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2019-04-02 06:02
十几岁 2019年7期
关键词:科学

丁文江:把科学带入中国地图绘制的第一人

文/李鹏(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史博士生,地质中学高中历史教师)

一提起中国地质学的发展,我们很容易想起李四光。如果放眼中国地质学发展史,却有一位更为关键却少为人所知的人物,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地质研究所和第一个地质调查所,培养了中国第一批地质人才,是近代首个将科学带入地图绘制的中国人。

他广闻博览,在古生物学、人类学、人口学乃至政治学、军事学等专业领域里都有着极深的造诣,俨然民国科学界的领军人物。西方著名思想家罗素曾评价他——丁文江,是他所见中国人中最有才最有能力的人。

辗转求学的工科海归

1887 年(清光绪十三年),丁文江出生于江苏泰兴黄桥镇,父亲是镇上有名的乡绅,热心于地方公益事业。父母对这个孩子十分疼爱,但要求也十分严格,“衣服有制,饮食有节,作息有定程”,这为他日后的成长产生极大裨益。丁家父母都接受过教育,重视孩子的培养,丁文江刚咿呀学语,父母即教其识字,故当他五岁入塾读书时,就觉得“已识之字多”,能“寓目成诵”了。他九岁时,已学完了一大堆课业,且熟读文义。

如果没有时势剧变,丁文江也许会成为一位享誉乡里的举人乃至进士。但清末科举日渐衰落,丁文江在此时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1903年,他在知县的鼓励下,带着家人的期盼远赴日本,后转至英国留学。

因为剑桥大学学费太过昂贵,家里已无力承担费用。他不忍心再增加父亲的负担,决定放弃在剑桥大学的学业。翌年,他又准备投考伦敦大学学医。伦敦大学的考试有一条规定:各门功课都要及格。丁文江这次考试遭遇了求学路上唯一一次“失败”—— 一门未能及格。从此丁文江不得不放弃学医,而改学地质。中国近代史上或许会因此缺少一位杰出的医生,却收获了一位地质事业的开创者。

宣统三年(1911)初,24 岁的丁文江获得了格拉斯哥大学的动物学和地质学双学士学位,学成归国。

与“徐霞客”相逢

丁文江信奉科学,亦崇拜徐霞客。在欧洲读书期间就曾游历西欧诸国,在1911年回归途中,又借道缅甸转入云贵,游遍两湖,沿长江而下江苏,这段旅程让他充分地了解了祖国多样的地貌特征。

他在英国留学时,对中国地质事业的落后状况早有所知,从回国之日起就决心要用所学改变这种落后状态。1912 年春,受上海南洋中学王培荪校长之邀,丁文江到该校任教。他在南洋中学教生物、英语、化学及西洋史等课程,并开设了“地质学入门”一课。丁文江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有关地质的基本知识,学生极易接受。

1913 年9 月4 日,民国政府工商部任命丁文江为地质调查所所长兼地质研究所所长。丁文江在地质研究所期间,特别注重实习。经费不足,他就带领学生环北京城外数百里间进行实地调研,几年间,竟通过实地考察数据,撰写了一部《北京西山地质志》。1916 年首批地质研究所的18 名学生顺利毕业,这是丁文江为中国地质事业播下的第一批种子。

利用自己掌握的地质资料,丁文江重新编订了《徐霞客游记》,将现代地质学知识贯穿其中,并推动其再次出版,成为了当时十分畅销的地质科普书籍。此外,他还利用这段时间担任一所煤矿总经理。这个濒临关停的旧煤矿在丁文江掌管之后,被他逐步改造为一个现代化企业。年产量在五年间提高了近20 倍,达到了15 万吨。到丁文江离任后,企业仍继续发展,到1930年代已经发展为国内重要的煤矿公司之一。

科学青年导师

1918 年底,文化名流梁启超赴欧洲考察,两位年轻学者丁文江和张君劢随行。他们在考察中发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欧洲各国,西方人对自己创造的工业文明产生了极大的怀疑和失望,甚至有人认为这是社会伦理缺失以及科学文明泛滥的结果。

翌年,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发表,他在文末发问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

对梁启超的思索,思想界在论战中激烈争论,逐渐分为两派,一派是以丁文江为代表的科学派,另一派则以思想家张君劢为代表的玄学派。1923 年2 月,张君劢在清华大学讲演:“科学是客观的,为论理的方法学所支配的、分析的、受制于因果律的,起于自然齐一性的,所以科学不能支配人生观。”

科学是丁文江一生的信仰,而今有人却公然诽谤科学,丁文江撰文批判,公开怒斥,直接提出了“科学人生观”的概念。

两人争论因梁启超的议论而起。1923 年5 月,梁启超发表文章指出:“人生观问题是宇宙间最大的问题,这种论战是我国未曾有过的论战,替我们学界开一新纪元。”这充分体现了丁文江过人的学术敏锐。

这场辩论中,丁文江高举科学大旗,痛斥“玄学鬼”,像极了一位科学卫士化身的青年导师。赫胥黎是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达尔文进化论最杰出的代表。丁文江一直致力于捍卫科学的尊严,因而有学生誉他为“中国的赫胥黎”。

命运常不惜英才。1936 年抗战情势日益危急,丁文江授命至湖南考察煤矿资源,意外瓦斯中毒,最终医治无效而逝,年仅49 岁。他死后,遗体归葬岳麓山,他的科学精神仍在不断影响后人。

素材点评

丁文江在沐浴西方学术之风后,早已脱胎换骨,做官不是宏愿,他立志科学报国。作为近代首个将科学带入地图绘制的中国人,丁文江重新规范了中国地图的制法,重新定义了地图的内涵。丁文江和他们那一代学者,把科学的严谨和家国情怀,绘制在了地图上,于乱世中点亮了人们的视野。

猜你喜欢
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