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绒蓬松度试验方法分析

2019-04-08 02:43赖淦珠马芳刘丹
中国纤检 2019年3期
关键词:蓬松度羽绒测试方法

文/赖淦珠 马芳 刘丹

1 引言

羽绒羽毛纤维是天然绿色蛋白质纤维,具有质地轻柔、结构蓬松和保暖隔热性能优良等优点,是生产防寒服装、寝具用品的优良原材料。我国不仅拥有丰富的羽毛羽绒资源,也是世界最大的羽绒及其制品生产国、出口国、消费国,每年羽绒羽毛原料产量约36.7万吨,居世界首位。中国生产的羽绒及制品占世界市场70%~80%的份额,贸易额占世界总贸易额的40%左右,每年羽绒制品出口创汇13亿美元以上,主要输往日本、欧盟、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1]。由于各国对于羽绒及其制品的质量要求较高,因此加强羽毛绒的检验、提高我国羽绒产品质量,对于提升我国羽绒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保持我国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衡量羽毛羽绒制品质量的指标有许多,包括含绒量、蓬松度、种类鉴定、清洁度、耗氧量、含水率、残脂率、气味等级、微生物等,其中蓬松度是一个关键指标。蓬松度是指羽绒羽毛的弹性程度,通过测量一定口径的容器内一定量的样品在恒重压力下所占的体积来获得。羽绒之所以具有保暖功能,就在于它能有效地形成空气层,从而阻断热量的损失。蓬松度不仅决定了羽绒制品的保暖性,还影响穿着者的舒适感。因此,蓬松度不仅是国际通行的反映羽绒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标,也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羽绒制品的质量档次。不仅商家把蓬松度值作为产品的卖点,消费者也将蓬松度看作鉴别羽绒产品质量高低、区分产品优劣的标志。

目前国内外现行羽毛羽绒蓬松度测试标准有GB/T 10288—2016《羽绒羽毛检验方法》[2]、GB/T 14272—2011《羽绒服装》[3]、BS EN 12130:2018《羽绒羽毛-测试方法-蓬松度的测定》[4]、JIS L 1903—2017《羽毛绒试验方法》[5]、IDFB:2017《国际羽绒羽毛局官方分析方法》[6]、KS K0820—2014《羽毛绒试验方法》[7]、AS 2479—2007《羽绒羽毛填充料及其制品》[8]以及QB/T 1193—2012[9]、QB/T 1194—2012[10]、QB/T 1195—2012[11]、QB/T 1196—2012[12]系列标准。为探索更为先进、科学和合理的蓬松度测试方法,本文对这些标准从仪器参数、前处理要求、测试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

2 现状

现有的国内外羽毛绒蓬松度测试标准在仪器参数、前处理及测试要求等方面各有不同,但测试方法都主要依赖手工,机械化程度不高,人为因素较多,所产生误差较大,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国内外标准有关蓬松度测试技术要求

3 分析与讨论

在蓬松度检测方面,影响检测值的关键因素是前处理方式,由表1可知,在众多国内外检测标准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处理方法。水洗后羽毛绒由于存放时间长,存放环境潮湿,羽毛绒易吸潮的特性使它吸收空气中大量水分,在重力作用下蓬松度会严重下降,所以蓬松度测试前需进行前处理,尽可能让羽毛绒充分还原,一般采用蒸汽处理的羽毛绒蓬松度更高。

从总体来看, GB/T 14272—2011与BS EN 12130—2018方法B蓬松度前处理均采用烘干方式,但是由于烘干温度、烘干时间及蓬松度测试仪器存在差异导致结果没有可比性;IDFB—2017、BS EN 12130—2018方法A与 JIS L 1903—2017、 KS K 0820—2014的蓬松度前处理方式均采用蒸汽还原法,测试方法大致相同,但由于蓬松度仪压盘选择不同、蒸汽及吹风处理时间不同也造成了结果没有可比性;GB/T 10288—2016、TB/T CFDIA001—2016与QB/T 1193—2012、QB/T 1194—2012、QB/T 1195—2012、QB/T 1196—2012蓬松度前处理方式也采用蒸汽还原法,但蓬松度测试仪器、蒸汽处理时间不同导致测试结果存在差异;BS EN 12130—2018方法C、AS 2479—2007与IDFB:2017相比蓬松度测试仪器一致,但也存在前处理方式、测试克数、测试方法及结果表示的不同而没有相关性。

由此可见,目前国内外蓬松度测试标准存在很多不统一的地方,并且蓬松度测试仪器、前处理设备基本都是手动操作的,在检测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极其重要,如操作人员的检测技术水平、情绪波动、目光、试验数据的分析及取舍处理等,都会对最终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偏差,这就造成了蓬松度检测结果不一致的局面。

4 建议

4.1 尽量避免试验人员的主观影响

(1)注重学习,规范操作。首先,检测人员平时要注重对标准的学习,加深对标准的理解。因为往往同一份标准大家的理解不一定是一致的,在测试过程中也将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测试,这样将造成操作细节的不统一,最终影响测试结果。因此,必须注重标准的学习,多交流探讨,加深理解,统一操作。其次,在测试过程中,不能忽视操作规范,要从细节抓起,认真细致地完成每项步骤,不能随意减少步骤。只有操作规范了,才能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2)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由于蓬松度测试大多为手工操作,而标准对于细节方面并没有做进一步阐述,这就要求操作人员在检测过程中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不断提高自身检测能力和水平。

4.2 关于测试操作的一些建议

经过多年的实践操作,个人认为蓬松度测试时有以下几个关键点需操作到位:

一是将羽毛绒样品放入前处理箱后用搅拌棒尽可能地将羽绒打松、打散、不出现结块,这样后续进行前处理或平衡时能更充分有效;

二是进行蒸汽前处理时,用蒸汽发生器处理后建议用手检查羽毛绒是否被打湿,如果没有打湿可适当增加处理时间;

三是进行蒸汽前处理时,使用吹风机处理后可用手检查样品是否都被吹干,特别是箱体底部,如果没有可适当增加吹风时间保证样品全部干燥;

四是按照GB/T 10288—2016标准进行蓬松度测试时,由于标准中使用到的前处理箱目数为100目,网眼特别小,蒸汽及热风不容易吹进箱体内,可以适当调整蒸汽喷头及吹风机风口与前处理箱网纱的距离,比如贴着网面喷或吹,可以保证羽毛绒都能被充分处理;

五是按照QB/T 1193—2012、QB/T 1194—2012、QB/T 1195—2012、QB/T 1196—2012、GB/T 14272—2011标准使用老国标蓬松度仪进行蓬松度测试时,羽毛绒样品倒入圆筒后应使用搅拌棒尽可能使羽毛绒搅拌均匀松散,多搅拌几次,顺时针逆时针交替搅拌,这样得到的蓬松度值会比较高;

六是羽毛绒样品经过前处理后一定要放置在标准规定的大气环境下进行平衡;

七是使用老国标蓬松度仪读数时检测人员目光要保持水平,不能俯视或仰视,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误差。

4.3 亟待标准的修订与统一

关于蓬松度测试的操作方法各有差别,且有些标准对操作方法阐述不够明确、不够细致,势必引起测试结果存在差异最终造成结果判定的不一致。鉴于上述情况,建议有关部门对羽毛绒标准进行修订与统一,标准中尽可能减少手工操作,如蒸汽前处理方面可研制一台前处理设备,专门进行蒸汽及吹风处理,统一操作,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再如蓬松度仪尽量使用自动蓬松度测试仪,尽可能规避检测结果五花八门的情况。

猜你喜欢
蓬松度羽绒测试方法
基于泊松对相关的伪随机数发生器的统计测试方法
羽绒蓬松度检测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及分析
灵感跃动
羽绒服并非越厚越暖和
街头羽绒也时髦
基于云计算的软件自动化测试方法
DLD-100C型雷达测试方法和应用
羽绒蓬松度测试方法和影响因素分析
IDFB 2015蓬松度不确定度分析
羽绒棉没有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