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鲁迅《野草》中的精神剖析

2019-03-27 09:33高小晴
神州·上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希望剖析野草

摘要:鲁迅的散文诗《野草》展现了鲁迅对于自我意识、思想和心理的拷问和剖析,从希望与绝望的二元冲突、灵魂剖析的理性书写和针砭痼弊的激愤呼声三个层面,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内心的激烈冲突和矛盾,精神和思想的过度和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鲁迅作为启蒙者的心声,他的孤独、寂寞而又执着的反抗。

关键词:希望;绝望;矛盾;精神;剖析

鲁迅的杂文和小说通过客观冷静的分析揭露了现代中国的社会现状和国人麻木的灵魂。揭示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与他对于外部世界的思考不同,《野草》展现了鲁迅独特的生活体验以及由此而升华出来的生命哲学,这个灵魂的孤独、痛苦、绝望和抗争,他的复杂、深刻的精神世界。

《野草》是鲁迅从外在转向内心,将解剖的刀锋转向自我的产物,正如鲁迅在《而已集·答有恒先生》中说到的“我知道我自己,我解剖我自己并不比解剖别人留情面”。《野草》体现着鲁迅矛盾冲突的内心精神世界。对于自我意识、思想、心理的拷问和剖析,这场内心深处的自白和的搏斗,大胆独特的思考,形成野草复杂纷繁的意蕴。《野草》便是鲁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纷复歧义的精神剖析的揭示。

一、希望与绝望的二元冲突

从写作背景上来说,鲁迅创作《野草》的时间正值《新青年》团体解散,“五四”新文化运动进入低迷期,“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1)在中国革命处于沉寂时期的时代气候下,鲁迅这类有先觉精神的启蒙者必将忍受长期的孤独与寂寞。出于对自我在历史进化中地位的清醒认识,鲁迅感受到了改革社会现实的热望与冷漠的社会现实的尖锐对立。因而鲁迅在《野草》中探寻的问题便是希望与绝望。鲁迅关于生命前途的思考和体悟也正蕴育其中。

《希望》中鲁迅看到青年的消沉而生的孤寂之感,但他虽感孤寂却又不愿停止战斗。他感到了内心的寂寞和精神的衰老,体会着现实斗争前途的绝望所带来的痛苦。“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2)当斗争的希望被现实的残酷击碎以后,他仍然未曾被绝望征服。现实斗争的失败并不能消解他的主观战斗意志。《野草》中也同时跳动着希望的脉搏。虽然青春已然逝去,但仍保留着希望,他说过:“青年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3)鲁迅相信广大青年是改造社会的新生力量。但是这新生力量在强大的黑暗势力面前,还显得微弱,仍然是“悲凉和飘渺”的。然而,那“究竟是青春”,是社会的希望,他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4)在作者心目中,希望与绝望皆为虚妄,但是作者仍然要在无望的虚妄中挣扎。作者肯定虚妄,但作《希望》鼓励青年们不要放弃希望。这正是鲁迅追求“绝处逢生”的表示,是他对“希望”的呼唤。正视虚妄,从而超越虚妄。他一方面诉说着自己的寂寞和空虚,一方面又批判着、否定着这一切,他想不顾一切地反抗旧世界的黑暗,然而由于没有了“身外青春”的个人反抗,到底摆脱不了孤寂和渺茫之感。

《秋夜》中暗黑背景下的兩棵枣树,是两个矛盾对立、殊死斗争的意象。“奇怪而高”的夜空,是当时黑暗反动统治事例的象征,枣树则是披荆斩棘的革命战士的形象。虽然枣树的果实被全部打落,连叶子也全部落尽了,甚至还有竹竿所致的皮伤。他既不痛苦,也不绝望,深知与现实的黑暗博弈需要长期而艰苦的努力。他同情小粉红花在威逼下瑟缩的无奈,但不赞成它们以美梦来麻痹自身,对抗生活的苦难。鲁迅赞美枣树不畏艰辛的战斗精神,对这种精神有种幽深的寄托。

探求人生道路上的苦闷甚至绝望,这些希望与绝望的交缠并没有让作者迷失方向,探索的道路总是曲折的,希望与绝望的经历反复对峙,鲁迅认识到希望和绝望是相互渗透、相互弥补的,绝望的抗战也一定能够看到希望的曙光,希望之后是绝望,绝望之后是希望。在绝境中,在自我与世界的尖锐对立和分离中毅然前行,才是真的勇士。

二、灵魂剖析的理性书写

《影的告别》表现了鲁迅对自身生存困境的清醒认识和对自我存在价值的痛苦感受,剖析了他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阴影和矛盾。“我自己总觉得我的灵魂里有毒气和鬼气,我极憎恶他,想除去他,而不能。我虽然竭力遮蔽着,总还恐怕传染给别人,我之所以对于和我往来较多的人有时不免觉得悲哀者以此。”(5)作品中的“影”是作者矛盾思想的体现,通过“影”向睡梦中的人的告别,表明了自己虚无而又彷徨的心境。“影”不相信一切美好的假说,所谓的“天堂”或虚幻的未来,不沉溺于虚无缥缈的天堂,不向往未来的黄金世界,拒绝以消极的方式结束生命,他也憎恶苦难深重的地域,于是要告别,独自彷徨。这正袒露了鲁迅内心深刻的矛盾。他强调同现实的黑暗作斗争,而不是用不切实际的美丽幻想慰藉人们的心灵。这种执着的斗争精神极其可贵。然而他也流露出了对真正未来的希望所报的某种程度的虚无态度。这个“影”,便是鲁迅思想中无法排遣的矛盾。执着于与黑暗现实的战斗,却又无法寻得改变这种现实的出路。“影”的矛盾是鲁迅的心灵在交战,是一种找不到生命立足点而不得不浮于空中的惶惑心态。鲁迅深谙作为这一类人的悲剧性,但又不能从根本上摆脱自己这种悲剧性的历史处境。鲁迅开始思考自我的人生道路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开始怀疑启蒙运动及其作用,并进而怀疑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鲁迅开始解剖自己思想中的矛盾和阴影,旧我与现实的决裂。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它的解剖和决裂也加快了进程。《墓碣文》就体现了此过程,鲁迅埋葬自己思想阴影的一座墓碑。墓碣上的正面说明了死者的情况:他在热情浩歌呐喊的时候得病,病中思想混乱,在追求未来的光明中看到了黑暗的深渊,在现实的世界中看到了死后身无长物的虚无,终于借由死亡得以解脱。死去的游魂化成一条有毒牙的长蛇,毒牙“不以啮人,自啮其身”,当中可以看到鲁迅的寂寞和痛苦之深。墓碣文的反面,写的是墓中人自剖的痛苦。鲁迅露出血肉的自我剖析,咀嚼并忍受创痛的剖析是十分痛苦的。鲁迅笔下的墓中死者的形象充满了虚无的思想。他将死亡看作是对绝望灵魂的一种救赎。死尸说“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鲁迅表露了自己过去存在的虚无主义的思想情绪,决心把这种思想埋葬掉。听到死尸的话后,鲁迅写到“我疾走,不敢反顾,生怕看见他的追随。”,这写出了人的惧怕心理,同时也是鲁迅同死尸代表的旧思想毅然决裂的表现。1925年,在写此文的两个多月前,在写给许广平的信里说到“你好像常在看我的作品,但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很多偏激的声音。”(6)《墓碣文》表现的正是这种以虚无为实有,而又反抗这实有的尖锐的痛苦。

三、针砭痼弊的激愤呼声

《野草》中的许多文章涉及了鲁迅对于人情世态、旧世界、旧文明的批判。秉持鲁迅杂文讽刺的锋芒,又在隽永的艺术构思中,予人启迪。有些篇目又与他内心的思想矛盾交杂在一起,内容显得丰富而复杂。

在《立论》和《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中,鲁迅以犀利的笔锋给这两种处世哲学做了绝妙的画像。《立论》中作者虚拟了梦境中老师讲的一个故事,在为一个小男孩满月庆祝的时候,有人说孩子将来要发财或做官的,得到感谢和恭维,而孩子会死的,说的是实话,却遭到大家的痛打。事实就是说谎的得到大家的认可,说实话的却被打。老师总结了:只有说些不置可否的话才行。圆滑的中庸和奴才的驯服是吃人的统治者麻痹和扼杀被压迫民众反抗精神的利器,鲁迅在这个故事里无情地鞭打了那些“今天天气,哈哈哈”的“骑墙派”和“持中”论者,也批判了以谎言为真实的罪恶的社会现实。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中的“奴才”,虽身处恶劣的环境却不想依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善困境,只知道抱怨。他甘于忍受被剥削的处境,过着凄惨的生活,却没有一点反抗精神,“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集中概括了其奴才性格。“聪明人”并没有真正关心他的命运,只表以空洞肤浅的安慰。只有“傻子”真诚地同情不幸者,想方设法用行动去改善奴才们的处境,但“傻子”的行为最终并未得到奴才们认可,反而成了奴才们向主子求宠谄媚、表示忠心的工具。见到“聪明人”还炫耀主人对自己的夸奖,感谢聪明人的安慰。“傻子”想要救人,却被拯救对象背叛,成为牺牲品。鲁迅概括了古今中外处于悲惨命运的奴才思想,揭露了聪明人的伪善和欺骗,歌颂了傻子的执着和反抗。

《复仇》、《复仇(其二)》、《颓败线的颤动》是探寻先驱者与民众、牺牲与复仇的关系的。在充满戏剧看客的社会现实中,先驱者为拯救国家所做的努力变成了一幕幕人生的滑稽剧,民众不但不理解先驱者的“牺牲”,甚至将他们钉杀、抛弃。先驱者的结局是悲剧性的,鲁迅并不甘心于这种悲剧性的结局,于是在向民众的“复仇”中他终于发现了个人的力量所在。鲁迅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时也在呼吁民众起来反抗,才能拯救国家与自身。

四、结语

鲁迅曾说:“虽然明知前面是坟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绝望,因为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7)这是鲁迅对包括自身在内的启蒙者的剖析和评价。他引用了《离骚》中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彷徨》的题辞,借以勉励自己。这也正是《野草》体现出来的鲁迅精神的核心。从《野草》中希望与绝望的二元冲突、灵魂剖析的理性书写和针砭痼弊的激愤呼声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内心的激烈冲突和矛盾,作为启蒙者的悲哀和叹息,揭露出鲁迅严厉而深刻的精神剖析和自我反省。然而在面对现实的孤独、死亡、绝望时,鲁迅并没有退缩,而是依然以斗士的姿态,昂然向前,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惊心动魄的战斗之歌。

注释:

鲁迅:《集外集·题〈彷徨〉》,《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50页。

刘琅:《精读鲁迅》,厦门:鹭江出版社,2007年:第241页。

鲁迅:《华盖集·導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3页。

鲁迅:《鲁迅散文》,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8.页。

鲁迅:《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61页

鲁迅:《两地书·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21页。

王瑶:《鲁迅作品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15页

作者简介:高小晴(1987.10)女,民族:彝族,籍贯: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职务:教师,职称:助教,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单位: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希望剖析野草
小心野草
一元一次方程错解剖析
剖析高考数列创新题
李建国:誓把“野草”变身致富草
我种了一棵野草
一束野草
“几何图形初步”错解剖析
雾霾背后的一点“希望”
韩四成国民寄“希望”于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