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排气与延迟排气对原发性自发性稳定型气胸患者的治疗效果

2019-03-27 05:38黄志毅
医疗装备 2019年5期
关键词:抽气破口气胸

黄志毅

丰城市人民医院 (江西丰城 331100)

自发性气胸为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是指在无外伤或人为因素作用下,肺组织及脏层胸膜自身缺陷或病变破裂所造成的胸膜腔积气现象[1]。因此,临床上通常将排尽胸腔内的气体,以促进患者肺尽早复张,改善患者肺功能作为治疗该病患者的关键[2]。胸腔穿刺抽气作为临床上该病患者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其在改善患者病情中可发挥积极作用,但同时存在复发率高等不足之处。因此,为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对早期排气与延迟排气治疗在该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自发性稳定型气胸患者4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男13例,女7例,年龄18~63岁,平均(21.6±2.6)岁;试验组男12例,女8例,年龄16~66岁,平均(22.56±2.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即时胸穿抽气治疗,即在发病后3 d内采取排气干预措施;对于气胸量20%~50%患者行单纯抽气治疗,若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则需在次日进行再次抽气治疗;若2次抽气均失败,则需改用胸腔插管引流排气,直至气泡停止;对于气胸量大于50%患者,则需直接给予患者胸腔插管闭式引流治疗,直至气泡停止;夹管观察24 h,并行胸部透视检查,确定患者肺完全复张后拔管出院;若患者出现持续漏气超过2周,则需转手术治疗。

试验组采用延迟排气治疗,即在发病1周后行排气治疗。将胸膜活检套管针置入细管,并行缓慢抽气处理,若患者无咳嗽、呼吸困难加重等现象发生,则尽可能一次完成抽气;若抽气期间患者出现咳嗽、胸闷等现象,则停止抽气,并保留细管,于次日再次进行抽气治疗,直至气体完全抽尽,保留24 h,经胸部透视证实无气胸者拔管出院。若患者出现持续漏气超过2周,则转手术治疗。

1.3 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第1次抽气完成率、第2次抽气完成率及转手术率;(2)比较两组住院时间;(3)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复发情况,同时对两组进行胸膜检查,比较两组胸膜粘连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

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为(5.6±1.0)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6±1.8)d(t=8.687,P<0.05)。

2.2 两组抽气次数及转手术率比较

试验组第1次抽气完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转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抽气完成率及转手术率比较[例(%)]

2.3 两组复发率及胸膜粘连率比较

随访1年后,试验组中仅1例复发,复发率为5.0%;未发生胸膜粘连。对照组中有6例复发,复发率为30.0%;7例发生胸膜粘连,胸膜粘连率为35.0%,试验组复发率及胸膜粘连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329、8.485,P=0.037、0.004)。

3 讨论

原发性气胸为临床常见病,其主要是指经肺部X线检查未发现明显病变患者所产生的气胸现象[3-4]。该病患者多以青年男性为主,患者多可在持重物、剧烈运动、屏气后发病,多数患者无明显诱因[5]。临床上通常将排出气体、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肺复张作为治疗该病患者的关键。

胸腔穿刺抽气是临床上治疗该病患者的一种常用方式,其因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等优点而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6]。但该治疗方式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即短期复发率较高。随着研究的深入,临床上逐渐认识到肺压缩的轻重程度与破口大小有密切关联,通常破口越大,肺部需要进行更大程度的压缩方可促使破口封闭[7-8]。发病初期,纤维蛋白单体或血浆可造成破口封闭,促使气体停止进入胸腔,形成闭合性气胸,然而其对抗外力的作用较差,若早期进行抽气或插管排气治疗则极易促使患者胸腔内压力减小,达到肺复张的效果;但此时破口处内外压力平衡情况遭受破坏,促使潜在的破口发生破裂,从而极易促使气流通道再次形成,使得气胸加重或反复[9-10]。而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原封闭的破口处基本可达到上皮组织修复完全愈合的效果,其对抗内侧压力的能力明显增加,此时进行排气处理则可显著减少再次破口形成的机会,从而可显著提高近期治疗效果[4]。此外,延迟一周后进行细管抽气治疗具有损伤小、患者痛苦小、复发率低、患者恢复快等特点,并可预防反复穿刺造成的胸膜粘连现象发生,安全性更高,更易于被患者接受。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第一次抽气完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转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1年,试验组复发率及胸膜粘连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采用延迟排气方式对原发性自发性稳定型气胸患者进行治疗较早期排气效果更加理想,且可减少患者复发及胸膜粘连现象发生。

猜你喜欢
抽气破口气胸
华龙一号蒸汽发生器传热管6mm破口事故放射性后果分析
基于“华龙一号”大破口事故先进安注箱研究
抽气通道性能理论研究
基于热工水力分析确定LOCA破口尺寸及CDF定量化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破口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Who gave me my ears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4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引流术后的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