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荆川宅—贞和堂看常州青果巷传统民居建筑特色

2019-04-01 10:55管婷婷吴宏刚
山西建筑 2019年10期
关键词:香山油漆常州

管婷婷 吴宏刚

(常州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江苏 常州 213000)

1 常州青果巷历史沿革

青果巷,位于常州市老城区中心南部,东起和平路,西至公园路,全长800余米,是常州一条著名的古街巷。

数百年来,“书香盈巷,墨香飘河”的青果巷人才辈出,据不完全统计,从青果巷走出的进士达百余位,其中不乏“状元”“传胪”,还有的官至尚书、巡抚等。近现代涌现出了革命家、书画家、音乐家、法学家、工商企业家等各界名人。青果巷中遗存有众多名人故居、祠庙殿宇、剧场戏楼、桥坊碑石、古井码头等,是一条极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古巷。其中,唐荆川宅——贞和堂便是青果巷诸多优秀的历史建筑中最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2 青果巷传统建筑的文化渊源

2.1 香山帮建筑流派

香山帮得名源于香山这一地名,香山位于苏州古城西南三十里的太湖之滨,自古建筑工匠辈出,传统建筑技艺高超,人称“香山帮匠人”,素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于香山”的说法。从今天学者对江南的经济和文化研究来看,建筑的活动范围主要是与经济圈、文化圈有着密切的关联,通常以苏州、松江、常州、嘉兴、湖州等地作为探讨江南的主体,并逐渐趋近于太湖周边地区。

明清时期行会发展,江南匠人进入南京和北京参与营造活动,香山帮作为一个行业帮派渐渐壮大。明代出现了匠官,如蔡信、蒯祥大多从匠役开始,因营造功勋而加官的。香山帮最重要的人物当属蒯祥。蒯祥随父亲进京参与紫禁城的营建工程,因技艺超群,深得皇帝赏识,被皇帝誉为“蒯鲁班”,官至工部右侍郎,这极大地提高了香山帮匠人的名声。

苏州巨贾云集,私家园林修的一个比一个精美繁复,各类石雕木雕,通过石柱础、石栏杆、石碑、砖门头、木梁柱等建筑载体,展现在世人面前,它们细腻而秀丽,使我们联想到精美绝伦的苏州刺绣和委婉动听的评弹,反应了江南沃土上培育出来的民族艺术精华。常州多士大夫阶层,士文化表现的是内敛、不张扬、不摆阔炫富的文人内涵,所以常州地区的石雕木雕不像苏州的那么繁复隆重,更多的是朴素大方,不过度修饰。因此形成苏常两地这种差别的内因,是士阶级与商阶级之间的利和益的差别。

2.2 官文化、士文化和俗文化的结合

中国古代的文化形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官文化、士文化和俗文化。这三种文化形态揉合在一起,深刻地影响着青果巷传统建筑的布局、构造、装饰等方面。以贞和堂来举例:

官文化是指封建统治者宣扬的政教文化,在建筑上表现为官式建筑,如宫殿、府衙等建筑。特点是严格按社会等级来确定建筑物的等级,空间布局突出政治和权力的意识,例如庑殿顶适用于皇家建筑,民间建筑不得逾制僭越,主建筑群以中轴线对称,体现居中为贵的等级观念。贞和堂第二进为正厅,在整个建筑群中属于规制等级最高的一进房屋,屋脊形式为哺鸡脊,其余四进皆为回纹脊。封建礼制下儒家思想严重,规定女眷住后楼,因此贞和堂第三进、第四进皆为且最多只能是三开间,多开间则逾越礼制。

士文化属于文人阶层,是古代知识分子所秉承的,以儒道文化为主的价值观念。表现在建筑上就是文人建筑,主要有私家园林、书院、书斋等。文人建筑的特点是有朴素淡雅的书卷气,体现知识分子的清高,不与世俗社会同流合污精神境界。贞和堂中长窗的木雕形象中,不乏松、竹、梅等纹饰,比喻主人品性高洁。

俗文化是指民间文化,主要表现为追求欢乐吉祥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关注的焦点都是自身的实际生活问题,如家庭财富、婚姻、官禄、健康和寿命等。表现在建筑上主要有民居、会馆、店铺、民间寺庙等。其特征是建筑规模不大,装饰比较讲究,使用各种吉祥图案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贞和堂第三进北立面长窗,在中夹堂板上刻有暗八仙木雕图案(见图1~图4),浮雕立体深刻,力道遒健,画面栩栩如生,有很强的观赏性,其间寄予主人祝颂长寿之期盼。第二进后轩梁上方,刻有蝙蝠、寿字纹、卷草、祥云等图案,寓意福寿双全,吉祥美满。各进屋面滴水纹饰,是寿字图案,同样有健康长寿、多子多福的寓意。

3 青果巷传统建筑的布局特色

住宅是古代中国人最基本的建筑空间单元。中国人尤其注重住宅内部的和合,并将其与传统的“风水”观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风水学家看来,好的建筑环境,应该遵循中国人传统观念中的“中正”“端庄”“方正”“中和”等基本建筑理念。依照这个理念,可以大致了解传统的住宅建筑形象,其基本特征是:屋宇端正、气象雄豪、主次分明、中正仁和。

这种理念在贞和堂的建筑形象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贞和堂一共分为两路五进,主路中轴对称,表示居中为贵,一般为主人及宾客所用;次路是一条幽长狭小的通道,鲜少有窗,称为备弄,多为丫鬟佣人行走用。五进房屋坐北朝南,其间第二进的屋脊形式等级最高,为哺鸡脊,其余四进皆为回纹脊。第二进作为正厅,也是整座建筑中体量最大、装饰最精美、等级最高的建筑,是用来款待宾客好友以及婚丧应酬的地方。面阔三开间,进深八步架,单檐硬山,中部梁架为明代遗存,为扁作式样,月梁断面为矩形,用料之大,在青果巷实属罕见。明间抬梁,次间穿斗。脊檩处施斗承檩,有木雕山雾云,垂直于地面。北侧有轩梁,与中部屋架交接用草架过渡。第四进天井东侧有一月洞门,其上方有过槛,上面装门。而别处的月洞门不会装门,只是一种隔断,在视觉上隔而不断。这说明住在贞和堂的人家,以前家庭管理严格,将内院的主从之路由此断开,突出了当时封建礼教的严苛。

古建筑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屋顶、四周维护与地基,其中地基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贞和堂地下排水沟的布置,可以看出居中为贵的青果巷传统民居建筑特色。管道铺设不从正厅穿过,而是从备弄绕着铺设,在修缮时,保留并清理老的排水管道,铺设新的管道时离开老排水沟一段安全距离,完好地保存了历史痕迹。

4 青果巷传统建筑的装饰艺术

贞和堂正厅保留有明末清初时期的木柱,且大部分保留较好。四根金柱表面有牢固的地仗,甚至保存大面积的黑色大漆,经过三百多年的时间考验,仍旧保持着当年的卓越品质,手感细腻,色彩深沉,遗存的油漆实物,对今后研究传统油漆工艺,以及文物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次修缮,原本油漆方案为:在老的木构件上使用广漆清水,不做地仗,确保能看到清晰的木纹。在大面积刷漆前,先做了油漆小样,施工人员在一段明清时期的花窗残构件上刷了一道广漆清水,经实验,发现待油漆干透后,原本浅色的木构件颜色发黑,清晰的木纹被严重遮盖,不能达到设计想呈现的效果。

究其原因,传统的油漆工艺和现在的油漆工艺在材料、配比上均不同。比如现在不用猪血、面粉等传统材料,而是用石膏粉、有机化工原料等其他材料代替,导致地仗的稳定性变差,只能保留5年~10年。不仅如此,传统的麻布与现代的也不用,传统的麻布是经过多道磨麻工艺而成,麻布密度大,不易撕烂。现在施工所用的麻布多为成品,不仅质地轻薄,而且纤维空隙很大,易撕碎,质量不能望其项背。

经过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人员多次与设计沟通,最终的方案定为:第二进十根楠木柱油漆保留原状,清理表面污迹即可,不做过多修饰。在油漆工艺上,修缮时我们做到了保持文物现状,尽可能做到有据可依,根据历史资料及各种相关的遗存、遗物复原,坚持原材料、原结构、原形制、原工艺,更好地保护文物建筑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5 结语

传统民居建筑特色的简练与繁琐,既与建筑主人的财富直接相关联,又取决于主人的要求和情趣。中国古代人主张“和而不同”,不仅体现在对于客观事物的见解上,也体现在对于艺术创作的赏鉴上。基于这样一种“和而不同”的思想,其实也可以引申到中国人的艺术观、建筑观、创造观上。当人们在艺术鉴赏上发生歧义的时候,古人主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人们对事物发展的方向有不同见解的时候,古人主张:“君子和而不同。”透过这些思想与见解,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代中国人在思想上的包容性、宽容性与开阔的胸怀,而正是人们这些内在的品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子孙,逐渐形成了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常州青果巷传统民居建筑特色。

猜你喜欢
香山油漆常州
北京香山
常州的早晨
游香山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可以撕掉的油漆
货船油漆间消防安全隐患和改进建议
香山峰会的新期待
香山二老
常州梳篦
致命的油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