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学员训练应激探析与管理

2019-03-25 08:13罗渝川邓雪梅杨茂林
科技视界 2019年2期
关键词:应激训练管理

罗渝川 邓雪梅 杨茂林

【摘 要】为了研究与管理飞行学员的应激。通过访谈法确定了分院环境、飞行教员、未来职业前景、训练环境是引起飞行学员应激的主要因素。建议通过改善分院环境、改善飞行教员与飞行学员的相处模式、提供飞行职业咨询等措施来管理飞行学员的飞行训练应激。

【关键词】飞行学员;训练;应激;管理

中图分类号: R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02-0042-002

【Abstract】To study and manage the flight training stress of flight students. Through the interview method, the flight environment, flight instructors, future career prospects and training environment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cause the flight students to be stressed. It is recommended to manage the stress of flight students in flight training by improving the campus environment, improving the mode of flight instructors and flight attendants, providing flight career counseling.

【Key words】Flight student; Training; Stress; Management

飞行学员在飞行训练的过程中,因为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和学习流程等因素的改变,应激是不可避免的[1]。然而,负面应激会导致飞行学员表现出焦虑与退缩,可能会影响飞行训练的效果和飞行安全,更有甚者可能出现心理疾病,因此有必要对飞行学员的应激进行有效的研究与管理。

1 应激与应激效应

1.1 应激的定义

应激最早是一个工程学术语,当应用于心理学后其意义有所改变。在心理学中,应激是指人对于外界要求的反应。当外界刺激被人感知到后,人会对其进行主观评价,并出现相应的生理与心理反应,这就是应激。外界的一切刺激皆会引起人的应激,当外界刺激仅需要人付出较小努力或不付出努力即可应对时,人的应激反应较小;而当外界刺激仅需要人付出极大努力方应对时,人则会出现较强的应激反应。

1.2 应激效应

从应激的发展阶段而言,人面对应激时的发展阶段是警觉、抵抗与衰竭。这告诉我们,短时间的处于高应激水平下可以提高人的唤醒水平,有助于提高人的作业表现和工作能力;但长时间的处于高应激水平下,人则会出现体内能量储存大量消耗、心理资源枯竭等严重问题。

同时,应激与人的作业水平关系绝不是呈现简单的线性关系,随着应激水平的增加人类的作业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曲线。在中等应激水平的情况下,人类表现出注意力分配好、工作效率高、情绪激昂等外在表现;在较低或极低的应激水平情况下,人类表现出瞌睡、无趣、工作效率低、情绪低沉等外在表现;在较高或过高的应激水平下,人类表现出紧张、慌乱、管状注意、情绪失控以及工作效率低下的表现。综上所述,合理的应激能使得飞行学员在飞行训练中有更好的表现;而长期、负面和过高的应激水平则有可能降低飞行学员的身心健康水平,进而影响飞行训练的效果与安全性。

2 访谈与结果

2.1 访谈材料

访谈材料主要依据是Lazarus的“个体-环境”交互理论[2]进行开发。该理论认为,应激是自身资源与环境需求不相符时,个体在心理与情绪上的变化。该理论主要强调两个方面的内容:(1)应激是人与环境交互影响的结果与表现;(2)个体需评估自身的能力以及自身能力与环境要求之间的匹配程度。基于此理论我们认为,飞行学员在飞行训练中的应激是飞行学员在评估了自身能力、条件以及训练需求是否符合的基础上产生的。

依据此操作性定义,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征求航空心理学专家和资深飞行教员的意见,编制了包含八个维度的针对飞行学员飞行训练的应激源结构化访谈问卷。结构化访谈问卷主要采用里克特五级评分制,每位被访谈者依据维度定义,分别从“非常有必要”、“有必要”、“不确定”、“没有必要”、“完全没有必要”5个等级来评价在其训练中存在的应激来源。为了避免遗漏和主观因素,最后增加一个开放式题目,以收集可能被遗漏的应激源。

2.2 访谈对象与过程

被访谈对象包含12名已完成高教训练的飞行学员和4名飞行教员。12名飞行学员平均每人用时45分钟完成全部调查题项;4名飞行教员采用集体访谈方式用时45分钟结束问卷调查。对最后一个开放式题目,让被访谈者采用自由联想的方式完成,并详细记录其回答情况。

2.3 访谈结果

为保证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全部访谈结果由1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航空心理学专家进行整理。16名被访谈对象中,有4人及以上共同提及的条目即纳入最终结果中。最后发现飞行学员飞行训练应激源由分院环境、飞行教员、未来职业前景、训练环境等因素构成。

3 讨论

依据相关文献资料[3-4]、Lazarus交互理论和相关专家意见,本研究最初拟定了训练环境、训练任务、飞行教员、个人关系、训练安全、分院环境、家庭因素、未来职业前景等8个应激源因素。而依据访谈结果仅保留了分院环境、飞行教员、训练环境和未来职业前景等4个方面,训练任务、个人关系、训练安全和家庭因素等4个方面被删除。

训练任务、个人关系在飞行学员的整个飞行训练过程中是出于一个不断变化的因素,不会影响飞行训练的全过程,因此,若从飞行训练的全过程而言这两个因素被删除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而训练安全对飞行员和飞行学员而言更多則是依靠良好的技术操作、充分的航前准备、良好的机组配合以及坚持标准操作程序等进行保障,因此,训练安全因素未被纳入到应激源中;就家庭而言,也往往是尽一切可能保障飞行学员的飞行训练,因此家庭因素也被删除。最终保留的4个方面则更多是影响飞行学员整个训练过程的应激源。

4 飞行学员训练应激的管理措施

基于前述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影响飞行学员飞行训练应激的因素主要来源于分院环境、飞行教员、训练环境和未来职业前景等4个方面,根据飞行学员的飞行训练实际和学院的教学任务、软硬件条件等情况,可采用以下措施对飞行学员的训练应激进行有效管理:

4.1 改善分院环境

分院是飞行学员在飞行训练中每天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因此,分院环境对飞行学员而言非常重要。各分院可采用以下几点来对分院环境进行改善:(1)丰富文娱生活;(2)保障餐食;(3)改善住宿条件;(4)给飞行学员更多的自主空间。分院由于飞行训练的需要,因此一般都地处比较偏僻的地域,虽然现在手机、网络等手段已比较普及,但分院依旧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组织有特色的文娱活动,这样不仅可丰富学员的文娱生活,也对于增进团结与归属感非常有帮助。分院在餐食的可口程度、餐食供应的时间段上,依然有大量可改进之处,毕竟良好的餐食是飞行员身体健康的基础,因此,保障餐食是非常重要的。良好而舒适的睡眠是飞行训练效果和飞行训练安全性的前提和保障,现在飞行学员的宿舍在夏天很少闷热,若能解决该问题对于保障飞行学员的睡眠质量非常有帮助。现在分院对飞行学员的管理还是“家长制”的方式,若能给飞行学员更多的自主空间,则不仅可锻炼他们的自主性,同时还可提升飞行学员对分院的归属感。

4.2 改善飞行教员与飞行学员的相处模式

飞行教员与飞行学员的接触非常多,所以要管理好飞行学员的应激还应改善飞行教员与飞行学员的相处模式。从某种意义而言,飞行教员和飞行学员之间既是师生又是朋友。在训练中教员应该严格要求,及时指出问题并监督修改,但在此过程中,教员应控制好情绪,因为教员的言行学员往往会夸大了来认知,从而引起不必要的紧张、慌乱情绪。教员可以借助自身经验帮助飞行学员快速融入环境,减少学员的不适感和焦虑感;队里可以开展一些培养教员与学员默契、加强沟通的活动,使彼此之间增进了解。在生活中,教员应关系学员,帮助学员尽快适应飞行训练。

4.3 提供飞行职业咨询

停飞往往是飞行学员在飞行训练其中最害怕也是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因此提供飞行职业咨询就非常必要了。各分院可安排有经验的飞行教员讲解飞行训练各阶段的重点难点,也可安排飞行的较好的飞行学员给后续学员传授经验,帮助后续学员更好了解飞行训练。同时,在飞行训练的筛选阶段,各分院应注意加强停飞飞行学员的心理问题疏导,避免出现极端和不安全行为[5]。

4.5 建立飞行学员个性心理管理档案

自飞行学员进入飞行学院起就应建立个性心理管理档案,了解每个飞行学员的心理特点,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开展精细化管理,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提前准备与计划,并建立针对特殊情况的紧急预案,有备无患。

【参考文献】

[1]罗渝川,史晓静,杨家忠等.国内航线运行中威胁与机组差错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6,26(4):23-27.

[2]Lazarus R S, Launier R. Stress-related Transactions Between Person and Environment[A].Pervin L A, Lewis M (Eds.), Perspective in the Intentional Psychology[M].New York: Plenum Press, 1978, 287-327.

[3]馬峰杰,杨剑,杨秀云等.185名中国航线飞行员听力状况调查[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2,20(3):244-246

[4]敖景文,刘军,陈强等.飞行员睡眠质量与个性及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0):713-715.

[5]罗渝川,罗晓利,王泉川等.民航飞行员意志品质量表编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7,26(7):651-655.

猜你喜欢
应激训练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一例由应激造成养殖鳄鱼死亡的报道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