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微课助力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2019-03-28 01:24许波华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微课课堂教学

许波华

[摘   要]高中物理知识与初中物理知识相比,难度陡然提升,致使学生在学习中遇到或多或少的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随着微课的出现,为高中物理教学带来新的契机,教师要善于利用微课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多助力,帮助学生学好物理课程。

[关键词]微课;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02-0045-02

微课属于新课改与信息技术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对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既可以转变传统乏味枯燥的教学形式,还能为学生提供多个感官的神经冲击,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为此,高中物理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设计制作微课视频,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引导学生高效学习物理知识。

一、精心设计微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要想运用微课助力高中物理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给予高度重视,应精心制作微课,以诱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动力和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高中物理教师在选择微课内容时,需以教材内容为基本出发点,适当拓展延伸,为学生理解与认识物理知识提供助力。

在教学《时间和位移》时,由于“位移”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集有关“火车时刻表”的信息,在微课中把火车运行时间和运行距离展示出来,但应控制好微课的时间,以5分钟左右为宜。像D901次列车,起点是北京西20∶10分发车,21∶32到达石家庄,搭配问题:D901次列车是什么时间离开北京的?什么时间到达石家庄的?用多长时间?借助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主动提出一些关于时间的信息,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使他们对位置变化与运动路程产生一定的感知与认识。并要求学生自主体会生活中关于时间的描述。

运用微课既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避免学生产生视觉疲劳,也能够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形象,让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热情和动力。

二、运用微课开展预习,有效节省课堂时间

课堂预习对学生学习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过受限于特殊的高中物理知识,如果他们只是纯粹地阅读教材内容,预习效果一般,不利于学生深入学习。运用微课能够转变传统落后的预习形式,但需要物理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知识内容与学生实情精心制作相应的微课视频,要求学生自主观看和讨论研究,这样预习可有效节省课堂时间。

在这里,以《匀速圆周运动》教学为例,针对预习环节,教师先在微课视频中加入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匀速圆周运动现象,包括电风扇、摩天轮、风车转动及钟表指针走动等。组织学生认真观看视频,观察这些物体所做的运动,思考这些运动的共同特征,让他们对圆周运动的特点产生感性认识,并搭配问题:它们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点?要求学生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追问:什么样的运动叫作圆周运动?使其初步得出圆周运动的概念——把质点的运动轨迹是圆的运动都叫作圆周运动,引导他们用线速度、角速度概念描述匀速圆周运动。之后,让学生结合微课视频思考:如何比较两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并提出猜想。

用简短的微课视频呈现新知识,促使学生自主进入预习状态,通过观察、体验各种匀速圆周运动,提出并解决比较圆周运动快慢问题,为课堂教學节省时间。

三、应用微课优化实验,促进学生理解知识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操作,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实验都能够顺利完成,部分特殊物理实验可用微课来帮助学生。因此,高中物理教师需从细微之处着手,应用微课优化实验教学,将一些难以操作的实验用视频展示在学生面前,辅助他们理解知识。

在学习《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的过程中,教师应用微课展开教学,在视频中展示如下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左边的实验是:当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产生的电流方向,可用右手定则判断;右边的实验是:按照图中所示的装置把磁铁从线圈中插入和拔出的过程中,线圈中也会产生电流。设置问题:该电流还能用右手定则判断吗?如果不能,你们有什么办法找出判断这种电流方向的方法?之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微课视频内容进行研究和探索,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归纳实验规律,教师巡视点拨,组织他们讨论磁通量增加或减少时引起感应电流的变化,以及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过程。

应用微课视频优化实验教学,学生能够直观地观看视频,避免一切意外事件的发生,并通过视频帮助他们理解楞次定律。

四、使用多种技术手段,运用微课助力课堂教学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借助微课提高教学实效。现阶段,在制作微课过程中运用到的技术手段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包括手写录制视频、摄像式微课、视频剪辑等。物理教师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技术手段,推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摄像式微课模式,在课堂上以教室中粉笔、黑板擦、书本等做道具进行探索,先测量这些物品的质量,鼓励学生分别将重物拿起,完成松手和接住粉笔的过程,并用摄像机拍摄这个过程,让他们体会和观察不同物体的自由落体过程,认识和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使其体会科学推理和科学实验是揭示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当操作完成之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观看录制的视频,研究学习过程,通过一系列对比实验发现和提出问题,使其在思想和知识认知上产生矛盾,在解决新旧知识冲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认识,并引导他们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一般方法。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采用新颖的方法开展微课教学,激发学生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兴趣,使其深刻理解这一物理概念,同时可以锻炼他们的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五、结合微课教学模式,做好课堂评价工作

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是对本节知识内容的归纳,目的是升华学生的学习效果,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微课教学做好课堂评价,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利用摄像机记录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认真研究学习过程,并和他们一起观看,采用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实效。

例如,在《向心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先组织学生完成课堂实验:以电动玩具赛车作为研究对象,在地上画出一圆周作为赛车的轨道,把绳子穿过一个空心笔杆,绳子的一端系玩具赛车,另一端系一个弹簧测力计,注意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播放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视频,提问:地球绕太阳近似做什么运动?为什么地球绕太阳做这种运动?学生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小赛车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弹簧测力计上有示数且大小不变,感觉到绳子对手有力的作用,使其亲身感受向心力的存在。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分析和讨论实验过程,撰写实验报告,把该过程录制成视频,与他们一起观看,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上述案例中,学生通过微课,真正了解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而且教师鼓励他们进行互评和自评,能够给予学生更加综合又全面的评价,具有增强自信心和维护自尊心的作用。

总之,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改善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师应结合物理知识的特点与规律,极力发挥微课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素质。

[   参   考   文   献   ]

[1]  戴兆军.如何联系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高中物理教学 [J]. 高中数理化,2014 (14):39.

[2]  吴文胜.高中物理科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意识与方法[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8(7):93-95.

(责任编辑 易志毅)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微课课堂教学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