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困境时期的盈余管理策略

2019-03-26 12:22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24期
关键词:非上市相关者盈余

(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00)

一、引言

公司财务状况的恶化可能存在多种原因,如经济危机、竞争加剧、管理决策失误等等。当财务困境持续存在时,利益相关方可能会因此遭受重大的财务损失,管理人员可能会损失部分或者全部绩效薪酬,甚至遭受声誉损失。因此,有理由相信,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人员有动机通过盈余管理增加收入,以掩盖公司财务状况恶化的情况。上市和非上市公司都有可能陷入财务困境,因此,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公司财务困难的严重程度都为其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了诱因。

关于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策略的差异,Hope等人(2013)提出了“机会主义行为”假说,该假说认为:为达到市场和利益相关者的预期,且由于薪酬契约动机的存在,上市公司比非上市公司有更高的动机去操纵收益。

当公司陷入财务困境时,为美化财务报告,管理者是否会选择进行盈余管理以及以哪种方式进行盈余管理,会受到各种情况的影响。为提高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提高利益相关者对财务信息的利用效率,探究财务困境时期公司的盈余管理策略尤为重要。

二、财务困境与盈余管理

(一)财务困境是盈余管理的诱因

对于债权人和投资者而言,企业财务困境是一个意味着他们可能将要遭受重大财务损失的危险信号;对于薪酬与绩效挂钩的管理层而言,企业财务困境可能导致其薪酬降低,也可能导致其声誉下降,甚至失去工作。因此,陷入财务困境的公司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以增加公司盈余,掩盖财务困境状况。

(二)盈余管理策略

盈余管理主要有两种方法: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前者的产生是由于会计准则赋予了管理人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管理人员可以对会计政策进行有选择的使用,不同会计政策的选用会对财务数据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给管理层留有操纵盈余的空间。后者是指管理者通过构造真实交易活动或控制企业相关活动的发生时间,以操控对外披露的会计盈余的盈余管理活动。这意味着这些交易可能并不一定反映最佳的经济决策,比如当管理者预计本期的经营业绩不尽人意或无法达到事先预计水平的时候,通常会有动机通过提供销售折扣或放宽信用政策来吸引顾客大量购买,临时性的增加企业销售量,加速收入的确认时间,而不管与这些销售有关的现金流量的一部分在将来是否会流入企业实体。

两种盈余管理策略都各有利弊。应计盈余管理的操作相对简单,但很容易被监督机构(如审计师)识别。相反,真实盈余管理很难被识别,因为它不一定涉及偏离会计准则。而财务状况不佳的公司往往会受到监督机构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密切关注,从而使得应计盈余管理成为一种容易被识别的风险选择,所以当陷入财务困境时,企业都偏向于采取真实盈余管理来操纵盈余。

(三)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

“机会主义行为”假说认为,与非上市公司相比,上市公司会进行更高程度的盈余管理。当存在薪酬契约时,管理者的部分薪酬和公司经营业绩或者股价挂钩,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一旦公司财务困境被揭露,可能会引起公众等利益相关者的恐慌,导致不利的市场表现(如股价大幅下跌),管理者可能会因此失去高额的报酬,还会对其声誉造成巨大损失,甚至失去工作。所以,当存在市场压力或者预期无法达到财务目标的时候,上市公司的管理人员有足够动机进行盈余操纵,向外部隐瞒真实业绩,避免股价下跌。因此,与非上市公司相比,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的资本市场动机(包括增发与配股动机、避免ST与退市动机等)以及薪酬契约动机更为显著。

三、结论

财务困境的持续情况是利益相关者关注的问题,因为它们可能会造成重大的财务损失,也是管理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因为他们可能遭受财务和声誉损失。因此,当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时,企业可能会采取不寻常的增收行为,以试图掩盖或至少推迟披露公司实际绩效的恶化情况。

本文认为,在财务状况恶化的情况下,上市实体比非上市实体从事更广泛的收益操纵行为。此外,公司在盈余管理策略之间进行选择的时候,往往考虑此类策略的成本。而真实盈余管理可能会付出高昂的代价,因为从经济角度来看,其偏离了最佳经济决策,会对公司未来的业绩、流动性和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但是,当公司预计会受到利益相关者的更密切的关注时,例如财务状况不断恶化,他们会根据企业被发现的可能性而不是其成本来选择盈余管理策略。所以,即使真实盈余管理的成本较高,为避免盈余管理行为被识别,公司往往会选择真实盈余管理来操纵盈余。

猜你喜欢
非上市相关者盈余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浅议非上市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PPP项目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动态分析
建构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三层次结构分析
XBRL的传播对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的影响研究
关于非上市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