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侮辱性绰号也属欺凌”, 让校园文明不漏细节

2019-03-27 07:08李艳华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绰号隐性暴力

李艳华

事件回放

給人起侮辱性绰号也属欺凌,在社交媒体上传欺凌图像的,属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行为!学校在进行批评的同时应给予惩戒,严重者可以给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的处分。2018年11月12日,广东省教育厅官网挂出13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办法(试行)》,对校园欺凌的分类、预防、治理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8年11月14日)

时事鲜评

绰号有时候看起来是同学、朋友之间的亲昵行为,但是前提是语言必须是文明的,是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的。这样的绰号才会雅俗共赏,不会对被取绰号者构成压抑或伤害。但是,当今的校园,有不少侮辱性的绰号在学生中挥之不去,如学习成绩不好的被冠以“笨猪”,肥胖的女孩子被称为“肥婆”等调侃甚至侮辱性绰号。这些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潜在的心理伤害。广东省的规定,给那些肆无忌惮给人取绰号的人敲响了警钟,给人取绰号的时候要学会掂量:绰号的语言是否文明、用词是否符合规范。追加了这两个大前提,起绰号才不会口无遮拦、不顾人家的感受而对人造成语言暴力。

平时语言文明的人,不会给人取绰号,也不会和校园欺凌沾边的。因为他们明白,一个友善、和谐、文明的公民,是不会拿别人随意开玩笑的,他们明白相比身体上的暴力欺凌,哪怕不是侮辱性绰号也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会给他人的身心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有这种文明意识,要想真正将此形成一种共识,离不开政策性的引领,这样,才会让一些老师和同学对于校园那些体貌有缺陷、学习后进的学生,使用更加文明的语言,让语言暴力远离这些孩子。

要彻底根治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病症,不能只看到严重的欺凌问题,同时也要从小细节上防患于未然,就如不给人取侮辱性绰号的规定,这样才能让防治校园欺凌的盲区一个不留,尤其要针对校园诸如语言不文明等精神层面隐性欺凌行为,让更多的师生认识到“给人取侮辱性的绰号”不是小事与玩笑。这对于更多的人能起到提醒和威慑作用,有助避免隐性欺凌升级为更严重的校园问题。

(摘自“张家港文明网”,2018年11月14日)

猜你喜欢
绰号隐性暴力
与绰号握手言和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反性别暴力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
暴力的班长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起绰号”比赛
暴力和痛苦
你想要个绰号吗
米歇尔.奥巴马与第一夫人的隐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