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传承需要仪式感

2019-03-27 08:58王世虎
幸福家庭 2019年3期
关键词:本命年腰带冯骥才

王世虎

現年76岁的冯骥才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和画家,虽然早就过了退休的年纪,他却一直是个大忙人。熟悉冯骥才的人都知道,只要他人在天津,每周二和周六这两天下午5点之后,他是闭门不待客的——这是他给母亲留的“专属亲子时间”。

每次冯骥才去见母亲之前,年逾百岁的冯母必定会提前梳妆打扮、洗脸擦油、拢拢头发,有时还会穿上箱底珍藏的旗袍,满心欢喜地等候儿子。因为母亲知道心爱的儿子要来,她希望通过这种充满仪式感的亲情会面方式,把自己最佳的状态、最好的面貌呈现给儿子,让儿子觉得母亲还很健康、很精神,工作时才能彻底放心。所以每次的相处时光,都洋溢着无尽的温馨和快乐,冯骥才都是乘兴而来,尽兴而返。

从小到大,每个本命年,冯母都会亲手为儿女们扎红腰带,寄寓避邪趋吉的心愿。冯骥才72岁本命年时,母亲已经98岁高龄,竟然还亲手为他缝了一条红腰带。每次扎红时,冯母都十分认真:她先是两手执带,轻轻绕过儿子的腰;接着小心翼翼地调整带面,把正面朝外;然后把带子两端汇集到腰前正中,稍用力拉紧拉直;最后结扣时,更是特意要像蝴蝶结那样好看,并把字露在表面。

母亲做得一丝不苟,满脸虔诚,这种庄重的仪式感让冯骥才真实地感受到这一古老风俗里对生命的敬畏,还有世世代代对传承的郑重。

冯母的良苦用心,在让冯骥才感动的同时,也让他对亲情和孝道多了更深的理解。每年春节给母亲拜年,冯骥才对年货都非常重视和用心,在他看来,自己置办的不是年货,而是一种充满仪式感的春节习俗和年的味道,不仅让母亲感受到传统佳节的团圆气氛、儿子对她的孝心和崇敬,也给晚辈们做了表率,把亲情的温暖和“百善孝为先”的家风传承下去。

亲情需要仪式感,不是矫情,更不是作秀,而是为爱加温,为幸福加码,让情感更加丰富,让亲情更加浓厚。正是冯母充满仪式感的家风教育,不仅让家庭多了一个至真至诚、善良感恩的孝子,也让国家多了一个博学多才、德艺双馨的赤子。

给家风传承增加一些仪式感,才能打开我们的心灵之窗,对身边的一切事物怀着感恩之心和尊敬之情,在繁杂里照见简单,在世俗中照见禅意,让物质更加充沛,让精神更加丰盈。

(摘自《新天地》2018年第6期)

猜你喜欢
本命年腰带冯骥才
冯骥才的天津味道
腰带:你没有注意到的“军中神器”
本命年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腰带设计研究
小狗狗过本命年
本命年的最后一月
冯骥才携新书亮相全国书市
腰带勾勒最美线条
世界上最贵的腰带扣
冯骥才称赞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