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是我不好,所以妈妈离我而去

2019-03-30 09:25曾旻
南方人物周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有罪威尔养育

曾旻

电影《心灵捕手》中,有一个桥段非常经典,在心理治疗师桑恩最后一次给自暴自弃的男主角威尔进行治疗时,威尔回忆起了童年时遭受的很多虐待,他异常愤怒,也很自责。桑恩目光紧紧地直视威尔,坚定且反复地告诉他:“这不是你的错。”刚开始,威尔还会躲闪治疗师的目光,但逐渐地他开始直视对方,并且痛哭起来。

“这不是你的错”这句话,非常具有疗愈效果。

有很多很多陷入情绪障碍的人,他们都内化了一个严苛的、拒绝的、忽视的或是抛弃自己的客体,这个客体常常是母亲或是其他主要照顾者。

当母亲或是其他照顾者以严厉的方式对待他们,或是干脆忽视、抛弃他们时,还处于年幼时期的孩子无法理解这件事的动机。有时候,母亲可能只是因为自己的需求而暂时离开,或是工作忙碌无暇顾及孩子的需要。可是,孩子们没办法理解这背后的缘由,他们统统只会觉得:一定是我不好,所以妈妈离我而去。

所以在抑郁症状中有一条我们很少关注但却很常见的症状——“自责自罪”。人们会觉得:事情发展成这样,一定是我不好,我是有罪的。这种认知、行为和情感模式常常背离现实情境。可能现实中发生的事情和他毫无关系,根本不是他的责任,但陷入抑郁的人,会非常肯定地认为那是他的错,并且深深内疚。

插图/Nath

这种脱离现实情境的自罪、自责,常常源于人们早年内化了一个总是苛责自己或忽视自己的养育者。他们把养育者对待自己的方式,内化到自己的内心里,成为了他们看待自己的方式,好像自己理所当然就是这样一种存在——一个有罪的人。

如此之后,他们便开始把这样的感受投射到他人身上。换句话说,无论外界再发生什么事情,他们都会感觉到“他人在责怪自己”,因为毕竟“自己是有罪的”。在人际互动过程中,这种情形很常见,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其中就包含了人们的投射。

比如,青春期孩子的家長对孩子说:“你早点回来。”孩子立马就火了,异常愤怒地咆哮着说:“你总是说我,怪我不早点回来,我才刚刚出门,你就在催催催,你什么意思。我能不能有点自己的独立空间。”

再比如,女孩子在吃火锅,吃得太急烫到了嘴,男朋友在一旁心疼地说:“你慢点吃。”女生突然就怒了:“你什么意思,怪我吃得太快是吗?”男生说:“我哪有。”女生更加生气了:“还说没有,你刚刚明明说了,你说,‘你看看你,吃那么快干什么,赶着投胎去啊,还吃那么多,你看看你都胖成什么样子了,不知道慢点吃啊。”

第一个例子中,孩子的心里内化了一个苛责的父母,尽管在现实中,父母只是说了一句“你早点回来”,但是在孩子的想象世界中,父母说出了更多责怪的话。

第二个例子中,女孩子想象的情境更加具体,现实中的一句“你慢点吃”,在她的心里变成很多责备的话。那些话并不是出自男友之口,而是女孩对于他人会如此对待自己的想象。

很多自罪、自责的人,内心存在一套他人如何责怪自己的说辞,有些人会相对模糊,只是隐隐觉得大家都是不喜欢自己的,而有些人可能会更清晰,他们能够具体地想象出他人责怪自己的神情和语气,甚至是具体的语言。当人们能够想象出那套神情和语言的时候,他们或许就能意识到,自己内化的是哪个早年苛责自己的养育者了。

编辑 杨静茹  rwzkhouchuang@126.com

猜你喜欢
有罪威尔养育
他们就是“有罪”
威尔森林的骗子大叔
最佳男演员:威尔·史密斯
回到规范分析:克隆人行为是否有罪的方法论审视
天下有“完美的养育风格”吗
威尔·史密斯是怎么把自己玩坏的?
养育宝宝 专家团来帮你
养育宝宝专家团来帮你
养育孩子 只需温和助推
↓点灯——派威尔(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