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政府会计准则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2019-03-25 07:26贾旭光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年6期
关键词:高校财务会计准则财务管理

贾旭光

[摘 要]新政府会计准则的公布与实施不单规范政府财务管理的行为,同时还规范事业单位的行为。高等学校作为教学研究、科研创新的重要阵地,深刻学习财务管理、认真落实新会计准则能够有效提升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本文分析了新政府会计准则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旨在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会计准则;高校财务;财务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06.003

[中图分类号]G64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9)06-000-02

1     新政府会计准则概述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部门实行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的预算会计体系,主要反映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对准确反映预算收支情况、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现代财政制度的逐步建立,政府仅实行预算会计,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全面加强政府资产负债管理、防范财政风险、提高政府财务管理水平的需要。因此,作为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基础,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重构了政府会计核算模式,有机统一了政府单位会计制度,全面引入了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原则,充分体现了财政预算改革的新要求。

根据《财政部关于贯彻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通知》(财会[2018]21号)精神,自2019年1月1日起,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在全国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施行。其中,政府会计准则实施的内容包括政府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具体准则第1-6号(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准则运用指南等,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内容包括《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及其补充规定、衔接规定等。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单位,不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财库[2013]218号)《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等制度,军队、已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事业单位和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社会团体,不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

施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是我国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目的是通过构建统一、科学、规范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建立健全政府财务报告编制体系。政府会计准则制度通过适度分离政府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能够全面、清晰地反映政府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为开展政府信用评级、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改进政府绩效监督考核、防范财政风险等提供支持,促进财政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力争在2020年前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和基于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

新政府会计准则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新政府会计准则建立了“三双体系”,即双财务报告、双会计体系和双核算基础。其中,双财务报告同时使用了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丰富了原有的会计管理体系,将预算财务体系与财务会计体系分开,实现双体系支撑的有效监督管理体系。双核算基础指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在财务管理中作为共同的基础应用,与以前财务管理标准相比,新的政府会计准则打破了收付实现制单一的管理基础,强化了政府财务管理的监督性、有效性,对于政府财务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二,新的政府财务准则规范财务要素定义,明确财务管理标准。按照新的政府会计准则,进一步明确了财务管理中的要素,包括资产、负债、预算收入、净资产、收入和费用,其中收入和费用两个要素是新政府会计准则中首次提出的要素,适应了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下的市场经济环境需求,能够清晰地反映政府运行成本,客观体现政府财政状况以及预算执行情况。第三,新政府会计准则明确了双核算基础的标准与确认,确定了权责发生制体系下的资产与负债的标准与确认。同时,新政府会计准则中还明确了政府会计主体编制决算报表、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现金流量表的要求,该要求纳入原有预算会计体系下的财务会计报表,使新政府财务报告体系中的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相结合。此外,传统政府会计体系是以预算会计为主的单一主体,导致政府的资本支出缺乏明确的程序与方式,容易与成本性支出相混淆,无法体现政府的运行成本,而新政府会计准则明确了权责发生制的体制,从根本上解决了上述问题。

2     新政府会计准则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新政府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了原《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非政府主体要参照执行新制度。新政府会计准则对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有多方面、多层次的影响,有利于高校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加强资产与负债管理,有利于高校财务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考评体制,有利于维持高校监理廉政、高效的内控管理环境,有利于提升高效科研管理水平。从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实践来看,新政府会计准则对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有利于加强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

高等学校参照新政府会计准则能够使自身在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双重标准下规范自身的财务管理,使内控管理更加规范,特别是在资产真实性、预算执行情况以及负债情况等方面实现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确保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合法合规。同时,高等学校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特别是国有资产管理能够更加清晰、规范地执行新政府会计准则中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提高高等学校资产管理的实际效果,有效控制和化解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风险。

2.2   有利于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考评制度

按照新政府会计准则的要求,事业单位参照新政府会计准则进行管理,高等学校作为事业单位,执行新政府会计准则有利于在财务管理中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考评制度。按照新政府会计准则中权责发生制的规范进行核算以及“实提”原则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等要求,高等学校借助运行成本、会计信息质量等能构建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科学、规范的财务绩效考评制度。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在教学环节中实现绩效考核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校发展,作为高校发展中的基础性环节的财务管理制度同樣可以采取绩效考核。与以往财务绩效考核缺乏明确、清晰、规范的标准相比,新政府会计准则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提供了绩效考核评价依据。因此,新政府会计准则不仅会影响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还能促进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全面化、系统化。

2.3   有利于建立廉政、高效的内控管理环境

新政府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使高等学校不仅要提供决算报告,还要提供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收入费用表等预算执行情况、财务情况、现金流量、财务状况等系统化财务管理数据。高校通过公开客观真实的财务数据,能够使全体教职工对学校的资金使用情况尤其是“三公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有利于促进学校建立廉政、高效、透明的财务管理环境,提升内控管理质量。特别是公开“三公经费”能够增强全体教职工对学校的信任感,从而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为高等学校不断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2.4   有利于提升高校科研管理水平

新政府会计准则明确固定了研发支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效问题,二是合同执行情况。这两方面都是高等学校在科研教学过程中重视的问题,尤其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科研能力、课题完成水平决定了高等学校的发展质量,能够提升教职工特别是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因此,高質量地完成课题研究成为高等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同时,新政府会计准则将执行前发生的费用计入支出中,但应当计入自行研究开发项目成本的开发费用,无须追溯调整研发支出账面价值。此外,新政府会计准则对于由合同进度确定事业收入的内容进行规范。高等学校的科研项目、科研课题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基石,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以及专业技术人员能力的根本途径,而新政府会计准则能够使科研项目经费、科研课题经费管理更加规范、科学、透明。

3     高校实施新政府会计准则的对策

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新政府会计准则的重要性,并在实际财务管理工作中尽快落实新政府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第一,加强宣传。高校应重点宣传新政府会计准则的内容和重要性,促使全体教职工了解和认识新政府会计准则,为高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前提。第二,加强培训。高校应对财务管理人员、财务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细致讲解新政府会计准则的重点、要点,特别是涉及岗位职责、工作程序等方面的问题应进行重点学习。第三,制定工作制度。高等学校内控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应将新政府会计准则的内容、规定与本学校、本院系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及工作制度,将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并行的新要求进行财务管理流程再造,实现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高效性。

主要参考文献

[1]蔡正权.基于新会计准则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25).

[2]陈淑梅.关于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若干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2018(5).

[3]胡克训.写在《政府会计准则》实施之年[J].中国农业会计,2017(10).

[4]刘子怡.中国情境下政府会计准则执行策略的理论框架构建[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7(5).

[5]周达勇,耿烨,徐颖,等.国家治理视角下的政府会计发展:理论、实践与人才培养——第八届“政府会计改革理论与实务研讨会”综述[J].会计研究,2017(9).

[6]张美婵.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的应对策略[J].当代会计,2018(5).

猜你喜欢
高校财务会计准则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小企业会计准则》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