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思维理性决策

2019-03-26 01:01周新云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决策挑战

周新云

摘 要:根据保罗·海恩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这本书,以读后感的方式,从书中摘取了挑战我们日常思维的三个方面来说明如何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对现实经济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思考,并做出理性决策。希望对读者的经济思考有所参考和裨益。

关键词:挑战;思维理性;决策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02-0187-02

就像诺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所说:保罗·海恩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这本书,与现行的经济学教材相比,是一种根本性的变革,是经济学教材的革命。

保罗·海恩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这本书,关注社会问题,更关注用经济学推理澄清这些问题的方式。作者从我们身边活生生的例子入手,循循善诱,由浅入深,教会我们如何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对现实经济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思考,并做出理性决策。它的亮点是:作者教会我们的是一种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是“授之于渔”,而不是仅仅“授之于鱼”。

虽然本书所介绍的内容大都来自我们身边日常经常发生的事情,但是,每件事情如果用经济学的眼光来看时,却都与我们平常的认识不同。读过之后你就会发现,再看待这些问题时,有了与之前不同的新的角度、新的思考和新的认识。让我们对经濟学了解得更加深刻了,认识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也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去思考问题了。

什么是经济学的思考方式呢?笔者认为,作者的一句话非常有道理,那就是: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学会在不同的选择中如何进行权衡。

贯穿本书的法则是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法则,即要想增加一个人的利益,那就意味着要多做一些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行动,少做一些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的行动。

依据书中的例子,当我们尝试着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时就会发现,之前我们的许多“想当然”的看法都受到了挑战;这同时,也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现把一点读后感小结如下。

一、挑战思维

交换是等值交换吗?中间人是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吗?

交换是等值交换吗?我们之前一直学的是,自愿的交换总是等值交换,交换不会使财富增加。但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认为,从根本上说,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交换从来就不是等值交换的,如果是等价交换的话,交换就不会发生。因为,人们都是在用一种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为代价,自愿换取另一种他认为价值更大的东西。从交换的任何一方来看,交换都是不平等的,因为交换双方对价值的判断是不一样的;否则,他们就不会进行交换了。从这个角度来看,交换是生产性的,因为双方的财富都增加了。笔者认为,交换和制造业和农业一样,也是创造财富的过程。事实上,交换可以看成是生产的另一种方式。

交换、专业化和法治是经济增长的必备条件,只有深刻的理解了交换的含义,才能更有助于我们的经济增长。

二、挑战思维

“事物”不会有成本,只有行为(或决策)才有成本。

学过会计的人们都知道,事物都是有“客观成本”的,但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不承认什么“客观成本”,认为“事物”本身是没有成本的,只有行为才有成本。所谓的成本,都是相对于某人而言的,这里的成本是这个人对即将要放弃的机会所赋予的价值。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认为,在计算成本时,正确的立场是向前看,立足当下的机会,而不是往回看。因为过去的都是“沉没成本”,是不可恢复的。“沉没成本”是与当前的经济决策无关的,过去了就是过去了。我们在决策过程中唯一重要的成本是边际成本,即额外的成本,边际成本都是将来的事。

这些观点,不仅冲击了我们的既有观念,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思考问题的新思路。明白了这些,我们就知道了,成本是某人放弃未来其他机会的代价。以后,当我们要对某一决策成本的不同意见进行调和时,就要先对“讨论的是谁的成本”取得共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当下的决策是无法影响过去的支出的,因为它们是沉没成本,是与当前的决策无关的。所有与决策相关的成本都是与未来相联系的,即边际成本。

明白了这些,当我们再面临着“用成本论证正当性”时就会提高警惕了。普遍认为,价格是和成本紧密相关的,因为成本代表的是某种真实的、不可避免的东西。这种以成本论证正当性的思维方式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思想中。但是,现实中,真正引起价格上升的却往往是因为需求的上升。实际上,价格并不是由成本决定的,而是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在这里,作者举的一个例子非常有代表性:“那座山里有金子!”但是,那又怎么样呢?即便山里有金子,如果开采的成本是每盎司1 200美元,而市场上的金价是每盎司800美元,矿主不可能因为开采成本高就卖每盎司1 200美元。所以,即便山里有金子,也不一定是有利可图的。

当我们进行决策、讨论成本时,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对谁而言的成本?”“做什么事的成本?”这样做会使我们像一个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以免陷入误区。

三、挑战思维

房租管制、农产品的价格下限等,一刀切的行政管制真能达成公平吗?

它忽略了达成目标总有多种途径,而且无法激励人们去寻找成本更低的方式,实际上,既不公平更无效率。

当我们实行价格管制时,我们的目的很明确:当我们实行房租管制时,我们的本意是控制房租价格,让收入少的人能租得起房子;当我们对农产品进行最低价保护时,我们的本意是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保证农民的收入。

但是,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看来,事情发展到最后的无意结果却是与我们的本意背道而驰的。价格上限,本意为帮助消费者而立法授权的最高价格。表面来看,貌似立法控制住了价格,但是实际上,消费者的真实成本并没有降低。因为,租金降低,出租房屋的就减少,这样,租金管制无意中造成了出租房短缺。价格下限,本意在帮助供给者,但是农产品的价格下限无意中导致了过剩。虽然过剩的农产品,一般由政府进行收购,但最后消费者却付出了更高的价格。因为,消费者往往是最后的买单者。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认为,在自由市场中,灵活的货币价格通过持续反映不断变化的供求情况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激励:短缺时价格上涨,过剩时价格下降,最终,供求双方会在这种激励中达成协调。但是,当价格受到管制,不能反映相对稀缺性的变化时,人们的这种激励就会改变。当价格管制真正有效时,其会无意间破坏市场的协调。

一刀切的行政管制真能达成公平吗?这的确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看来,它忽略了达成目标总有多种途径,而且无法激励人们去需找成本更低的方式,实际上既不公平更无效率。

四、结论

经济学是用来解释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现象,并帮助人们做出理性决策的。

我们每个人几乎每天都在进行着决策。如果是普通人,当他的决策出现失误时,其影响的仅是个人的得失。但是,如果是公共决策不当,其影响的就不仅仅是个人了,而是将对整个社会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对已经在领导岗位的人来说,每天面临的决策不可避免,能否做到权衡利弊,理性决策,至关重要。一般的经济学书籍,都是偏理论的比较多,而这本书,却是用活生生的事例教给我们如何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不是授之于鱼,而是授之于渔。虽然其中的一些观点需要我们辩证地去看,但是,如果我们真正领悟了书中的内涵,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则会帮助我们在实施法律和政策之前对其后果有一个清醒的、前瞻性的意识,从而避免制定出的公共政策有违初衷;在利益方面,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减少公共政策被利益集团俘虏的可能性,因为,当我们学会经济学的思考方式时,我们可以看清一些背后的私立动机,特别是那些隐藏在“公共利益”背后的私利动机。能够有效参与经济生活和公共政策的素养,对每一个公民都非常重要。如果我们真正让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内化为自己的一项技能,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进行思考,如果我们能结合自己的现实做一点进一步的思考,甚至能做一点实事,那当然就更有意义,收获也就更大了。

猜你喜欢
决策挑战
极限挑战
什么是好的决策
好的决策
做决策也有最佳时间段
决策大数据
诸葛亮隆中决策
眼力大挑战
叽咕乐挑战
《管理就是决策:第一次就把决策做对》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