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需要多元参与

2019-04-01 05:42
中华环境 2019年12期
关键词:垃圾分类政府

2019年11期封面

再看“垃圾分类”:

中国环境报——多元参与推动垃圾分类“进球”:垃圾分类最核心的两个指标,一是进入填埋场和焚烧发电厂的垃圾量是否下降,二是垃圾的自然增长率是否下降。垃圾分类最终的目的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最重要的是尽可能少产生垃圾。

中国青年报——“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从2000年开始,韩国补充实施了“垃圾违法投放举报奖金制度”,奖励额度最高可达处罚金额的80%。首尔市还推出了垃圾分类监管体系,由警察、环卫工人等参与管理监管,并在小区垃圾投放处设置摄像头。这对随意乱扔垃圾的行为起到监督作用。垃圾分类逐渐变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一环,也是加快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城市品质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我国多地开展了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既取得了许多成绩,也发现了不少问题,真实地反映出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无论是政策的设计者、执行者还是广大公众,在垃圾分类的大课题面前,都还是新学员。垃圾分类从知到行,再由行而知,还需要时间、决心和努力。

《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到2022年,各地级城市至少有1个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其他各区至少有1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垃圾分类任务艰巨,又牵涉到众多主体,仅靠政府和市场是难以解决的,社会组织的存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有助于打破固化的管理制度,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共治的局面。但从根本上看,无论是政府的政策要求,还是社会组织的帮扶参与,都只是推动垃圾分类的外部力量,而真正要使垃圾分类落在实处,最终还要靠城镇社区、乡村居民的实际行动。

猜你喜欢
垃圾分类政府
垃圾去哪了
分类算一算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分类讨论求坐标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倒垃圾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政府信息公开”观察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