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看得见

2019-03-29 09:36刘鹏
中国收藏 2019年2期
关键词:美好生活毛线大衣

刘鹏

“40”是2018年最受瞩目的数字之一,恰逢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各行各业都在这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中寻找着自己的身影。我作为改革开放的亲身经历者,这几十年社会的变革不仅留存在记忆之中,还体现在我的收藏之中。

2018年12月11日至12日,由《中国收藏》杂志社主办的“商业·生活·四十年历史文化展”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这次展览中,我收藏的一组《让人民生活得更美好》照片入选。通过今昔对比,参观者可从中体会到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商业的辉煌成就和人民消费生活的巨大变化。

这组《让人民生活得更美好》照片是1985年1月由新华社发行的,记录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几年时间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第一张照片先带我们来到1975年,在商场柜台前,人们正在挑选毛线。彼时,顾客和售货员都穿着样式相同的花棉袄,玻璃柜台里放满各色毛线。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无论男女老幼穿的衣服色彩单一。

1981年我刚参加工作,之后的几年中,一直穿一件藏蓝色建设服,上衣兜里还夹只钢笔。那年,我父亲在前门外大街购买的一件南斯拉夫人字呢大衣,父亲说,那时他每月工资才50多元,买这件大衣整是一个月的工资。在挑选时他怕买小,选了一件大号的,由于大衣不合体所以没穿几次,这件大衣一直放到现在。

另一张照片拍摄于1985年,转眼间10年过去了,照片上反映的是当年的一次时装展会,在这次展销会上展出的各式精美针织服装,吸引着爱美的姑娘。人民生活开始从“大众化”转为“流行式”,从一衣多季转为一季多衣。

除此之外,这组照片中还记录着食品、日用品、工业品等行业的变迁。反映着20世纪80年代时期的独特魅力。比如,当时太阳镜、喇叭裤、录音机成为一种流行符號,而如今很多那个时代的商品已经不再生产了,当年那些企业也都转产,有的消失了,但在中国的商业发展史上是值得纪念的一页。

现如今,当代影像作品逐渐成为收藏市场上的热门品类。中国的影像收藏爱好者们开始关注那些记录着重要历史事件、社会变迁且在中国摄影史有着较大影响的纪实摄影家的代表作品。我从2010年开始收藏当代影像,相较于某些老照片收藏者,论箱买、动辄数十万藏品量而言,我在购买时相对有所取舍,以至于拥有的数量并不算多。对于照片是否是原版,也没有太高要求,主要是看照片内容是否有意义,比如:20世纪80年代,由新华社、中国图片社印制,全国发行的成套的展览照片。通过对20世纪50、60、70年代的影像作对比,可以更形象地了解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猜你喜欢
美好生活毛线大衣
比较:毛线谁最多
知了的大衣
不怕冷的大衣
穿大衣
小画匠
不怕冷的大衣
可爱的毛线兔
卖套房子半生无忧?谁摧毁了北京精明夫妻的“美好生活”
精明夫妻卖北京房子欲半生无忧,不料“美好生活”以血腥收场
漂亮的毛线花球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