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业路在何方

2019-03-28 09:24阎志荣
地理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图瓦游牧牧业

阎志荣

摘 要:文章通过对阿尔泰山区地理环境考察、与当地牧民的深入交流等研学旅行实践的总结,分析了我国西北地区游牧业的发展现状、特点和牧民的生活状况,深刻地认识了游牧文化的产生、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并对游牧业的未来走向提出了系列思考。

关键词:地理研学旅行;游牧业;文化;阿尔泰山

大巴车穿行在阿尔泰山区的河谷中,车窗外草原、泰加林、高山草甸等各种垂直地带性植被(图1)迎面而来。阿尔泰山区地处祖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内部,距海遥远,但盛行西风带来的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使这里气候宜人、湿润多雨,有一种身处北欧的错觉。山间植被也郁郁葱葱,哈萨克牧民的白色毡房像花儿一样点缀在山间,在蓝天下显得格外和谐,时而有牧人骑着骏马在草原飞驰,成群的牛羊在山间慢悠悠地吃草……一派令同行羡慕的游牧生活,笔者从小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农牧交错带的一个牧民家庭,对于牧民生活状况有切身体会。

一、游牧业不稳定的生产特点

游牧业是一种自给性农业,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它是定居农业的分支,是干旱地区农民通过放牧牲畜以适应降水不足的一种经营方式[1]。草原和草是游牧业最本质的依靠,而决定游牧方向的是地理环境条件决定的牧草生长状况,不同季节使用不同的草地,逐水草而流动是其最大的特点,正如谚语:“牲畜离不开草场,婴儿离不开摇床”。因此,游牧业的活动范围大,牧群规模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大,但单位面积的产值较低,游牧业生产粗放,牧群(图2)的啃食和踩踏会对草原造成一定的伤害,同时牲畜粪便、尸体等也会以肥料的形式补充给草原,再辅之以时间恢复,就是靠这种最古老也最科学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草场,也最有效地保护了草场,使这种生产方式持续数千年。

牧民的生产对象和产品主要是牲畜,生活的必需品必须到市场上进行交换。以牧羊为例,首先,要发展大规模的生产,需要较多的劳动力,牧民谚语“人丁不旺,牲畜不增。”说得就是这个理,其生产周期比较长,形成规模种群时间长,经济效益见效慢。而由于整个种群延续性的需要,能最终在市场上销售的牲畜占总量的比重小,导致游牧业商品率很低,即使牲畜单价高,牧民的收入却不高;其次,大部分的资产以活的牲畜的形式存在,常常受到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牧业不比种植业,种植业遇灾,最多损失一年的收成,牧业受灾如一场暴风雪、一场瘟疫、气候干旱等都可能让牧民多年的经营毁于一旦。这种不稳定性导致了游牧业的高风险性,俗语“家有千万,带毛的不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此外,由于游牧业的资金回报周期长,一年可能只是在秋末的时候卖一次牲畜产品,平时需要不断的投入资金和劳动力,笔者在上学期间每年学费只能拖到11月份,等家里牧群出售后才能上交学费。

二、牧民艰辛而忙碌的游牧生活

北疆研学期间,在可可托海镇,同行的地理老师在小超市遇到从遥远夏季高山牧场返回镇子买生活用品的一位牧民,这位牧民用生硬的汉语说他的放牧地点离这儿要骑马12个小时。他挑了最便宜的烟和一副手套,并把花费认真记在小本子上,这也证明了牧民生活的艰辛。

牧民的生活表面上看似悠闲,实则却在长年累月的忙碌中度过。阿尔泰山区高大的山脉和辽阔的土地以及多样的气候条件为这里四季三次的轮牧奠定了基础[2]。

春天来临时牲畜从冬牧场转移到位于低山丘陵和山前平原的春牧场,春天也是牲畜体质最弱的时期,很多母羊面临生产,接羔任务繁重,需要额外的增加饲料,所谓“小病不治变大病,瘦畜不喂会送命”,牧民知道防患于未然是最有效的。之后,要剪羊毛,给羊上药防止瘟疫,还要给小羊羔做耳记等等。另外,天气回暖,也是种植饲草的农时,所以牧民在这段时间里很忙碌。

夏季牲畜要转移到夏牧场(图3),夏牧场一般在海拔2 000米到3 000米的高度范围,位于林线之上,多为茂盛的高山草甸,草质好,载畜量大,气候适宜,有冰川积雪融水作为牲畜水源,且白昼时间长,有利于牧群抓膘,只是这段时间持续较短。9月份秋季如期而至,气温渐低,大雪覆盖海拔较高的高山牧场,牲畜也随之转到秋牧场。

秋天牧民不但要保证牲畜上膘,所谓“秋来追膘冬不愁,春天羊羔满山游。”还要腾出时间备足冬春的饲料,牧民一方面将河谷地带茂盛的牧草收割晾晒,另一方面将春天种植的牧草或能作为饲草的作物收割、打捆(图4)。秋季也是牧民处理牲畜产品的季节,大量牲畜需要到市场出售,特别是在灾情严重的年份,牧民会将膘情不好的牲畜出售,留下膘情较好的度过漫长的冬季,民间“初冬宰羊”的习俗也来源于此。

漫长而寒冷的冬季来了,草木枯黄,大雪纷飞,牧民将牲畜转至中低山平原、河谷或荒漠地区,这里冬季降雪量少,是气候相对温暖的“冬窝子”,避风、草高、雪少,此时牲畜在夏秋季节养的膘和牧民准备的饲料(图5)派上了用场,它们会帮助牲畜度过难关,母羊也会在来年春天顺利产下幼崽,扩大种群规模。冬季,除了下雪、大风等恶劣天气,牧民的生活相对比较轻松。此外,一年之中,牧民的每次转场都历时较长、规模大、路途遥远,并面临恶劣的自然因素,如干旱,洪水,暴雪,大风等,还有一些野生动物的侵扰,为了更好的保护牧群,牧民不仅要有骑马、狩猎等技能,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遇上暴风雪,全家老幼出动保护牧群,可能一连几天只能吃随身携带的干粮,而整个牧群的生死存亡就在于这关键的一两天。通过一些哈萨克族牧民的谚语可以更深刻的体会牧民的生活。例如,“夏天给庄稼追肥,冬天给牲畜加料”;“立春天气好,牲畜肥又壮,立春天气糟,牲畜灾难逃”;“争着放牧成巴依,盡想赴宴成贫牧等”。

三、独特多姿的游牧文化

由于游牧的特殊性,牧民要生存下去,不仅要年复一年的应对各种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突发事件,而且要为整个牧群做发展规划,由此使牧民对自然充满了敬意,这是一种遵循自然、依附自然,又努力地克服自然不利影响的平凡而伟大的生活。无论大自然给予他们什么,比如暴雪导致“白灾”,干旱导致“黑灾”,比如大风暴雨……他们既默默承受,又努力地抗争。为了谋划未来,牧民需要智慧和更多的劳作,这也使游牧民族创造了独具一格的游牧文化,这种文化也彰显着牧民的顽强和抗争精神,也体现了牧民的自信和尊严。

生活在阿尔泰山区喀纳斯湖畔的图瓦人,长期从事游牧和狩猎,善于射箭、骑马、滑雪等,这些活动不仅作为谋生手段,也成为调节和丰富牧民生活的方式。这里的房屋就地取材,用山中的松树原木砌成,保温防风,木屋墙身为方体,顶部则为人字形的斜顶构造,这种构造有利于应对当地冬季多雪的天气,众多的小木屋坐落在河岸边,俨然一派北欧童话世界的景象。由于游牧业的产品以畜产品为主,图瓦人的饮食多为奶制品、牛羊肉、炒米、奶茶和奶酒(图6)等,这些食品热量高,营养丰富且携带方便,易于保存,是牧民在放牧中应对各种恶劣天气和转场的好帮手,一碗奶酒便能驱散游牧生活的辛劳与寂寞。

在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我有幸走进了喀纳斯村的图瓦人家,零距离的接触到牧民的生活。他们在木屋的地上铺了用羊毛编织的地毯,还在屋里显眼的位置悬挂了他们视为祖先的成吉思汗的画像以及一些祭祀的用具。图瓦小伙山楂(图7)热情地招待我们喝奶酒,首先要用无名指蘸酒弹向空中,如此三次,寓意分别为祭天、祭地、祝福亲朋好友,然后说着图瓦语的干杯,一饮而尽。这个看似平常的动作却反映了牧民与自然环境之间深沉而浓厚的情感联系,牧民生产生活依附于自然,形成了人地协调观,也塑造了图瓦人本性中的勤劳、淳朴、豁达和坚韧。

我们聆听了旱獭樂队表演的图瓦歌曲,也见到了被誉为中国器乐活化石的苏尔,见识了高超的演唱技法“呼麦”。据山楂介绍,苏尔是来自大地的声音,它来源于喀纳斯美丽的山水,与美丽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山楂演奏的《喀纳斯的湖水》,时而低沉沙哑,而后高亢有力,让闭着眼睛的听众感觉整个人已置身于湖水之中,湖面凉风习习;旱獭乐队(图8)的《母亲》则由四个歌手和多种乐器完成,呼麦也贯穿其间,气势磅礴,仿佛天籁之音,让我想到了自己身为牧民母亲,也想到了我们的大地母亲,寒风,大雪,牧群……植根于这块神奇土地的要素构成一幅宏大的牧民生活图景,将牧民生活的动荡与坎坷展现的淋漓尽致,又表现出牧民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语言是反映文化的最深刻的要素,图瓦人所处的特殊位置使他们除了掌握本族的图瓦语外,还精通蒙古语、哈萨克语、俄语等多种语言。

四、现代文明冲击下的游牧业路在何方

尽管游牧文化历史悠久,但现代社会的加速推进已经深刻的影响着游牧文化。从游牧业本身来讲,需要土地面积大而生产效率低与我国人口众多、人地矛盾尖锐的现实有冲突,“农业先进,游牧落后”的思想长期存在,新时代也要求推进新的生产方式,如内蒙古草原游牧已经衰落,一些地区实行集约化饲养(图9)生产方式,牧业的抗灾能力变强,收益也提高了,但是破坏了草原的环境,导致了严重的荒漠化、沙尘暴等生态环境问题。笔者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构建尊重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兼顾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方式进步,才能实现长期发展并惠及子孙后代。

现代物质文明为传统文化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硬件基础,使游牧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机会增加,游牧文化也在与时俱进,并与现代文明共生共存,保护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正所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图瓦人的游牧文化正通过各种现代传媒被世界所接受。但是现代文明对游牧文化的冲击更加强烈,一方面牧民为了追求幸福的生活,转向了商业和旅游等收入高又没那么艰辛的行业;另一方面,牧民家庭的孩子通过上学,工作等进入城市,政府也鼓励牧民定居,游牧民数量越来越少,整体年龄偏大。此外,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让牧民社会地位相对降低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它使人们作为牧民的意愿大幅降低。

这些因素都使游牧生产生活方式渐渐式微,而游牧文化也会逐渐失去其存在的土壤,牧民与草原的亲密关系及精神世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禾木村的观景台上,笔者注意到不少牧民牵着马吆喝,他们通过马把游客从河边送上观景台获利(图10),交流得知,他们以前都是牧民,与游牧生活相比发展旅游更轻松,而且由于游客增多,收入也非常可观,所以很多人都转行了,也有一些牧民在经营特色餐饮和客栈住宿(图11),一些能歌善舞的牧民也会给游客表演节目来获取经济收入。沿着阿尔泰山向东南沿途也看到一些牧民用卡车转场,以往十几天的路途,开车只需要一天,牧民也省去了长时间的舟车劳顿,古老的游牧生活正在渐渐远去……

牧区美妙的歌声依然会萦绕耳际,脑海中浮现的是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图瓦人民歌里的场景:一碗奶酒中有漂泊的毡房、宫账;一块岩石记得草原巨子的凯旋;古老的迁徙,仍在摄影家的镜头里继续;哈萨克人和他们的骆驼、马,在转场途中羊群踩踏的尘土中升起的炊烟。当今,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牧民的生存早已不是问题,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的权利,我们不能自私的苛求牧民永远过游牧生活,却从心底里希望这些延续了几千年的游牧场景和文化能够一直保留在我们的视线里……

参考文献:

[1]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陈祥军.阿尔泰山游牧者:生态环境与本土知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3] 刘新海.哈萨克牧人的精神家园[J].新疆人文地理,2015,(7): 50-53.

猜你喜欢
图瓦游牧牧业
都市游牧
重新加码终端奶市场现代牧业欲减少对蒙牛的依赖
多元游牧
游牧精神
当足球遇上F1
阿勒泰地区图瓦人井干式民居可持续发展探析
草牧业解读高层研讨会在京召开
游牧风灵动却精致
《The Ways of Nom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