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美术学院:志于道,游于艺,静心追梦

2019-03-27 01:08庄周梦蝶
小演奏家 2019年2期
关键词:黄桷校区坦克

庄周梦蝶

重庆人的艺术生活很大程度上与一所高校有关,它的名字叫“四川美术学院”。川美的每一个元素都能牵动这座城市的神经,比如那条名叫“黄桷坪”的街道,一个充斥着菜农、大排档、夜市摊的地方,却被无数人奉为艺术殿堂,一个个年轻的艺术家从这里走出来,然后成长为中国艺术界的大师。

川美给人的最大感受就是处处洋溢着艺术气息,夸张的艺术建筑、学生们自由的涂鸦以及老校区的学院气质……川美学子就是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度过了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四年。

黄桷坪老校区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正街108号,与新校区相比,老校区较小,显得袖珍却非常别致。

川美老校区现在更名为“四川美术学院创谷禅意基地”,特色鲜明的大门由学院环境艺术专业研二学生设计,巨大的工业管道有的如瀑布般流下,有的则扭曲盘绕,许多白色长管子仿佛集成电路卡上连接各芯片的导线,各个时代的元素相结合,蕴含着无比强烈的时代感、力量感和设计感。若是赶上毕业季,这里还会有美院学生的毕业展。

川美老校区从正门进去,直行左边就是美术馆,往右边走,下坡下楼梯就是坦克库,里面有辆真坦克。美术馆常年举办美术展览,任何时候造访都不会让美术爱好者失望而归。坦克库在美术界可是大名鼎鼎,它的全称叫“重庆坦克库当代艺术中心”,跻身于中国十佳艺术机构。这个艺术中心的所在地原是一家荒废军工企业的坦克库,2000年底川美斥资750万购入并改建,成为艺术工作者和艺术设计公司的栖息地。挑空层较高的坦克库被艺术家铺上木地板,搭上旋转楼梯,设计成现代感十足的跃层工作室,各种艺术品陈列于四面墙壁。目前,入驻坦克库的艺术家名单中有罗中立、张杰、庞茂坤、刘勇、冯斌等20多位国内外知名艺术家。

川美斜对面是由数十名成渝两地和海外艺术家成立的501艺术基地,已入驻的有画家、雕塑家、服装设计师、建筑师、摄影师、电影人等职业艺术家和艺术批评家,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艺术种類最多的艺术创意基地。

川美虎溪校区地处重庆沙坪坝大学城,毗邻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从建设之初就践行自然生态和人文关怀。校园内所有的建筑都按照“十面埋伏”的构想隐藏在各大山头之中,使美院新校区处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校区内保留了建设之前的农村原生态,一边是艺术教学,一边是喂鸡放羊,而且处处可种菜,此构想和实践为全国首创,还有艺术体验中心的服装工厂等,可供市民免费游玩。

校园内有山有湖,蚕豆、小麦、青菜等农作物在春天绿油油一片,油菜花像梵高笔下的向日葵般闪耀着金色,山羊则躲在棚里睡午觉。川美新校区是在打造一种生态化的自然景色,建设者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们真切感受到四季的变化。

川美在规划新校区时刻意保留了两栋土墙农舍和农业学大寨时修建的水渠,农舍原来住的农民也作为学校的特殊居民被“返聘”回来种菜喂鸡。这种现代与传统的碰撞,本身就会让人产生无数的艺术遐想。将新校区的一些历史记忆遗留下来,是川美院长罗中立的创意,他希望若干年后人们还能在川美寻找到大学城的原点。

“你坐在教室里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山上看你。”新校区的教室也非常有特色,全部使用框架结构的落地玻璃,学生坐在教室里便可进行室外写生。由于长期生活在黄桷坪,川美的艺术家们都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发电厂、坦克仓库、501仓库等工业建筑的心理暗示,因此对川美新校区的建筑进行了艺术创新。外墙不作任何大规模的装饰,建筑内部也保留了厂房的基本雏形,天井、充满金属质感的楼梯、超高的建筑空间……如果被称作“车间”的教室里再传来机器的轰鸣声,还真会让人误以为到了某个厂区。

走进学校大门便是很多用五彩斑斓的马赛克装饰的七彩池,还有艺术长廊、小桥流水,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很有苏州园林的味道。重庆地势多山,校园建设因地制宜,进门几步,便见一片波浪形路面,川美学生骑车穿行而过,鹅叫声传遍整个校园,不时还有几只调皮的小鹅蹿上校园公路,好不热闹。新校区有很多校门,大家口中所谓的正门在东边,写着“四川美术学院”几个大字,其余方向还有好多大小不一的门,可随意进出。我个人最喜欢的是西门,西门的外观为不规则形,其建筑石材源于农村的石磨盘、石猪槽、土陶盐菜坛等原料。

新校区整体讲究人文生态,就连垃圾桶都是用竹子编制的。这里到处都是绿色,植被覆盖率高达90%,夏天几乎不用打遮阳伞。古朴的教学楼墙壁上爬满了爬山虎,郁郁葱葱的绿令人心醉,站在任何一栋建筑内往外看,映入眼帘的都是苍翠绿色。

新校区美术馆的外观五彩缤纷,颜色超级鲜艳,却杂而不乱。整个美术馆很大,得用全景拍摄,建筑上的图案并非涂鸦,而是用瓷砖一块块贴上去的,每块瓷砖的颜色、大小都不同,既要贴得美,还要整体搭配协调,工程可谓浩大,值得点赞!

(陆 子)

猜你喜欢
黄桷校区坦克
情系黄桷兰
情系黄桷兰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A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s
An Analysis on a Piece of BBC News through the Reference of Cohesion
TheStudyofGenre
最熟悉的陌生者
超级坦克大乱斗
94岁“黄桷兰婆婆”收到百元假钞直接烧掉
96B坦克的精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