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经济的增长效应分析

2019-03-26 12:22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24期
关键词:效益知识产权制度

(中原工学院法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7)

一、引言

当下我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粗放式管理、规模化生产、低廉化竞争等策略日益无法满足我国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我国国内市场饱和、国外市场竞争力不足的情况下,产能过剩,相比国外企业竞争力弱,也使得向国外转移落后产业存在较大的难度,即便我国企业坐拥较多流动资金,但资金配置的畸形导向,导致资本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下降。种种情况说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若是不能妥善的改变现实困境,将会对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等造成负面影响。

二、转型期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的增长效应

我国经济市场正处于转型期,在该阶段上,落实知识产权保护,将会对我国经济产生诸多积极影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促进法制健全完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经济公平公正原则得到捍卫、国际合作更加畅通等,从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法制健全完善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一部分,对知识产权制度进行健全、完善,意味着我国建设法治社会将会更进一步,这对捍卫我国法制权威、消除违法乱纪现象、构建和谐社会等也都会存在积极影响。经济的良性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基础,法制建设作为构建稳定社会的重要举措,应当予以充分重视。违法乱纪现象得到遏制,市场信用体系的构建将会得到较好的构建,这对企业联合、产业融合、跨领域合作等都会存在积极意义,尤其是促进企业联合上,对减少行业内耗,促进经济市场良性发展存在积极意义[1]。

(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加强,可以更好的保障技术研发个人、单位、集体等的利益,在促进知识产权经济发展的同时,可以活跃技术研发个人、集体、单位等积极性,促使其在没有后顾之忧下,参与到技术研发活动中。从短期来看,知识产权制度的施行,可能并不能促使技术创新能力得到迅速增强,但伴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强下,剽窃学术成果、假冒知名品牌、仿照正品等行为将会得到极大的遏制,能促使技术研发或学术研究人员能在不用担心成果被剽窃,及在庞大利润支撑下,展开技术研发工作。新技术的产生将有效改进生产效率、生产质量、生产稳定性、设备耐久度等等,这对拉升经济、升级产业、促进工业化、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等存在积极意义。

(三)市场经济公平公正原则得到捍卫

知识产权制度的推行,充分保障知识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促使知识产权主体以自身知识产权成果参与到社会财富分配,对遏制盗版、剽窃等现象存在积极意义,这与市场经济公平公正原则不谋而合。知识产权经济是市场大环境诞生的重要分支,某种程度上来看,知识产权制度是知识产权经济得以发展的基本前提,而知识产权经济是知识产权生产要素市场化的结果及依托载体。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不单单是知识产权经济自身得以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市场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借助市场经济稳定发展,可突出表现公平公正原则得以发扬,也会以市场效益的形式,激励集体、个人、单位积极展开技术研发,对实现技术创新领域百花齐放具有重要意义。

(四)国际合作更加畅通

由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并不完善,跨国贸易公司对外合作时,知识产权无法得到充分的保护,给国内外贸企业造成较多的经济损失,另外,国际企业来华投资时,由于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不够完善,且与企业所属国家或地区法律不尽相同下,会造成此类国际企业的利益受到负面影响,极大的打击到国际企业来华投资积极性。健全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可以充分保护本国企业知识产权合法性,在展开对外投资时,利益可以得到有效保障。此外,保障国际企业的利益,可以更多的吸引外来投资,对我国吸收国际尖端技术、管理经验、活跃本土市场等存在积极影响。

三、应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策略

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转型升级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方面,在如何更好的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上,可以从健全知识产权制度、加强科研投入、注重技术效益转化效率、积极展开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实现。

(一)健全知识产权制度

知识产权制度能够发挥作用,归根结底在于其完善性、正规性、系统性、权威性、适宜性等。首先,参考国际成熟的法制条例,并结合我国法律、市场经济特色、社会文化特点等制定出适宜本国环境与需求的知识产权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在充分确保知识产权制度完备性、成熟性、可靠性下,又能适宜本国实际需要,不会与我国宪法、本土社会经济环境等产生冲突;其次,配套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执行体系,单纯的拟定法制条文,不确定执行部门、执行人员,仍旧是无法充分的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效益,此外,为了保证知识产权制度的合理落实,还需要对执法部门、执法人员的权责范围、权利执行依据等进行充分的拟定,以此规避执法不严或胡乱执法等现象;最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仍旧处于不断发展的道路中,这也就意味着,在健全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的问题上,仍旧需要保持长远的眼光,一方面,就知识产权制度与宪法、地方法制条例、国内经济市场环境、国际经济市场环境等的协调性进行把握,促使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能更好的保障知识产权主体的利益,另一方面,还可根据时代发展,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转变时对知识产保护制度进行调整,以便于能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产权人需求的动态平衡等[2]。

例如,欧美等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起步较早,为更快构架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可以从欧美等国知识产权制度及施行的案例出发,结合我国社会情况等,拟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条文,并就执行部门、仲裁单位、责任划分、执法依据等予以具体明确,此外,为了充分保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能在我国取得长远发展,还要具备动态均衡理念,在处罚力度不及违法所得下,应及时上调处罚力度或改变处罚方式。在国际市场中,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存在变动时,国内也应该予以充分重视,便于及时取长补短,健全自身制度。借助此,可以更好的保障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健全发展。

(二)加强科研资源投入

知识产权制度本身的知识规制手段和激励手段,与经济转型升级或国民收入增加没有直接关联,但可以以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依托,加大科研资源投入,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作用是投入资源获得的效益可以得到保障。首先,激励个人、集体、企业、政府加大资源投入,个人、集体主要是技术研究时间、精力等,企业主要是科研资金,政府除了科研资金外,还要在税收、教学政策等方面向科研创新的主体和领域进行倾斜,激励企业、个人等展开技术创新,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同时引导改革教育体制,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科学研究能力等的培养,为未来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提供驱动力。其次,加强科研资源投入不仅是为了增多堆砌科研领域的资源,还要将资源用到刀刃上、用到实处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使资源投入能够成为技术创新的驱动力。一般来说,资源配置需要具备合理性,满足科研实际有效需求,实现技术创新投入转出的最大化,也要避免过量投资,造成效能下降,甚至腐化科研人员;从方向上,并非任何方向,都有必要开展技术创新,或者说,为了更好的促进工业化、第三产业发展等目标,并非所有领域都应均摊科研资源投入总量,应让技术创新切实的配合我国实际发展需求,介于此,才能更好的发挥科研资源投入的效益[3]。

例如,重工业生产领域,生产清洁化、高效化技术事关我国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经济产值等,为加强技术创新,单单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作为背景是不足够的,还要加大科研资源投入,配置更多的人才、资金、设备等。此外,重工业生产与我国经济市场稳定息息相关,加强该方面的投入,无疑具备合理性,可以增加更多的资源在该方面上的创新。借助此,可以促进资源配置合理性,依托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更好展开技术创新活动。

(三)注重技术效益转化效率

技术效益转化是知识产权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效益得到充分发挥的情况下,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就能得到凸显,也将会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知识产权开发中,因而注重技术效益转化效率增强,对知识产权体系的良性发展往往存在较多裨益,对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也能起到相应的效果。首先,注重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研究机构与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可以缩短研发至市场应用的过渡周期,不论是企业通过设置机械设备参数,让研发机构进行技术突破,亦或者研发机构突破某领域技术难题,寻找合作企业投入市场应用,产、研的紧密结合,都会极大的缩短两者接洽的时间,从而加快技术效益转化;其次,考虑到技术实践应用价值,为增强技术转化效率,研发人员进行技术创新时,不应单纯的考虑理论合理性,还要考虑实践应用合理性,一方面,避免设备返修率高,给合作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可避免产、研存在隔阂,增加创新技术市场应用障碍;最后,除了关键领域外,部分技术创新可以注重技术的盈利性,以便于能快速套现,为科研工作增加科研资金的同时,也能增强企业与研发机构关系的紧密性。

例如,在笔记本电脑的研发上,可以促使研究单位和企业单位紧密联系,在风扇静音技术、硅脂导热技术、晶圆生产工艺等存在突破时,能快速的投入到市场,再加上笔记本市场规模较大,往往能吸收较多的市场效益,增强企业单位积极性的同时,研发单位科研资金得到充分保障,能更好的促进知识产权体系的良性发展。

(四)积极展开国际合作

借助知识产权制度的合理化,与部分国际企业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等也会伴随着跨国公司等逐渐流入我国,为进一步加强该方面发展契机,我国应积极展开国际合作,借助税收调整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吸引外来投资,激励我国短板行业进行健全发展,激励跨国企业展开对外贸易,转移落后产能、加大资本创收、缓解国内市场压力等。

例如,我国在精密制造领域存在短板,但欧美的技术封锁,使得我国在该行业短期内很难改善现状,以知识产权保护为背景下,我国可在与国际合作中吸引到更多的相关企业来华投资,介于合作共赢下,可以突破欧美在精密制造领域的技术封锁,对我国精密制造产业发展,无疑存在积极影响。

四、总结

当下,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很大程度上与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有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可以从健全完善法制、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捍卫市场经济公平公正原则、加强国际合作等,对我国经济市场产生积极影响。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背景下,为实现市场转型升级,还可从健全知识产权制度、加强科研投入、注重技术效益转化效率、积极展开国际合作等予以强化。

猜你喜欢
效益知识产权制度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