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丰优2号在顺昌县作晚稻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2019-03-25 09:57张良权
福建稻麦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顺昌县晚稻稻瘟病

张良权

(福建省顺昌县洋墩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福建顺昌353208)

顺昌县洋墩乡地处闽北山区,是闽北商品粮基地县的主要产地。为了提高种粮效益,实施粮食产能区模式攻关与推广项目,引进一大批优质高产品种在洋墩乡示范推广。嘉丰优2号是由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共同选育的单季三系籼粳杂交稻(偏籼型)新品种(浙审稻2017012)[1]。顺昌县洋墩乡农技站于2017—2018年引进嘉丰优2号在洋墩乡作晚稻示范种植,表现出优质、高产、抗稻瘟病、适应性广等特点[2],适宜在顺昌县洋墩乡作晚稻推广种植。

1 产量表现

2017年嘉丰优2号在顺昌县洋墩乡作晚稻示范种植,对田溪村张丁华1.2 hm2承包田进行实割测产,每667m2实割产量平均为654.5 kg,比对照两优667增产28.1%,增产明显。2018年在顺昌县洋墩乡作晚稻示范种植,对田溪村冯明青1.8 hm2承包田进行实割测产,每667m2实割产量平均为668.4 kg,比对照宜优673增产27.6%。

2 特征特性

2.1 生育期

在洋墩乡田溪村作晚稻试种,2017年、2018年均于6月初播种,6月底插秧,9月10日左右齐穗,10月15日左右成熟收割,全生育期130 d左右,比对照宜优673长4 d。

2.2 农艺性状

嘉丰优2号在顺昌县作晚稻种植,株高118.0~127.5 cm,植株较高,长势旺,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叶片深绿,剑中长、卷挺,穗型大,着粒密,稃尖无色,有顶芒;每667m2有效穗数15.3万,穗长23.4 cm,每穗总粒数220.6粒,结实率82.3%,千粒重24.7 g。

2.3 抗逆性

嘉丰优2号在顺昌县洋墩乡作晚稻种植,田间表现抗倒伏,抗稻瘟病,但易感稻曲病。

2.4 稻米品质

嘉丰优2号米质优,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5—2016年检测,其整精米率平均64.1%,长宽比2.7,垩白粒率9%,垩白度0.8%,透明度2级,碱消值6.3级,胶稠度78 mm,直链淀粉含量15.1%,米质各项指标综合评价2 a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二等[3]。

3 栽培技术

3.1 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

嘉丰优2号在顺昌县洋墩乡作晚稻种植,宜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整好秧田,做到沟中有水,畦面湿润,播种前先晒种1~2 d再浸种催芽,并用70%的噻虫嗪(锐胜)和62.5%的精甲·咯菌腈(亮盾)进行拌种,可起到防病壮苗效果;秧田播种量每667m2一般播种8 kg左右;每667m2大田用种量0.7~0.8 kg。秧苗1叶1心期,每667m2施史丹利复合肥10 kg作断奶肥,并喷施300 mg/kg多效唑,促使秧苗矮壮多蘖。2叶1心,每667m2施尿素4 kg作送嫁肥,移栽前2~3 d喷施32.5%的丙甲·嘧菌酯(阿米妙收),可以有效预防病虫害随秧苗带入本田。

3.2 适时移栽,插足基本苗

嘉丰优2号应在6月下旬移栽,秧龄一般为25~30 d,密植20丛/m2左右,行距在25 cm左右,每667m2丛数1.5万,丛插2粒谷,确保基本苗达5万~6万,做到薄水浅插,均匀插植,保证通风透光,为增产打下良好的群体结构基础。

3.3 科学管水,提高产量

嘉丰优2号水管采取浅水插秧,寸水返青,薄水促蘖,够苗适时烤田,后期干湿交替的原则。后期忌过早断水,在整个水稻生长期间,除了用药施肥时和孕穗开花期等水分敏感期采用寸水灌溉外,均以无水层或湿润灌溉为主,促进根系的深扎生长,增强根系的活力。以免影响谷粒饱满度和品质。水稻要在收割前7~10 d断水,以利于青秆的黄熟和机械收割。

3.4 科学合理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嘉丰优2号耐肥抗倒,对肥料的需求量大,因此要在施足基肥基础上,适当增施磷钾肥。通常每667m2平均产量达到650 kg以上,需施用纯N 11~12 kg,P2O55~6 kg, K2O 10~11 kg。基肥的施用量一般为全季施肥的40%~50%,每667m2施水稻专用肥(N-P2O5-K2O=20-12-14)40 kg。移栽后7 d左右施分蘖肥,每667m2施尿素7.5 kg、氯化钾5 kg。在幼穗分化后期也就是抽穗前10~15 d,每667m2施尿素5 kg、氯化钾5 kg作孕穗肥。齐穗期结合病虫防治,每667m2喷施13.4%的氨基酸水溶肥50 g和磷酸二氢钾100 g对水50 kg作粒肥,以保花增粒,增加谷粒充实度,提高谷粒粒重和结实率。

3.5 综合防治病虫害,确保丰产丰收

根据当地植保部门发布的病虫测报,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实际苗情,采用物理、生化等综合防治病虫措施,抓住关键时期,及时防治。与当地其他品种比较,秧苗期和分蘗期重点做好螟虫、稻飞虱、纹枯病、基腐病的防治;幼穗分化期到水稻黄熟期间重点防治二、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和稻曲病。秧地秧苗可使用防虫网控制虫害;在本田病虫害防治应使用低毒、低残留、高效农药。水稻二、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可选择20%的氯虫苯甲酰胺(康宽)、6%的阿维·氯苯酰(亮泰)、19%的溴氰虫酰胺(维瑞玛)、5%的阿维菌素和5%的甲维盐等农药进行防治;稻飞虱可用50%的吡蚜酮、40%的唏啶·吡蚜酮和20%的醚菊酯等农药进行防治;选用40%的氯虫·噻虫嗪(福戈)可同时对3种虫害的防治,以达到一药多效效果;水稻稻瘟病用75%的三环唑、40%的异稻瘟净进行防治。水稻中后期的多种病虫害,可选用32.5%的丙甲·嘧菌酯(阿米妙收)、30%的苯醚·丙环唑(爱苗)、75%的肟菌·戊唑醇(拿敌稳)进行综合防治,确保丰产丰收。

猜你喜欢
顺昌县晚稻稻瘟病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顺昌县人社局召开第四季度扶贫工作推进会
早熟莲藕-晚稻栽培技术
顺昌县:深入开展2017年水产品快速检测工作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水稻收获季农民秋收忙
生物绿肥在稻瘟病防治中的应用与示范
保靖县稻瘟病发生动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穗瘟效果试验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
安徽安福县:发放晚稻测土配方施肥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