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贯之”的论证技巧

2019-04-03 07:06姜有荣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剪贴从军事理

姜有荣

一篇800余字的简短议论文,用例最好要少而精。少到什么程度才最见功力呢?简单地说,是“一例贯之”。如果精当到一文一例,就可以为深入地剖析、充分地说理、通透地论证留下广阔的空间。而且,一文一例,也逼着考生去理清、理顺例子内在的事理逻辑。议论文用例的功力不在堆砌,而在剖析。因为堆砌的是“人”和“事”,剖析的是“事理”,而论“理”才是议论文的真正功用所在。“一例贯之”是一个“以少胜多”的用例策略,它可以使笔力集中,文气贯通,“析”有层次,“串”有逻辑。

在论证中,如何合理运用精选出来的例子呢?一个易于操作的做法是:在中心论点的统领下,按照分论点的需要对此例进行“切割”,然后,将切割出来的几“块”分别“投档”,放到相对应的分论点中去。

下面就以《担当》一文为例,解读一下“切割投档”的技术路线。

例文

担当

梁明成

滚滚红尘,物欲横流,有些人善良的天性在追名逐利中正渐渐被消解。他们少了一份担当,却多了许多心机。于是,“南航急救门”等事件频频上演。提高全社会的担当意识已刻不容缓。

担当需要一个人有良好的品德。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品德,才会有责任感;有了责任感,才会自觉地承担起自己应尽的那份责任。巾帼英雄花木兰的良好品德体现在何处呢?首先,她有忠心。“可汗大点兵”,边关战事十万火急,身为北魏子民,木兰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保家卫国的责任。其次,她有孝心。“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身为子女,木兰出于对年迈父亲的关心和爱护,毅然决然地“从此替爷征”。自古忠孝难以两全,但木兰以她强烈的忠心和孝心,为国抗敌,替父从军,实现了“忠”和“孝”的双赢。可见,我们要学会担当,就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

担当需要一个人有果敢的勇气。有时候,担当就意味着付出,而付出是需要勇气的。担当,说到的人很多,但能够做到的又有几人呢?说到而做不到,大多就是因为缺少那份担当的勇气。花木兰为国抗敌,替父从军,这需要何等的勇气!一则有从军之苦。在奔赴战地途中,再也“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呜溅溅”,“但闻燕山胡骑呜啾啾”;在沙场之上,“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作战环境极其凶险。二则有性命之忧。于国而言,女扮男装,一旦暴露,则是欺君之罪,定被处斩无疑;于敌而言,驰骋沙场,出入枪林,“古来征战几人回”,战死的概率极高。但是,巾帼不让须眉,身为女儿身的木兰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出生入死十二载,不仅说到了“担当”,而且做到了“担当”。一位英姿飒爽的女英豪从此载入史册。确实,担当有时会让人失去很多,一旦你将担当付诸行动,考验你勇气的时候就到了。

担当需要一个人有过硬的实力。一个人如果没有过硬的实力,那么他即使“想”担当,“敢”担当,也担当不起那份责任。那么,花木兰有没有实力来担当为国抗敌、替父从军的重任呢?事实是最好的证明。其一是身份始终未暴露,“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其二是九死一生而归,虽然“将军百战死”,但是木兰“壮士十年归”。其三是立下赫赫战功,“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凭借自己过硬的实力,不仅担当起了为国抗敌、替父从军的重任,而且担当得十分出色。担当并不是逞能,担当是要以实力作为底气的。因此,我们要担当,就必须增强自身的实力。

也许担当正是疗救当今社会诸多弊病的一剂良药,那么,就让我们涵养品德,蕴蓄勇气,历练能力,一起来做那将塌下来的天顶起来的“高个子”吧!

解读

“担当者”古往今来皆有,梁明成同学精选的是“花木兰”。这一例因为用得足,用得透,收到了以一当十之效。

上文的第一个分论点为:担当需要一个人有良好的品德。“品德”决定着一个人有没有担当之“心”,“想不想”担当。一个人连担当的想法都没有,是不可能去担当的。用例为“花木兰立身行事”的“第一板块”:花木兰有一颗忠心,所以她想担当起“为国抗敌”的子民之责:有一颗孝心,所以她想担当起“替父从军”的子女之责。

上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为:担当需要一个人有果敢的勇气。“勇气”决定着一个人有没有担当之“胆”,“敢不敢”担当。一个人心里虽然想担当,但如果没有这个“胆”,也是不可能去担当的。用例为“花木兰立身行事”的“第二板块”:花木兰替父从军,不仅有从军之苦,而且有性命之忧,但她不仅有“丹心”,而且有“铁血”,硬是拿出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气概,把善良的想法化作了果敢的行动,铁骨铮铮地担当起来,一位英姿飒爽的女英豪从此载入史册。

上文的第三个分论点为:担当需要一个人有过硬的实力。“实力”决定着一个人有没有担当之“力”,“能不能”担当。一个人虽然有担当之“心”,也有担当之“胆”,但如果没有担当之“力”,也是担当不起的。用例为“花木兰立身行事”的“第三板块”:花木兰的实力是过硬的,从军十二年,她不仅身份始终未暴露,九死一生而归,而且立下了赫赫战功。花木兰“想”担当,“敢”担当,是拿“实力”来说话的。

上文从“心”“胆”“力”三个层面对花木兰的立身行事进行了深度的剖析,清晰地画出了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事理逻辑路线图,不仅让人“信”,而且让人“服”。

路线支撑——例子集成

很多考生对“一例贯之”的论证策略,更多时候是羡慕之“心”有余,而支撑之“力”不足。为此,要确保“一例”有料可“切(割)”,有靶可“投(档)”,还需要对例子进行集成。它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素材的集成。考生要准备一個活页剪贴本,把在不同时间收集到的关于同一个人、同一件事的各方面素材,随时剪贴、抄录到一起。只有平时集成的素材“点”越多,写作时画出的事理逻辑“线”才会越平滑,否则就可能出现“卡壳”和“断线”。

二是观点的集成。考生一方面可以把收集到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人、同一件事的不同观点和看法,编成序号,剪贴或抄录到一起;另一方面,也可以把自己随着认知水平的提升,而对同一个人、同一件事的不同看法,编成序号加注在剪贴或抄录的素材旁边。有别人观点的启迪,有自己的思考、参悟,素材内部的事理逻辑“线”在脑中呈现得就会越来越清晰。

考生只要注重积淀,潜心磨炼,就一定能凭借“一例贯之”的论证实力独步“论苑”,笑傲考场。

猜你喜欢
剪贴从军事理
牛年做牛兜
剪贴在培养幼儿非智力因素中的作用
送友人从军戏作
元好问的军旅生活
少一点剪贴,多一份理趣
木兰从军
阅读教学中的人文事理解读
浅谈照片蒙太奇的起源与发展
剧有诗书气自华
联意义 析事理 用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