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水资源监管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2019-04-01 05:42郭孟卓
中华环境 2019年12期
关键词:江河用水水资源

郭孟卓

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

近年来,由于特殊的地理气侯条件,发展的理念和发展阶段、发展方式的局限,加之受全球气侯变化的影响,应该说,我国是新老水问题交织,新的水问题已经成为常态。老的水问题包括:水多、水少、水脏、水浑。新的水问题就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3月14日在听取国家水安全汇报时发表重要讲话里指出的,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和水环境污染。

先来看一看全球气候的影响,对于我国水资源供给造成了什么样重大的影响。根据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初步分析,全国水资源量2.76万亿立方米,比第二次评价略低一点,水资源总量变化不大。但区域分布不均加剧,北方缺水形势趋紧,海河流域水资源量减少了20%;西北地区水资源量偏多12%,不是由于降水,而是由于融雪造成的水资源的增加。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影响概括为,整个资源量变化不大,但区域分布趋于复杂,供需矛盾更趋恶化,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已成为新常态。

一是水资源短缺形势更加严峻。尽管全国供用水总量保持平稳,但由于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不相匹配,水资源供需矛盾在一些地方依然突出,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并存。20世纪80年代,我国657个城市中有300个缺水,现在已经扩展到400个城市缺水;过去有11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现在已经发展到170个城市,北方地区缺水严重。由于经济社会用水大大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造成部分地区资源开发超载、河流开发超限、地下水超采,水资源短缺形势更趋严峻。

二是水生态损害应引起高度重视。我国海河、西辽河、汾河、石羊河、黑河、塔里木河等河流开发利用率均很高,部分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问题突出,21个省(区、市)存在地下水的超采,已接近甚至超出水资源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导致河道断流、湖泊干涸、湿地萎缩和引发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这些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应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三是水环境污染形势不容乐观。“十三五”期间,我国水环境治理的效果应该说成效很大,但部分地区河流水质状况不容乐观。如太湖流域、海河区和淮河区以Ⅳ到劣Ⅴ类水河长为主。其中,海河区劣Ⅴ类为44%,淮河区19%,太湖流域11%,今后水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的任务仍任重道远。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对新老水问题严峻形势的认识,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强化监管,解决水资源的过度开发,超量的用水,无序地取水,挤占生态用水,河湖水生态的损害,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强监管工作思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资源管理工作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14重要讲话精神,以实现“空间均衡”为遵循,认真落实“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以“合理分水、管住用水”为工作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生态流量管理和取用水监管,促进水生态突出问题综合治理,进一步厘清水资源强监管的思路,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构建水资源管控制度的新格局。

贯穿一条工作主线。合理分水管住用水的核心就是要紧紧盯住河,切实管住取水户、管好江河。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切实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作用,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重点,确保区域控制指标不越红线,河流开发和地下水开采不超上限,重要河湖生态流量水量不破底线,切实管住河湖开发的过程。

实现两大工作目标。合理分水就是要管住江河、控好开发;管住用水就是要管住取水、控好用水。

依据三大管理制度。紧紧依托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进水资源管理工作实现两大目标。

CNSphoto供图

落实五大管控措施。一是合理分水。按照江河的管理事权,做到江河水量应分尽分。分水指标要落实到流域和江河,实现江河流域有指标,河流开发有依据,管住江河开发的强度。要盯住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管住各省(区、市)用水总量控制红线。二是管住用水。通过取水许可,强化对取用水户的监管;推进规划水资源论证,强化对产业布局的管控,实施流域和区域限批,实现以水定需量水而行。三是加强生态流量管控。定范围、定对象、定指标、定措施、建预警,推进生态流量的管理工作。四是加大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加快对过度开发河流、供水不达标湖库和地下水超采区的水生态保护修复。五是完善水资源监测体系。建立省界断面、生态流量管控断面、重要取水口、饮用水源和地下水超采区的监测网络体系,通过水资源“一张图”实施实现动态管控。

当前水资源管理的重点任务

党的十九大以来,各级水利部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联合各个部门,水资源管理开展了以下5个方面重点工作。

制定生态流量保障目标。在全国范围内先行选取41条重点河湖分别制定生态流量水量保障目标,并起草完成了做好河湖生态流量确定和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生态流量保障工作目标、任务和监督管理、监测预警等措施。组织有关单位,对不同河湖水生生物、不同类型湖泊、不同沼泽湿地的特征及其生态需水情况开展了专题研究,兼顾好平衡好生活、生态、生产的用水。

推进江河流域水量分配。2019年批复了黄河流域洮河、渭河、伊洛河、北洛河和无定河等5条跨省(区、市)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全国累计完成43条跨省(区、市)江河水量分配方案的批复,同时,指导各省区做好实施工作。启动了新一批30条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工作。

加强取用水监督管理。建立了第一批全国重点监管取水口名录和台账,覆盖约2500个取水口,1800亿立方米的取水量。开展了长江流域取水工程核查,摸清了家底,查明了问题,提出了整改提升的工作举措。积极推进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的建立,研究取用水环节的管控措施,实施取水许可限批制度。

加大水生态保护修复。重点针对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选择了河北省境内滹沱河、滏阳河和南拒马河部分河段开展地下水回补试点。利用南水北调、当地水库进行引水补源,截至2019年10月,累计补水13.2亿立方米,最大时形成补水水面约46平方公里,试点河段周边地下水水位较补水未影响区域相对上升0.93米,试点工作顺利完成,补水效果十分明显。推动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压采和天津、河北、山东、山西、河南省(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相关工作,2018年压减地下水开采量40亿立方米,部分地区地下水水文止跌回升。

积极推进水资源重点领域改革。水利部会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组织完成了河北、北京等10省(区、市)水资源税改革试点评估,研究制定全面推开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深化取水许可放管服改革,推动取水许可电子证照实现“一网通办”,研究探索水权制度和水流产权确权制度改革的管理机制。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水资源管理工作任重道远,责任重大。水利部将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总书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讲话精神,落实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着力强化水资源监督管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猜你喜欢
江河用水水资源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水资源(部级优课)
江河里的水鸟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节约洗碗用水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上海市青浦区大用水户管理的应用
江河 万古流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草根公民的江河十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