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路径探索

2019-03-26 12:22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24期
关键词:劳动力人力资源培训

(东莞市卫生计生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 广东 东莞 52307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社会发展中,要关心和关爱农民朋友,注重发展农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聚焦三农问题,提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提升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必须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可以在乡村振兴中发光发热,因此要求不断提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以此促进农村现代化发展。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将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坚实基础。对于农村劳动力来说,需要采用学习教育与培训方式,改造现有人力资源,以此提升劳动力的有效利用价值,还能够对农村劳动力供给进行调节,从根本上提升劳动力资源质量,有助于改善和优化农村劳动力结构,加强人力资源的有效流动性,对劳动力组织管理进行完善。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一)人力资源素质低下。农村地区人员文化水平比较低,多为初高中文化,所以在市下关教育与文化技能方面无法与高学历人员相比。创造价值的方式传统且单一,对于新思想理念与新事物的接受力低。

(二)优秀人才流失严重。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且收入水平低下,社会关于农村的保障机制比较少,从而导致大量高学历人才不愿留在农村发展,大量进入城市务工。参与农业生产与活动的积极性低,从而导致农村市场流失大量优秀劳动力。

(三)人力资源结构不平衡。在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中,严重缺乏中青年劳动力,多数为留守老人和儿童,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由于年龄结构不平衡问题严重,从而阻碍了地区经济发展。对于产业结构来说,农村多依赖于第一产业发展经济,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参与度较低。大部分劳动力缺乏系统性培训与教育,因此无法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后推力不足问题严重。

三、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提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一)注重人力资源开发理念优化。提升群众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认识,以此提升人力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力度。不管是提升现有人力资源的素质,还是吸引城务工人回流,都应当注重思想认识的强化。建立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不断提升人力资源开发理念,从根本上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水平。在开发过程中,引导农民建立终身职业理念,注重新技术的培训与普及,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素质。

(二)注重各主体的开发参与度。现阶段,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多由政府部门主导。由于政府部门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度不足,且在人力物力与资金分配上存在不均匀问题。所以必须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参与到人力资源开发中,以此发挥出不同主体的作用和价值,从多个层面开展农村人力资源,实现多元化开发主体,不断提升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三)选择适宜的教育培训方式。为了全面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必须合理选择教育培训内容和方法。立足于农村人力资源的特点和特色,确保农村群众能够接受,并且积极参与到教育培训活动中,全面满足农村人力资源的发展需求。在教育培训过程中,注重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尽管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比较快,然而在设备性能和检修维护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因此需要培养专业化的农业器械操作人员、检修与维护人员,注重优化设计工作,满足我国农业生产需求。

(四)注重建立保障机制。政府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主体,注重建立农村人力资源激励制度,加大管理制度的建设力度和水平,这样可以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制度保障,留住高精尖人才,降低人才流失率。对于政府部门来说,联合农业部、教育部、中组部,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普及与培训,教育学历认证以及党员干部培养。不同部门的职责相互交叉,但是有独立为政,这样就会导致管理资金过于分散,且管理效果不佳。

(五)消除制度壁垒,提升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为了确保农村优秀人才留下来,应当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致不平等问题,确保农村人力资源能够在医疗教育、就业以及社会保障上享有同等权益,能够自愿留在农村地区发展。首先,政府部门需要注重户籍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促进医疗教育的平等双向流动,并且基于户籍制度创新社会参与制度、经济组织形式以及公共服务等,以此提升农村发展的活力,推动经济发展;其次,注重人力资源立法保障,降低实践与执法期间的问题,这样能够确保农村人力资源按照相关制度规定执行;再者,优化整合社会资源,提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基于政府管理,建立和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并且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加大对农村公共教育、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这样能够为农村地区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六)建立市场导向的职业教育体系。对于农业经营多元化主体问题来说,需要采用分类方式开展农村人力资源教育与开发工作。基于市场导向,整合科研、教育及推广,开展一体化职业教育。针对普通农村群众,教育目标应当设置为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有效对接农业现代化发展与小农户,通过一对一教学、田间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对于农业经营主体来说,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应当注重现代化农业科技与农村的结合教育,按照现代化科技,优化整合和配置农业要素。对于创业群体来说,注重建设创业平台,邀请具备丰富经验的专家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有助于培养出全能型人才。其次,还应当鼓励社会组织和涉农高校参与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中,建设专业化的职业教育团队,有效对接教育与实践活动,以此满足市场的要求。对于涉农高校来说,应当详细讲解关于农业的专业课程与内容,确保学生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能够深入了解和认识农业活动。对于农业技术人员来说,则应当给予农民实地指导与培训,还能够开展专项化研究工作,不仅能够提升农村农业的发展活力,还可以实地调研农村与农业发展情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推行过程中,必须注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为了全面提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深度和力度,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开发的质量与素质,需要发展多元化人力资源开发主体,创新教育与培训方式,积极建设开发保障机制,不断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这样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劳动力人力资源培训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