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2019-04-01 02:22张弘韬贾雪
设计 2019年5期
关键词:工作室制教学研究教学改革

张弘韬 贾雪

摘要:为“工作室制”教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提供参考依据。对“工作室制”教学的特点及价值进行了分析,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工作室运作模式进行了阐释,并结合笔者所在院系的教学实践对工作室的支持体系构建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课程模块、师资队伍、实训项目、激励制度四个方面总结了确立 “工作室制”的必要条件。引入“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有利于解决设计教育中艺术、技术与市场的衔接问题,并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市场意识和综合创新素养。

关键词:视觉传达設计 工作室制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3-0116-02

引言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门强调应用性、实践性的学科专业,专业教育应当尽可能贴近实务[1]。然而,受传统大美术教育观念的影响,也受高教扩招以来设计类专业师资力量紧缺、基础设施匮乏等问题的制约,目前国内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仍普遍存在照本宣科、纸上谈兵、理论与实务严重脱节的问题,并由此影响到学生的就业生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近年来,已有不少院校尝试引入“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对专业办学进行改革,以求解决艺术、技术与市场之间的衔接问题,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市场意识和综合创新素养。这使与之相关的分析探讨具有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教育实践意义。

一、“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缘起与价值

“工作室制”源于德国包豪斯学院的作坊制,其核心理念是倡导艺术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2]。受其影响,在此后的近一个世纪中,世界各国的设计教育均展开过类似的教学试验,其中取得卓越成效的包括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建筑系的“德州骑警”设计实验室等。这些院校的“工作室制”虽然各具特色,但都强调围绕具体的设计项目来整合理论基础课程和专业实践,使学生通过亲历体验构建起专业知识体系,并最终达到发展综合创新能力的目的。

和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工作室制”教学有利于打破课程间的知识壁垒,通过综合性的设计课题帮助学生串联起原本孤立、片段的知识理论。同时,也能基于情境化的示范指导和团队互动来促进学生显性知识的吸收和隐性知识的分享。另外,还能以工作室为平台来对接社会、延伸课堂,强化学生的实操技能和市场意识,缩短从校园走向职场的适应期。而对于设计院校而言,工作室的组建能促进“产学、研”互动,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并对外提升专业影响力,树立办学声誉和专业品牌。

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的运作模式

(一)组织要素

目前,校企共建是“工作室制”的主流运作模式[3]。高校、工作室、学生、教师以及校外企业等共同构成了“工作室制”教学的组织要素。就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来说,校外企业(如广告公司、行业企业以及一些独立的设计事务等)的加入既是项目来源的有力保障,也能为工作室教学提供相对稳定的兼职师资队伍。高校则为工作室搭建提供校内师资、设备、资金和场地,同时也以项目成果为主要依据对教学成果进行监督评价,对工作室的组织运作进行协调管控。

在所有的组织要素中,学生组建的工作团队无疑是最核心也是最活跃的因素。通常情况下,项目团队的搭建以10-15人为宜,且最好在年级结构方面形成以老带新的成长梯队。

一、二年级的本科生可以以观察员身份进入工作室交流观摩,学习掌握视觉信息元素的形式法则、创意原理、印刷出版等知识,并接触了解前沿的新媒体设计技术[4]。进入第三学年后,学习重点转向专业课程。这时,可以以顶岗实习的形式进入工作室,并联系专业课程参与虚拟课题。大四的本科生及部分硕士研究生则主要在实际项目的驱动下进行设计实训。指导教师以设计总监或甲别弋表的身份参与管理并指导学生。

(二)组建形式

对大多数设计院系而言,工作室的搭建难以在短期内一蹴而就,这就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规划不同的发展路径,使“工作室制”教学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落实。

在初期阶段,可基于院系实验室衍生出教学工作室。该模式介于课堂教学与校企合作项目教学之间,但比一般的课程实训更具职业针对性。教学工作室不直接承接商业项目,学生主要在专职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对接课程的虚拟课题,但也会聘请行业专家、设计师等进行讲座教学或现场指导,实现教学形式的双规化。

发展相对成熟的教学工作室可由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专家组建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以半市场化模式运行,接近于专项实习基地。学生主要以“实题虚作”的方式接触项目,但学习过程更突出名师指导的深入性和参与项目的情境性。

最后,具有一定师资力量和资金支持的院系可以通过校企共建的形式设立项目工作室。项目工作室具有独立经营权,并通过“实题实做”的形式承接设计业务。工作室完成的设计项目可作为科研课题申报立项,设计成果也能又拍卜输出,真正实现“产、学、研”互动。

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的支持体系构建

(一)推行以专业课程模块为导向的学分制

课程教学是“工作室制”的基本职能。为了更好地对接课堂,应重新梳理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确立工作室所承担的实践课程任务及培养导向。工作室的功能模块应尽可能对应专业课程模块,使其能覆盖一组系列课程,承担相应的教学职能[5]。针对高年级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除要求修满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的学分之外,还可加设综合性更强的设计专题课。设计专题课以在工作室承担实训项目为主,并同样推行学分制管理。

以笔者所在的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为例,其组建的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室就下设有眼动实验工作坊、纸盒成型工作坊、丝网印刷工作坊等实验室。眼动实验工作坊对应于《网络广告》和《网页设计》两门专业课的教学,课程理论学时在教室完成,实践学时则要求学生进入工作坊,学会操作眼动仪对设计作品进行测评,测评结果作为结课成绩的评定依据。纸盒成型工作坊室则用于承担《包装设计》课的实践教学任务,以帮助学生更直观、清晰的了解包装造型与结构。另外,针对大四学生还开设有以综合实训为导向的《品牌视觉专题》课,学生可在课题范围内选择加入不同的工作坊,完成包装、招贴、CI、网页、文创产品等设计项目,成绩评定则可结合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及甲方代表点评的方式进行。

(二)组建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只需要负责一到两门课程的讲学。但在工作室模式下,教师既是专业导师,也是设计师、项目负责人,乃至甲方设计顾问。胜任这一岗位不仅要有更全面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以及在项目运作、人事管理方面的协调把控能力。因此,推行“工作室制”教学需要有“双师型”教学团队作为支撑。

“双师型”教学人才的培养应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举措。所谓“引进来”就是从业内名师、行业专家中选聘人才担任兼职导师。这样不但能帮助学生掌握最实用的设计技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融入社会能力,也能为工作室教学带来最前沿的行业资讯。“走出去”则是指鼓励专职教师,尤其是青年骨干教师赴企业考察、进修或挂职锻炼,以拓宽理论知识面,提高专业实践素质。此外,工作室还应搭建交流平台,增进专、兼职教师间的互动,使工作室成为校企合作的桥梁,真正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势互补。

(三)结合专业教学引入和分配实训项自

项目式教学是“工作室制”的核心内容。对于设计院校而言,一方面应积极拓展校企合作来导入项目,另一方面则是应谨慎合理地分配项目,以保证实训项目能为教学科研服务。

一般来说,商业性的实战项目具有随机、偶发、非重复、周期不确定的特点,因而难以与专业课程教学形成匹配[6]。且为了保证项目开发的进度和质量,工作室資源难免会向少数专业能力突出的学生集中,这就容易造成学生素质的两极分化[7]。因此,针对低年级本科生的“工作室制”教学应以虚拟项目为主,辅之以一定比例的设计竞赛,通过 “赛训结合”的形式来完成。高年级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虽有必要接触一定量的实战项目,但也应该确保项目本身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理论前瞻性,并尽可能回避短期项目。

还是以湖南工业大学为例,其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室常设有竞赛组和项目组两个学生团队。本科生一般加入竞赛组,主要围绕大广赛、学院奖、包装创意设计大赛及大学生双创项目展开实训。项目组则由硕士研究生组成,主要对接蝶衣澜家居、有拍摄影等具有长期合作关系的本地品牌承接实战项目。实战项目一般是固定围绕年中、年末的两次品牌促销进行全案设计,预备期在2个月以上,内容涉及网络广告、线下会展等多个方面,且要求学生完整地参与设计调研、主题研究、创意论证乃至效果评估的每一个环节。如此一来,校企合作就不会停留在表面,而是能通过项目对教学科研形成促进作用。

(四)完善管理制度以形成长效激励

“工作室制”教学应允许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前提下相对自由、灵活的组织教学内容、方法和团队。但为了保证工作室的良性运行,院系管理部门仍有必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科学管理。

实际上,在工作室设立之初就有必要组建专项小组进行系统规划,应通过考察周边院校、征集师生意见等方式展开调研和论证,并以此为基础起草管理章程。管理制度的设定需要涉及设备、经费、学分、督导、教师遴选等多个方面。其中,又以绩效考核最为关键。通常情况下,工作室的绩效考核应涵盖人才培养、横向课题、参赛获奖、科研成果以及学生评教等多个指标。只有制定出完整、细致、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指标体系并加以定期评估,才能及时反映问题,并在各个工作室之间导入良性竞争机制。对于考核不达标的工作室,有必要追查原因并加以整改。对于成果优异的工作室,则应出台奖励办法进行表彰奖励。唯有如此才能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对工作室建设形成长效激励。

结语

当今,艺术设计类的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对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室制”教学拉近了校园与社会的距离,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与实干精神都具有积极意义[8]。目前,“工作室制”教学实践在国内尚处于引入阶段,如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特色的新模式,使其满足我国设计产业的实际需求,并更好地适应国内设计教育现状,仍有待从理论上不断拓展并从实践上积极创新。笔者相信,针对这些问题开展的研究方兴未艾。

参考文献

[1]薛挽琳,吕从娜.工作室教学模式在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应用研究[J].设计,2018(20):118-119.

[2]鲍艳宇.工作室制度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研究[J].设计,2018(01):66-67.

[3]刘天执.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培养模式的探究[J].工业设计,2016(5):115-117.

[4]]陈正达.基于东方视角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构建[J].新美术,2018,39(7):126-131.

[5]谭亚,杨清.基于“工作室制”的设计教育探索[J].设计,2017(3):84-85.

[6]王晓琳.中央美术学院专业工作室的教学绮莫式研究[J].美术研究,2016(4):73-81.

[7]杨晓金,吴永杭,谢晓英.艺术设计“工作室导师制”实践教学运行模式探析[J].设计,2016(24):128-129.

[8]吴兆奇.设计类院校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研究[J].设计,2018(4):66-68.

猜你喜欢
工作室制教学研究教学改革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工作室制”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红色之旅”项目驱动的《调酒与咖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机制探讨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儿童观察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