出,节能减排与绿色环保仍是创新主题。郑州纺机和邯郸纺机合作及北京中丽制机分别展示了促进可再生资源利用、生产过程无污染的新溶剂法纤维成套设备的研发成果;多家企业展出了废旧纺织品回收处理再利用的设备,使废旧纺织品得以变废为宝,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力;意达推出的iSAVERTM和必佳乐推出的ECOFIL能够完全消除剑杆织机左侧的废边,显著减少了原材料的浪费。针织物连续湿处理设备与工艺逐渐被用户接受,平幅针织物练漂一步法前处理工艺配备辊床汽蒸箱和低张力大转鼓水洗机,可以大幅减少用水量;新型间歇式气液染色机大量用于针织物和化纤织物的染色和水洗,工艺成熟,面料产品质量好,在保证低浴比的前提下风机功率大幅降低;东莞金银丰展出的“无水低碳少逸散染色机”,采用纳米级分散染料染液,可实现涤纶梭织物连续无水染色。在节能方面,各个企业也做了深入研究,在展会上的宣传资料中大多给出了节能对比数据。器材制造企业也在节能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细纱节能锭带可以节能8%~10%,喷气织机节能筘可节能15%,包覆纱节能纱管节能约10%~20%。

3 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成为热点

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热度不减,各种自动化装置、自动化装备、自动化系统都是观众参观的热点。化纤装备展区物流系统的展商多达6家;纺纱设备制造企业在清梳联、粗细络联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出条筒的输送与精梳条卷的输送和纱库型自动络筒机的管纱自动换管技术;织造设备制造企业推出了整经机大V型筒子架的自动上筒技术和浆纱机自动上落经轴技术,织机自动上轴和落布技术,可实现织造车间的自动化。西门子公司展出了“数字化双胞胎”技术,该技术将现实中的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和运营维护用虚拟的相对低成本的数字化信息进行模拟,通过“双胞胎”的虚实连接,数据的不断迭代,模型的不断优化,进而获得最优的解决方案。

4 大数据、物联网应用范围广

大数据、物联网被应用到不同的场景中,为未来纺织工业展示了新的发展前景。欧瑞康用于工艺监控的工厂操作中心(POC)能够对工厂生产数据进行核对并分析,结合基于混合现实眼镜(微软HoloLens全息眼镜)的辅助系统,支持系统的预测性维护;展出的绝大多数纺纱机都装备了单锭监测及粗纱停喂系统,配合大数据集中采集、分析处理,使纺纱厂实现夜间无人值守成为可能;乌斯特公司的几种仪器可实现无缝对接,将各仪器测试的数据进行组合与分析,在出现问题的地方发出智能警报,从而帮助用户优化工艺流程,结果有助于纺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监控纱线质量,并评估纱线在后续工艺中的表现;在服装定制上,可以对商店、工厂、仓储物料等环节的数据统计分析,各环节进行智能化无缝对接,实现快速交货。纺织生产中,在原料混配、化纤加工、纺纱织造、面料染色等各工序首先实现智能化,然后再把整个制造环节通过互联网、物联网连接起来。通过这种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方式,实现整个产业无缝对接。远程诊断技术和设备智能维护系统将逐步成为设备制造企业售后服务的重要手段。

5 展会亮点

设备功能进一步拓展、参数的突破、性能的提高是历届展会上设备制造企业争相展示的亮点。凯宫机械制造的精梳机在对部分零部件进行调整或更换后,可以梳理棉型化纤及其混纺、细绒棉、长绒棉、棉麻混纺等多种原料;岛精公司全成型电脑横机,可生产脚趾分开的3D鞋袜产品,该鞋身内外不经缝合,整片编织,经折叠形成内外两层的鞋身;在2017年鞋袜爆款之后,罗纳地的袜机又织出了袜鞋,通过对袜底组织结构的改变,使袜子的底部有了一定的厚度,非常适宜在家中穿着。

除了功能的拓展,机器参数上也有较大的突破。常州五洋展出的超大隔距双针床经编机,其栅状脱圈板间距可达到300 mm,所织织物具有优异的性能和独特的三维立体结构;吴江万工的电子提花机外型尺寸为5300 mm×1480 mm×1420 mm,提花针数可达33 280针,且筘幅为340 cm的剑杆织机驱动功率只有47 kW。数码喷墨印花机技术发展很快,Single-Pass机型印花速度达到4200 m/h,可与传统圆网印花机媲美。网印+数码喷墨联合机可满足大色块底色(网印)+高层次感图案(喷印)的印花需求,对传统网印是很好的补充。

新技术促进了新产品的推出。迈耶西公司首次在中国展出了世界上首台纺纱针织一体机(圆纬机)Spinit 3.0 E,该机将细纱、清纱和针织3种功能集合在一台机器上,织造的产品柔软性好,同时因纱号可根据设计实时变化,可织造独特的花型;卡尔-迈耶SMS-SP型浆纱机由1根上浆辊和3根压浆辊组成了2个浆槽,采用喷淋上浆技术,具有可节约浆料、提高上浆质量的优点,同时减少占地面积。江苏明朗星展出的经编机有源压电贾卡将驱动模块与执行模块集成到贾卡上,信号线和电源线排布在梳栉通道内,机器表面没有了众多的贾卡连线,并且贾卡拆装方便,结构紧凑,可使经编机配置更多的贾卡梳。还展出了3工位压电贾卡,该贾卡无需横移机构即可实现2个针位的横移。

本届展会上,参展的机器视觉验布设备很多,说明替代人工的自动验布需求正在推动该技术的发展。江苏博虏智能科技、常州宏大、杭州盛格软控、长岭纺电等国内企业带来了自动验布机样机。博虏公司验布机最大速度为100 m/min,横向成像精度为0.113 mm/像素,纵向成像精度为0.1 mm/像素。瑞士乌斯特EVS也展出了Q-BAR织物检测系统,该产品安装在织布机上,实现了织布质量的实时在线检测。该类技术与产品总体上仍处于研发阶段,疵点的判别算法是核心技术。

6 多样化的非织造布机械

非织造布机械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既有满足大容量生产需要的生产线,也有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后整理设备。近年来,非织造土工布及防水胎基布以及滤料、医用卫材等非织造民用产品均呈现高速增长态势,非织造布生产线在配置上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组合,如:针刺+水刺、针刺+机织+针刺、针刺+起绒、针刺+熔喷+针刺、纺粘+熔喷+纺粘等;非织造布的后整理设备已经从借用的传统织物印染设备中脱身,发展出专业的后整理生产线和独特的单元机;后整理机械种类丰富,有专用于定形、烘干、轧光、复合、涂层、染色、烧毛、印花以及各种外观和功能性整理的设备,有6 m以上特宽幅设备,以及能处理10 g以下超薄产品或多层复合产品的设备。

7 纺织专用基础件的发展

纺织专用基础件的发展关乎装备质量的提高。本届展会上,国内外一流专用基础件制造企业展出的产品体现了这领域的最新研发水平和发展方向,产品制造精度高、一致性好、耐用性好是高端专用基础件必备的品质;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工艺技术是专用基础件迈向高端的必由之路。适应性强、紧跟主机发展趋势、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是产品走向市场的基础条件。金轮针布研发的130°棉精梳机整体锡林系列产品,适用高速高产需求,可与速度450 Nip/min~500 Nip/min高速高产精梳机配套使用;重庆金猫RFPG12gc系列钢丝圈专利产品采用进口合金制造,使用周期较常规型号产品延长3 d~5 d,适宜化纤、混纺及特种纺纱品种;意大利萨维奥(SAVIO)公司带来新的EVO槽筒,通过不同的卷绕圈数和角度,可优化筒纱成型、筒纱容量和退绕速度,3/2 EVO槽筒主要适用于中、细号纱,筒纱反倒断头率可以降低30%;2 EVO槽筒则具有更宽的卷绕角度,尤其适应粗号纱。

8 结语

从ITMA ASIA+CITME 2018纺机展上不难发现,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不断增强,从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再到专用基础件制造工艺技术等多方面都有新的发展。未来,纺织机械各领域将不断吸收、开发新技术,不断会出现跨界融合的产品,在满足市场需要的同时,引领纺织工业的技术进步。

猜你喜欢
知识产权设备
《种子法》修改 聚焦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动能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500kV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探讨
Thync穿戴设备:可以换心情
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