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生物入侵

2019-03-25 02:50周军
阅读(科学探秘) 2019年12期
关键词:传人物种生物

周军

近年来,全球外来生物入侵事件频发,且呈快速增长趋势。对于特定的生态系统与栖息环境来说,任何非本地的生物都叫外来生物。而外来人侵生物,就是指那些对入侵地生态系统、栖息环境、物种和人类健康带来危害或威胁的外来生物。

全球都面临着外来生物入侵的威胁。以美国为例,水族爱好者将狮子鱼引入到了加勒比海和美国东南海域,由于没有天敌,它们迅速繁殖,成为灾害。緬甸蟒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已达3万多条,就连当地鳄鱼也成为它们的食物。斑马贝最初通过船只的压舱水进入美国,它们堵塞管道,数十年来,仅修理管道就耗费了几十亿美元。在密西西比河,亚洲鲤鱼从本土鱼口中疯狂抢夺食物。原产于美国的灰松鼠跑到英国,成为臭名昭著的入侵者,它们身上携带了一种致命病毒,会感染当地红松鼠,严重影响了英国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外来生物入侵的途径主要分为三种:一是无意识地引进,主要随着贸易、运输、旅行、建设、旅游者等传人。例如,我国的外来入侵杂草豚草多见于铁路、公路两侧,最初是随火车从朝鲜传人;我国多次从美国、日本等地进口的木质包装材料中发现号称“松树癌症”的松材线虫;海关多次从入境人员携带的水果中查获地中海实蝇、桔小实蝇等。二是有意识地引进。最初引入用于农林牧渔生产、景观美化、生态环境改造与修复、观赏等目的的物种,后来可能演变为人侵物种。目前,我国已知外来有害植物中,超过50%是人为引种的结果,如用作牧草或饲料的水花生、水葫芦;被用于保护滩涂、防止水土流失而引入的大米草。三是自然入侵。外来入侵生物还可通过风力、水流自然传人,鸟类等迁徙动物也会传播杂草的种子。例如,原产于墨西哥和哥斯达黎加一带的恶性杂草紫茎泽兰,是从中缅边境自然扩散进入我国云南,后来迅速扩散至广西、贵州、四川等地。

目前,我国外来入侵物种已达640余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破坏力的入侵物种中,我国就占了一半。当前我国外来人侵生物有两方面特点:第一,种类多、蔓延快、危害重,小到一些病原微生物或病毒,大到哺乳动物。第二,入侵生物的疫情突发和频发。近10年的入侵生物有约60种,每年新发疫情5~6种,是20世纪90年代的10倍,口岸截获的外来有害生物种类和频次分别增加9.8倍和51.5倍。我国外来生物入侵正从单一区域转变为多区域、多点同时入侵。由于现代跨境电商管控缺陷,国内异宠饲养热的兴起,从境外购买或携带一些稀有甚至剧毒生物的现象屡见不鲜,加速了有害生物入侵。外来物种入侵已经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严重的经济损失、受制的国际贸易、可怕的健康隐患等问题。我国每年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农林业占72.5%。

如何应对外来生物入侵?有人戏称,以中国人的食量可以将它们吃到“灭绝”。其实,外来人侵生物很多是不能吃的,即使能吃,效果也非常有限。对抗外来生物入侵,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阻击、控制与管理的技术措施与标准体系。外来生物入侵往往要经过“传人——定殖——潜伏——扩散——爆发”的过程,要有针对性、阶段性地开展风险评估、预防预警、检测监测、根除与扑灭、控制和限制、生态修复等基础与应用研究。

针对外来生物入侵,我国也做了诸多工作:构建“传人——适生一扩散”的全过程定量风险评估体系,完成了120余种重要入侵生物定量风险评估;创建特定入侵害虫的DNA条形码快速识别系统;建立20余种重大入侵物种的阻截控制与区域减灾技术;此外,还有相应的生物防治技术、区域减灾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等。

目前,国外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应对外来生物入侵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新西兰进行综合立法,成立了生物安全署和环境风险管理署,在关口上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对任何人申请从国外引入、养殖、试验外来物种都要经过审核评估才能批准。

我国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加强组织管理。要建立预防与风险预警机制,完善入侵生物预警的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建立监测控制与生态修复体系,加强科学研究,为防控外来生物入侵提供技术支撑;广泛开展公众参与的教育活动,加强生物入侵的科学宣传普及。公民也应该提高认识,不要携带境外物种进入国内,如有携带,应主动申报。不要购买境外的动植物进行养殖等,购买境外生鲜食品要注意检疫。若饲养生物不确定是否为外来生物,不要随意放生,要先咨询有关部门。

猜你喜欢
传人物种生物
宝宝所患的细菌性肺炎“传人”吗
丽水发现新物种
第12话 完美生物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生物趣多多
“非遣”传人的行业担当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世界上的15个最不可思议的新物种
疯狂的外来入侵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