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克作品《生命之舞》探析

2019-03-25 08:03吴中师润鹏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图拉蒙克情侣

吴中师 润鹏

摘 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美术史上曾出现过一个通过作品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流派——表现主义。其中,蒙克是表现主义绘画领域的先驱和代表。他的作品表现性极强,用色主观且具有象征意义,画面中的人物被描绘得富有特点且极富情感。《生命之舞》

蒙克(1863—1944年)是挪威国宝级画家,生于奥斯陆郊区普通家庭,一生命运多舛。他体会过丧母、丧姐之痛,就连他自己也险些被病魔夺走生命。1881年,他师从当地有名画家克罗格学画,于1889年获得奖学金去巴黎游学,后逐步确立自己的风格,1892年参加柏林艺术展,但却遭到了争议,史称“蒙克事件”。因此柏林展之后蒙克获得了更多的关注,确立起在欧洲的重要地位。1909年后,他主要生活在家乡挪威直至1944年病逝。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表现生命、爱情、死亡等主题的绘画,最著名的是“生命组画”,其中《生命之舞》(图1)是这组绘画中最后一幅且有代表意义和总结意义的名作。

一、独特的画面形态

(一)“十字架式”的构图

平直的天际线和呈严格中心对称的人物组合形式构成了十字交叉式构图。我们惯常理解上认为这样的构图会给人呆板、单调乏味、僵硬的感觉,多数画家都试图避免这样平均分割的方式。但是蒙克的很多作品都用到了这样的构图,例如《马拉之死》《青春期》《哭泣的女孩》等。这样的构图搭配上蒙克作品阴森、神秘的画面氛围便能相得益彰。为什么蒙克偏爱用这样的构图呢?这就不得不从他的经历说起:首先,蒙克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从小耳濡目染使他也深受基督文化的影响。其次,蒙克的父亲由于受到丧妻、丧女的精神打击,加之背上沉重的生活包袱等因素,精神出现了异常,继而使他从宗教上寻获心灵的慰藉。他不断向蒙克灌输畸形的宗教思想,教唆他信教,告诫他无论犯了什么罪过都会被投入地狱,遭受因果报应等。这令人恐怖的宗教理念让蒙克不幸沦为了宗教狂热的牺牲品。

(二)情节和人物

关于这幅画的素材来源,蒙克有过这样一段自述:“西班牙舞蹈家—法国—我走了进去……在大厅远处的尽头,硬礼帽的上边。一个小妇人身穿淡紫色的牛仔裤在钢丝上跳舞,并且空气中弥漫着蓝色的烟雾……当她发现我正望着她时,她似乎马上戴了一副面具,两眼向上看……我的思想中就会显现出这幅画。”这段经历给了他灵感,其中人物和情节的安排则是他主观意识的体现。

画作的情节具有戏剧性:在月光皎洁的海边,草地上正在举行一场舞会。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最前排的一对年轻情侣,他们相拥着,陶醉在恋爱之中,用带有节奏的步伐演绎着动人的舞蹈。站在这对情侣两旁的分别是身着黑裙的老妇和白底花裙的少女,她们正在注视着这对男女。后方几对年轻男女则在尽情欢舞,一位身着白底花裙的纯洁少女在远处注视着正前方的这对情侣。

最前排的人物均被刻画得细致入微。如白裙少女皮肤细腻红润,表情和悦,身体朝向热恋的情侣,手微微打开做环抱舞伴的姿势,表现出一种对爱情的憧憬和羡慕之情。身着黑裙的老妇面部枯黄消瘦,表情阴冷,身体也朝向情侣,双手紧握在一起,放在小腹前,动作显得僵硬,表现出一种对恋人的嫉妒心理。正中间的情侣则拥抱在一起,双目相对,面露陶醉的表情,表现出恋爱时的状态。而后方几组舞者表现得比较概括,如面部五官被省略了,动作简单明了。正中的后方有一位偏头注视着前方这对情侣的少女,作者概括地“点”了几个圆点作为少女的五官即把她若有所思的神情表现了出来。

二、主观的色彩和具有象征性的“符号”

(一)色彩语言

蒙克运用色彩主观性极强,做到了既不完全脱离事实又能表现情感。画面整体倾向冷色调,占比最大的有绿色、蓝色、黑色等。草地的绿色和红裙少女衣服的颜色形成一种补色对比,这种大面积和小面积的补色对比不仅使画面观赏性强,而且起到了将观者的视觉引向中心人物的作用。作者通过将   白裙少女错落地安排在画面四处,利用色彩的关联性很好地将整个画面和情节统一起来,使得画面紧凑协调,整体感强。老妇和少女穿着一黑一白的长裙,形成一种强对比的视觉效果。蒙克将她们服装的颜色作为语言载体,使两者的年龄、情感、心理等产生一种强烈的反差。其实这幅画中很多色彩之间形成了一种呼应和对比的关系,例如大海的蓝色和月光的橙色形成补色对比,左边的白色与右边的白色形成照应等。

(二)“符号”和象征

在画面内容的深层含义表现上,蒙克运用了很多具有象征性的“符号”。色彩起着情感表达的媒介作用,例如:大面积的蓝色和绿色象征着孤独、阴郁、神秘。黑色则象征着恐惧和压抑。红色代表着血腥、成熟和强烈的欲望,对激情的渲染和炽热的情感。白色代表无忧无虑,也是纯洁无瑕的代名词。

最前方的三个女人象征着女人一生中三个阶段(青春期的懵懂纯洁—成熟期的热情奔放—老年期的黯然神伤)。中间的情侣舞者如胶似漆地相拥在一起,含情脉脉地注视着对方,在这里象征着一种美好的爱情。天空中的月亮与其在海上形成的倒影,被作者拟“神”化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一神似耶稣的形象象征着神的灵光照耀着整个舞会,人间的丑陋与美好、纯洁与污浊在这里一览无余并产生了鲜明的对照。在月亮旁边,正中情侣的后方,一个身着白裙的少女孤单伫立在那里注视着这对情侣。她是谁呢?笔者大胆猜测,这或许是蒙克为了缅怀他逝去的姐姐而作的象征形象。舞会后方那三组男女其实象征着恋爱的三个阶段(追求—暧昧— 热恋),这其实象征着另外一种污浊的情感。穿白裙的少女象征着纯洁,而黑裙老妇则象征着丑陋与嫉妒,正中身着鲜艳红裙的女子则象征着热恋时的激情和爱情昙花一现。

三、真挚的情感

正如艺术评论家所说:“画家所描绘的是他心灵深处的情感,是他的欢乐,他的忧患,是他的灵魂,是他从心里流淌的血液。描繪的不再是冰冷的事物,而是活着的人。这样的图画才能点燃人类生命的激情。”蒙克通过绘画表达生死、爱情、嫉妒的主题,向人们诉说着他的故事和心事。而《生命之舞》作为“生命组画”的总结则综合了组画中所有的情感。

(一)生与死的诘难

在蒙克小时候,他的母亲由于肺结核而撒手人寰,姐姐也因为肺病不幸英年早逝,他的父亲因为丧亲之痛、生活重负而出现了精神异常,甚至蒙克自己也差点因为感染疟疾而受到生命威胁。他曾表示:“我继承了人类最大的致命的敌人——肺结核疾病和精神病的遗传。精神错乱和死亡是滞留在我出生时的摇篮周围的黑色天使并伴随我的一生。”

画面正中间那个身着黑衣的男士其实是指代蒙克自己,与他共舞的女伴则为他的女友图拉。他把自己的形象刻画得瘦弱,惊恐,这种“骷髅”形象有它的来源和象征意义:中世纪,文学和艺术中出现了一个不祥的题材——骷髅之舞,或被称作“死亡之舞”。艺术家在版画和壁画当中描绘了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的生者与死者共舞的场景,以此来提醒无人能够逃避死亡的宿命。

正中间形如“骷髅”的男人具有蒙克和死神双重身份。蒙克把自己与死神“画”为一体,表明了他由之前对死亡的恐惧到克服这种心理的转变。“死神”(蒙克)在这个舞会中充当着领舞者的角色,带领着人们走向生命的归宿——死亡。他意在说明不管是什么年龄的人,不管是男人女人、好人坏人都始终逃脱不了终有一死的命运,告诫我们要珍惜眼前,活在当下。

(二)爱恨情仇的纠葛

在经历了上一段失败的爱情之后,1897年,蒙克与图拉(即身着红裙的女人)相识并相恋,但图拉“压迫式”的爱意和他对婚姻的抗拒故而导致两人感情破裂。1900年,蒙克离开了图拉,但她纠缠不休,为了逼迫蒙克与自己和好,竟然上演开枪自杀的“苦情戏”。蒙克竭力阻止却导致手枪走火,因此而受伤。

在画中,图拉痴迷地看着蒙克,用手勾住他的脖子。蒙克则面露僵硬的表情,仿佛被压迫得喘不过气一般,他试图用手推开图拉,却显得无能为力。但对于蒙克这样一个神经症患者(遗传和心理打击双重因素所致)而言,他却选择一边抗拒爱情,一边表达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如左边的少女具有纯洁的心灵,姣好的容貌,她正是蒙克心中理想伴侣的形象。为了表达对她的喜爱,他还特意为她绘上(赠送)一株鲜花,绽放在她的身旁。与之相对的身着黑裙、面带愁容、内心充满嫉妒的丑陋妇女则是他讨厌和排斥的女人形象。

蒙克是一个爱恨分明、嫉恶如仇的人。右方侵犯女孩、面露猥琐表情的“绿脸”男人,是他参照昆纳·海伯格所描绘的。因为蒙克从蛛丝马迹中察觉到他私下里与图拉有染,于是对他产生了憎恨之情。丑化情敌,不仅是在表达对他的厌恶感,可能也是对拒绝图拉、割裂关系所做的解释。他考虑到这段“丑闻”不便声张,故就借这幅画暗示。

蒙克的一生是苦难、传奇和对艺术不懈追求的一生。他通过《生命之舞》表现出了成熟的艺术风格和内心真实的情感。文章通过作品的构图、情节、符号、色彩和情感并联系作者的出身、经历等方面较为透彻地分析了作品,从而大致领会到了这件作品的外在美和精神内涵,引发了我们对生命、爱情、和死亡等话题的看法。

參考文献:

[1]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2]JP.霍丁.蒙克[M].吕澎,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

[3]冯钢.艺术符号学.[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3.

[4]阿恩·爱格尤姆.蒙克[M].宋红梅,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89.

[5]爱德华·蒙克.蒙克私人笔记[M].冷杉,译.北京: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

[6]卡伦·霍妮.我们时代的神经质人格[M].杨晓娴,译.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图拉蒙克情侣
树林里那看不见的稻田
“生盐长醋”树与“神秘化糖”果
“抓住”落日
名画《呐喊》中的人原来不是在呐喊
Zhejiang Publishes Chinese Edition of Edvard Munch: Complete Paintings
假扮情侣
吵架
吵架
6岁自闭症女孩与猫咪的故事
属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