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振兴

2019-04-02 06:25刘雯雯
活力 2019年4期
关键词:全面小康新发展理念乡村振兴

刘雯雯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乡村振兴;全面小康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指导我们进行经济改革、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传承、生态保护方方面面的。在进行乡村振兴上,更是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思想上先行一步,行动上才能出效果。

一、创新思维,促进农村“新六产”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乡村依托什么产业进行振兴,这是乡村振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三产融合可以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服务业发展,推进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山东称为农业“新六产”。发展农业“新六产”就要创新思维激活农村三块土地,提高土地综合效益。

首先,承包地。十九大报告提出承包地三权分置,并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允许农民流转土地的经营权或者以土地入股的形式进行土地流转,组织实行规模化,机械化种植。这就让农村土地既有活力又有定力,也让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更有底气。其次,四荒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中,鼓励利用“四荒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发展休闲农业。而目前,休闲农业有多种发展模式,如:农业观光园、亲子农园、农耕文化体验园等,但较为热门和受欢迎的是田园综合体和共享农场。最后,集体建设用地。主要指农村的宅基地,这是发展休闲农业和农村旅游最大的土地红利。2018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允许宅基地入市搞经营,农民可以通过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间宅基地的使用权。

二、协调统筹,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城市与乡村是相互依存、互促共荣的生命共同体。40年前,我们通过农村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大幕。改革开放,城市迅速发展,农村却因劳动力大量到城市务工,而出现“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巨大差距。一个好社会,不是有多少富豪,而是没有穷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在农业农村,全面现代化的短板在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我国发展面临的最大不平衡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业发展的不充分。

40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城乡融合,需要协调,统筹配置资源、资金、人才。要积极引导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格局,积极引导人口、资本、技術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加快推动城市资本、技术、人才下乡的进程,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绿色发展,生产高质量农产品

农业实现绿色高质量的发展不仅仅是农民增收的问题,更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十九大报告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农产品丰产不丰收一直困扰着我国农业的发展,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产品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与生产量越来越多,库存量越来越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进口量越来越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2年做过研究,到2020年,按14.3亿人口、人均消费409~414公斤粮食计算,总需求量将达到58487~59202万吨。按照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计算,届时国内粮食(不含大豆)的供给缺口将在4000~5000万吨。由此不难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说,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粮食安全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是国家发展的“定海神针”。

时下,食品安全成为国人之痛。过去,我们的农业可能为了追求产量,用了太多的化肥农药。农业农村部2015年印发《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农药使用总量实现零增长。零增长不是目的,人民对农产品的美好需要就是要绿色有机健康的农产品,这就需要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是负增长。在农业生产中充分利用现代高效的生物技术,用生态环保的种养方式可以大大减少农药的使用,从加强环保农业开发人手实施源头治理,这或许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双赢”之策。

四、开放思路,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发展的拐点关键在于解决“人”的问题,谁来种地?如今农业生产面临“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的尴尬。国家提出要做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衔接,就是要开放思路,引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户也应该从现有的身份认定中解放出来,认识到适度规模化经营可以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将自身的土地流转出去。释放自身劳动力的同时选择依托现有的合作社发展精细化的农业专业服务。从农产品优良品种的选择,耕作、播种、施肥、喷药、灌溉、收获、加工各个环节人手,根据各自擅长为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一系列生产经营服务。

五、共享成果,实现乡村治理有效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是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是在乡村治理方面提出的新要求。乡村治理首要的是村民自治,怎样才能让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农业更强,农民最有发言权,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必须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通过深化村民自治,让农民参与到农村发展中来,激发出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乡村治理也要依法有度,处理乡村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守法用法,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德治是自治和法治的有效补充,发挥乡贤道德感召力量,涵养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文明乡风。

五大发展理念的落脚点是共享,共建共治乡村治理的目的也是共享,让农民共享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共享农村发展的社会成果,共享作为“农民”这一职业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猜你喜欢
全面小康新发展理念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试论新发展理念下的创新型政府建设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
四川省“贫困片区”全面小康发展状况与日标测算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拥抱自由是摆脱贫困的根本之策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