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妇女现实困境的研究

2019-03-27 09:33任文枝芦雅丽
神州·上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突破路径现实困境

任文枝?芦雅丽

摘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远远落后于城市,一个新型群体——农名工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农名工的出现带来了留守妇女这一社会群体。当前我国留守妇女数量持续增长,他们的心理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从妇女社会工作角度深入研究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心理等现实困境,探索突破农村留守妇女现实困境的路径。

关键词:妇女社会工作;留守妇女;现实困境;突破路径

第1章 导论

1.1问题的提出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城市化步伐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日渐明显。由于居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农村人口逐渐为了生存和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放下农具,走到城市中去,形成农民工团体,而大量已婚妇女被迫留在家中从事生产劳动、照顾老小、经营家庭,成为留守妇女,据调查,目前中国留守妇女早已超过5000万[1]。

近年来,农村留守的“386199”大军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大部分学者的目光都在“61”所代表的留守儿童和“99”所代表的空巢老人身上,鲜少有目光转向农村留守妇女[2]。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如何正确认识农村留守妇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寻求突破路径,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2现实困境:农村留守妇女发展存在的问题

1.2.1生活上:家庭压力增大,健康状况持续降低

由于家庭主要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以往夫妻二人共同承担的家庭责任逐渐转移到留守妇女一个人的肩膀上,所承受的家庭压力逐渐增加。她们既要负责家中日常田间劳作,获得生活所需要的材米油盐;又要照顾老人,关心其身体状况,照料老人的生活起居;还要关心孩子,为其洗衣做饭,辅导其学习,陪伴孩子成长,关心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此类种种都需要作为留守妇女的妻子亲力亲为,稍有差池,还会带来怨恨咒骂甚至扫地出门的后果,沉重的压力让她们喘不过气,有数据显示,75%的留守妇女反映劳动负担重,身体不太好。

1.2.2精神上:深受心理问题困扰,缺乏安全感

作为留守妇女,除了要忍受身体上的疲惫之外,还要忍受公婆偶尔的抱怨以及孩子带来的负面情绪。与此同时,在照顾孩子时,孩子会因为在学校受到同学欺负、老师批评而回家向父母申诉,孩子的负面情绪通过言语和行为传递给作为留守妇女的母亲,使得他们的情绪低落。作为留守妇女,缺乏沟通倾诉的人,导致他们的心理日渐压抑,进而患上压抑、猜疑、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作为农村中同地居住的男士虽然大部分外出务工,但仍有一部分留在家中,其部分正值壮年,容易见色起意,对留守妇女进行性骚扰或者性侵犯,据相关调查显示,农村性侵害案件中有70%的受害者是留守妇女[3]。农村留守妇女的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其相关利益得不到保护,安全感降低。

1.2.3婚姻上:两地分居,婚姻质量持续走低

长年与丈夫两地分居,夫妻之间缺乏交流,而住在家中的留守妇女害怕城市的灯红酒绿迷花了丈夫的心,使得他们无法抗拒城市中的各种诱惑,加剧了本来就情感距离较远的夫妻之间的冷漠,导致了小三趁虚而入,使得婚外情的发生成为留守妇女经常需要面对的烦扰。近几年来自基层的报告显示,农村离婚当事人的乙方或双方为外出务工农民,发生于该群体的离婚案件通常占到当地离婚案件的60%~80%。

第2章 成因分析:留守妇女困境形成的诱因

2.1根本原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在我国实现由传统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的过程中,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落后,经济发展水平远不及城市,进而形成城乡分治“二元结构”。随着改革开放的提出,“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加剧了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正是由于这种不平衡,促使农民工的出现,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出现了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这一说法。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作为社会底层,其工资收入较低,而处在农村的留守妇女为了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只能自己省吃俭用,并从事大量的生产劳动,导致自身身体素质下降,不堪家庭重负。

2.2直接原因:社会关怀体系缺失

面对丈夫缺位,留守妇女必须独当一面,承担家庭重担,而社会对留守妇女的关怀体系却没有及时建立起来,使得留守妇女的心事无人倾诉,所有烦恼与忧虑必须独自承受。同时,在农村由于基础设施落后,留守妇女的娱乐休闲方式较少,导致他们精神上的空虚,心理问题成为顽疾。

2.3历史原因:思想更新换代缓慢

由于农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较少,其思想更新换代比较缓慢,人们的思想还停留在封建迷信那个层面,要求妇女恪守本分,对妇女的禁锢比较严苛,不放心已婚妇女陪同丈夫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妇女在家深受相思折磨,同时面对各种困难,更是有苦说不出,精神压力日渐增大;在面对丈夫出轨时,他们本身九十分同时,还有接受更多人的当面指责,内心压力剧增,心理疾病随之而来。[1]

第3章 突破路径:留守妇女困境的解决模式

3.1妇女社会工作简介

“妇女社会工作”是指妇女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帮助妇女解决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困难,维护妇女各方面的权益,引导其适应整个社会生活,从而使其能和谐地融入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目的是为女性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和社会环境,实现男女两性平等和谐发展。[3]

3.2妇女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妇女困境的模式

3.2.1社区工作——建立留守妇女之家

农村社区是个较分散的社区,但农村的乡土观念更为浓厚,邻里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农村妇女工作归属于村委会中的妇联进行管理。妇联在进行留守妇女社会工作时,应建立留守妇女之家,要充分调动其的积极性,引导她们发挥自身优势和长处,提高自我权益意识,建立完善的社会关怀体系,加强政府加大对留守妇女的关注力度,落实政府制度化的有关留守妇女的社会帮扶政策,支持留守妇女的身心发展,改善农村留守妇女在社会中被忽略的社会现实,提高其社会地位,促进留守妇女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4]对于留守妇女的失业问题,妇女社会工作可以通过建立各种“草根组织”,在提供便民服务的同时吸引农村留守妇女投身于社区服务,改善其社會地位,改变过去只能依靠丈夫生活的农村留守妇女社会生活现状。

3.2.2社会小组工作——成立留守妇女互动交流小组

针对留守妇女存在的问题及其生存现状,可以建立农村留守妇女交流小组,拓宽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网,通过小组成员的沟通交流,提高自身素质,促进留守妇女的成长。社会工作小组将有相同或相似经历的农村留守妇女聚集在一起,通过互相的经验交流,得到社会工作小组的有效解决措施。同时,社会工作小组能为留守妇女提供归属,让他们找到同伴,不再感到孤独无助,增强其内心的安全感。

3.2.3個案工作——担任留守妇女的“贴心人”

由于留守妇女虽知识水平受限,但在面对一些事情时,不愿意同一大批人诉说,因而妇女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一对一的个案工作模式。[5]妇女社会工作者应该走进留守妇女,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动态,成为农村留守妇女的“贴心人”。通过告知农村留守妇女自身工作的保密性等特征,使他们放下心理防线,将自己心中的苦楚进行倾诉,获得相应的帮助后转变对生活的态度以及社会转型时期家庭结构的变迁以及自身角色的改变。同时社会工作者通过了解农村留守妇女的权益需求,伸张正义。

农村留守妇女的发展问题困扰着农村的发展建设,其作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结果,其解决并非一朝一夕便可完成的事。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关注,解决农村留守妇女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而社会工作者应该加大社会呼吁力度,号召社会力量进入留守妇女困境的解决中来,不断探索出社会工作在留守妇女问题解决的新的路径,改善她们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与自身建设。

参考文献:

[1]廖全明.转型期农村留守妇女发展问题的困境与突破[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5):51-56.

[2]孙可敬,傅琼.农村社会工作与我国留守妇女社会支持网的建构——基于农村留守妇女的安全感解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9(3):30-34.DOI:10.3969/j.issn.1671-6523.2010.03.007.

[3]肖慧欣,王卫平.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对妇女社会工作的启示[J].社会科学论坛,2007,(20):60-62.DOI:10.3969/j.issn.1008-2026.2007.20.015.

[4]陈琦,何静.农村留守妇女社会支持研究综述——兼论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J].妇女研究论丛,2015,(2):106-112.DOI:10.3969/j.issn.1004-2563.2015.02.013.

[5]陈晓龙,李娅娅.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路径分析——基于甘肃省225名留守妇女的调查[J].社会科学家,2015,(11):45-48.DOI:10.3969/j.issn.1002-3240.2015.11.009.

猜你喜欢
突破路径现实困境
李白“诗与乐”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突破的路径
论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难点与突破路径的研究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
中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实现障碍与突破路径
中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实现障碍与突破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