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安全感全世界最流行的妇科病

2019-03-29 07:44苏清涛
好日子 2019年1期
关键词:男朋友孩子

苏清涛

“安全感”这个词在两性关系中的出镜率很高,它可以是姑娘接受一个人的理由,也可以是姑娘拒绝一个人的理由,它让男人们闻风丧胆。究竟女人口中的“安全感”到底是什么意思?

PlARTⅠ——安全感和归属感其实是有点矛盾的

“安全感,就是你强烈地觉得他离不开你;归属感,就是你强烈地觉得你离不开他。”多年前看到了乐嘉老师的这句话,然后,就永远地记住了它。这是我所见过的对“安全感”的最好定义。

但通过比较这两个定义,我们会发现,安全感和归属感其实是有点矛盾的,很难兼得。一般来说,你越爱一个人,就越会觉得你离不开他,因而,归属感也就越强;但同时,你越爱这个人,越离不开他,便越会担心他不爱你,或者,担心他不会像你爱他那样投入地爱你,因此,你便越不敢断定“他离不开我”。所以说,归属感越强,安全感便越弱。很少有男人能够同时满足女人的这两种需求。

有不少女人,一方面追求稳定,指望从男人身上获得“安全感”;另一方面,却又追求刺激,指望男人能给她制造出一种浪漫感觉。可是,能够给予你们安全感的男人,通常都是一些有责任心的、本分的甚至是“老实巴交”的人;能够给你们带来刺激和新鲜感的男人,往往是一些很喜欢折腾很会玩、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甚至是缺乏责任心、擅长招蜂引蝶的“坏男人”。那些有魅力的、可爱的男人,是让你们很不放心的,因为,你们总是认为,别的妹子也会对你的男神虎视眈眈。

男人若不擅长调情,会被女人瞧不起;但男人若太会调情了,女人肯定没有安全感。结婚前,如果男人没房,女人没有安全感;结婚后,如果女人突然发现男人竟然背着她有很多套房子,那她更加没有安全感。因此,无论是情调,还是财产,都有可能是对安全感的极大威胁。

有很多女孩有公主病,控制欲特别强,她们对男朋友的要求,都可以概括为一个词:听话。其实,这是缺乏安全感造成的。基本上,她们一恋爱,就开始生活不能自理了,比如,连开水也不会烧了,连矿泉水瓶也不会开了,连月经周期也不会计算了。这些事情,让男朋友做做当然也是可以的,但这些女孩子的过分之处在于,如果男朋友稍微有个疏漏,她们会立马将问题上升到“你还不够爱我”的战略高度。对这种上纲上线,男朋友要胆敢质疑,她们会更加一步怀疑“他到底爱不爱我”,然后,便拿“别人家男朋友”的故事向自己的男朋友施压。

PARTⅡ——是谁夺走了她们的安全感?

一个毕业于国内排名前2的高校、非常漂亮的女孩子,拒绝了同班同学的追求,而是选择了一个三本院校的男生。这还并不是问题的关键一真正的亮点在于,她所拒绝掉的这个男生是自己喜欢的,而她所接受的这个男生并不太符合自己的审美观。

当然,没过多久,她和他分手了。然后,下一次找对象的时候,她又继续找一个条件比自己差很多的男孩子;然后又是,相处一段时间,因为很难勉强自己而分手。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她屡次拒绝跟自己“门当户对”并且自己也喜欢的男生,而倾向于选择条件差一点的男生呢?

爸爸去哪里了

原来,在她六岁的时候父母离异,母亲为了养家不得不做几份工作。有一天晚上,母亲还在工作,她一个人回家,看到漆黑的房间,冰箱里什么吃的也没有。这种孤独凄伤的感受如此刻骨铭心。

从此她做了一个决定——绝不要被人抛弃。所以她找对象的时候不敢找和自己一样优秀的男孩子。

童年经历过的一些非常强烈、痛苦的经验感受,往往使当事人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影响一生如何待人接物的重大决定。

“安全感的形成,与童年时所获得的爱的多与少有关。获得的爱比较多,而且还是无条件的爱,那么一个幼小的孩子就会对“我有价值”这一点深信不疑,安全感就此形成。相反,一个孩子如果获得的爱比较少,而且还常常是有条件的爱,那么这个孩子的心就会很紧张,安全感就会偏低。”

因为从小缺爱,她在潜意识中怀疑“我是不是真的很差劲,不值得爱”,继而,在成年后,如果她特别爱一个男人,哪怕是这个男人也特别宠爱她,她也会很惶恐,“我配得上吗?”一有了“配不上”的顾虑,就会特别担心失去。

在其他的案例中,缺乏安全感的女生,即便不是双亲都不爱,至少也是缺少父爱。

批评式的父母

当然,我们并不能断定,缺乏安全感的女孩子,父母就一定是不爱她的。也可能是,父母尽管实际上很爱这个女儿,但因为不太会表达,而让女儿没有享受过被宠爱的亲昵感,结果便是,尽管她在理智上相信父爱母爱的存在,但在感性的层面上,她仍然是“缺爱”的。

甚至,还有一些父母非但无法给予孩子被宠爱的感觉,反而,老是以一种类似于折磨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爱”。

在《红楼梦》中,有好几次,贾政让宝玉当着客人的面作诗,宝玉做的诗显露了非常了不得的才情,客人赞不绝口,但贾政却不断地给宝玉泼冷水,甚至是近乎于侮辱的批评。实际上,在内心里,贾政对宝玉的表现却是很欣喜的。这仅仅只是文学中的场景吗?不,现实中多的是。

不少父母,十分吝啬于夸奖孩子,甚至是把不切实际的批评当做教子良方,而且,还认为这是“为了你好”。这种教育方式,無法让孩子感受到温情,而只能感受到对惩罚的恐惧,和对父母的不信任。尤其是,女孩子的心理素质本来就比男孩子差,更容易受影响。迟早有一天,女儿会发现,只有自己做到完美,才能得到父母的爱,可是人无完人,所以父母对自己的批评,终究无可避免。

既然生活中总要不断地受到父母的批评,那么,孩子不如先发制人——假定批评是有用的和必要的,然后仿照父母批评自己的方式,发动对自己的批评。在父母批评自己之前,孩子开展了自我批评,把父母批评的原版,翻版为孩子高仿真版的自我批判。

负能量的母亲与闺蜜

除去“缺爱”外,缺乏安全感的女孩子,童年时的成长经历,基本上有以下几个共同点:父母离异,或者父母虽然未离婚,但关系却很糟糕。长期的耳濡目染给她们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这种阴影会影响她们后来的爱情与婚姻。

谢霆锋张柏芝刚刚结婚的时候,张柏芝说:我们之所以要结婚,是因为我们都是婚姻破裂家庭的小孩,感受过单亲家庭的痛苦,所以我们两个比一般人更懂得好好珍惜,一定会好好建立好我们自己的家庭,让我们的孩子成长在健全的家庭。结果还是以离婚收场。而离婚的原因恰恰是张柏芝“缺乏安全感”,在他们的婚姻中,张柏芝时不时地要闹一闹,比方说为什么你总是拍戏总是玩电子游戏却不陪我,比方说你必须向我道歉否则我不让你见孩子甚至离婚等等。

在婚姻破裂中长大的女孩子,天然地对爱情有一种不信任感。尤其是在她们十几岁、甚至几岁的时候,目睹了父亲对母亲的背叛,在那个幼小的年纪里,还不能全面理性地看待外遇,而是认为,她们的父亲的做法就代表了所有男人,“凡是男人,都爱偷腥”。

更严重的是,在婚姻不幸的家庭里,被背叛的母亲常常会在孩子面前抱怨父亲,尤其是,在孩子是女儿的情况下。还有的女孩子,虽然自己的父亲并不是个渣男,但她们在早期的恋爱经历(通常是初恋)中遭遇了背叛,或者,是从闺蜜们添油加醋的经历中“吸取了教训”,产生了心理阴影。这种心理阴影会造成她们智力水平的下降,进而形成一种错误的思维方式——“男人=渣男”,而大批影视剧和网络小说又强化了这种印象。

越是不信任男人,便越是喜欢胡思乱想。在很多情况下,人的“不安全感”,正是由于想象力太过丰富所造成的,那些让你觉得不安全的因素可能是你凭空想象出来的。

PARTⅢ——告别“乞丐心态”,才会有真正的安全感

爱情不是交易,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必定会有回报,你得有这个心理准备,否则,最好别跟人谈情说爱。有的人就是太计较自己的付出有没有回报,或者回报是否对等。倘若觉得自己用情更深,却没有得到等额的回报,她便很容易产生强烈的“吃亏感”,因而缺乏安全感。

缺乏安全感的女人有一个共同点:独处能力太差,精神上不够独立,把男人看得太重。有好多女人会因为男人忙着应酬而不陪自己抓狂,为男人忙着看球赛而不陪自己看电视而发火,这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矫情,而是缺乏安全感所致。

而女人缺乏独处能力,则与兴趣爱好单一,缺乏追求、尤其是忽略了精神上的成长有莫大的关系。说句涉嫌性别歧视的话,女人聚在一起时的话题中谈男朋友、老公或孩子的比重,远远超过男人在一起谈孩子和老婆,这难道能说明女人爱孩子甚于男人爱孩子、女人爱老公甚于男人爱老婆?非也,因为大部分女人缺乏真正的兴趣爱好、她们的世界更狭窄。(诚然,大部分男人的世界也很窄,但总体上,女人的情况要更糟糕一些。)

远离负能量

如果说有天堂,天堂里面的人一定是简简单单的人;如果说有地狱,地狱里面一定是成天想着怎么算计或防范别人的人。

缺乏安全感的你,首先得远离那些喜欢散播负能量的闰蜜,再少看一些无脑的负能量影视节目。坏人总比好人少,因此,从概率上讲,“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危害性远远大于不小心误信了别人。与其对男人都进行有罪推定,不如对负能量所传播的负能量进行“不靠谱推定”。

创造出被需要的价值

在婚姻甚至恋爱中,一部分人的安全感在于,“他(她)有没有能力养我?他(她)愿不愿意一直养我?”另一部分人的安全感在于,“我有没有能力养他(她),他(她)愿不愿意一直被我养?”“我不一定非得养他(她),但我必须要具备养他(她)的能力。”

即前者的安全感在于,“我的需求能否得到满足?”而后者的安全感在于,“我是否被需要、我是否有能力满足对方的需求?”两者一对比,高下立判。真正的安全感,就是自己有被需要的价值,而不是靠别人来满足你的需求。

如何让自己具备被需要的价值呢?让自己变成一个真正有趣可爱的人、一个能够给别人带来乐趣的人、—个能提升别人幸福感的人。

并且,当你成为“价值的供给者”之后,你会发现,原来付出比得到更快乐,相应地,你也就不会特别计较你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对等的回报了。“一切美好的事情,报酬都在眼前。爱情的报酬,不在于有朝一日能缔结良缘,而在于相爱时的陶醉和满足。”当你会不计后果地为爱情而付出,谈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的时候,还会那么“缺乏安全感”吗?

做个快乐的单身者

有的女人总像祥林嫂一样说男人不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并口口声声是“你能不能给我幸福”。请问,为什么非得要别人给,难道你是个乞丐吗?

你但凡不是个乞丐,就会明白,男人并不是万能的,不是拯救你的万能良方,靠男人,不如靠自己;幸福的生活是需要自己来创造的,而不是等着别人给。卖际上,你越是将安全感建立在“找一个合适的男人”上面,便越会缺乏安全感。因此,要将幸福建立在找一个什么样的男人上面,实属很不靠谱的幻想。关键并不在于你所遇见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是你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自己会为生活构筑起安全的堡垒——即强大的内心吗?你自己够独立吗?

通常,全职太太,比任何人都更加容易缺乏安全感。表面上看,男人对你很好,你不用工作,但这样你的价值感就被剥夺了。时间一长,觉得自己这也不会那也不会。于是你更加依赖他。你越依赖他,便越会害怕失去他。并且没有工作的时候,就更加有可能跟其他女人聊男人,所以也就更加胡思乱想。因此,如果不是有特殊原因,你都得出去工作,哪怕薪水低一点也无所谓。

缺乏安全感的女人,对男人的依赖,主要还不是经济上的依赖,而是精神上的依赖。总体上,女人的独立性要比男人差得多,对异性的依赖感也更强烈;譬如,有相当多的女人,宁可依靠一个垃圾一样的男人(她明知他就是个垃圾)来帮她缓解孤独感,并“宁愿”为此而忍受巨大的伤痛,也不愿意一个人自得其乐(不是“不愿意”,而是不具备这种能力),这就是因为精神上、人格上不够独立造成的。

通常,当人们在说“女人要独立”的時候强调的仅仅是经济上的独立,其实,精神上的独立、人格上的独立同样很重要。一个经济上完全独立,却在精神上仍旧百分之百地依赖于男人、男人只是一时半会儿离开一下她就不知怎么过,其处境又能比那些在经济上不独立的女人好到哪里去呢?长期过度的依赖,换来的不是被宠爱和小鸟依人的幸福感,而是被男人瞧不起,同时自己也缺乏安全感。

如果你没有一个足够强大的、独立的自我,他说一百遍我爱你,也无法真正解决你的安全感问题。因此,你必须要努力学会先成为一个快乐的单身者,学会自己爱自己,这样在将来的婚姻生活中,你的安全感才会比较强。

你得注意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精神追求,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而不是把爱情和婚姻看成人生的全部。当然,培养兴趣爱好,重点并不在于数量,不必非得有多广泛,也不必非得要有多高的造诣,而是说,你对它的专注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对这件事的忘情投入,足以让你忘记人世间一切无趣的烦恼。

猜你喜欢
男朋友孩子
答应我,千万别让男朋友帮你拍照好吗
开窍
这就是我爸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熊孩子爆笑来袭
小巫的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