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纪至15世纪中西服饰文化对比

2019-04-08 01:59杜佳欣侯东昱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哥特式服饰服装

杜佳欣 侯东昱

(河北科技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00)

一、中西服装背景对比

在政治上,中国元代的背景是忽必烈登上汗位,建立了统一大国,蒙古的游牧贵族是代表着蒙、汉大地主和上层利益的政权,各民族开始了阶级、生产斗争,也反对民族压迫,这恰恰让元代有了开辟生产力的渠道。在此同时,在西方则是君主专制的国家,13-15世纪,葡萄牙与西班牙相继建立起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的政治体系,教会会凌驾于王权之上,并且有着自己的等级制度。

在经济方面,元朝建立初期北方的农业遭到战火破坏,统治者开始限制牧场推广农业技术。其重视发展官营染织业,压制民间染织业。元朝中期桑麻发展迅速,棉花成为元朝发展起来的重要经济农作物。毛织、棉织、丝织、刺绣工艺普遍发展,工艺发展极为丰富。元代版图非常大,横跨亚欧两大洲,所以加强了欧亚大陆之间的贸易活动。与此同时的西方很多国家正处于庄园式的自然经济,在大量进口东方丝织物及其他奢侈品的同时,手工业也得以发展,教会依然是欧洲是最大的封建主。

在文化上,元代的统治者实行兼容务实的文化政策,用知识和文化来解决现实的问题,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文化一体化进程。而在西方是基督教神学的统治和禁欲主义,教会依然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垄断了教育、文化、艺术等。

二、中西服装面料、色彩对比

(一)面料对比

元朝时,缂丝等织金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织金织物在面料中大量使用,纱、罗、绞等材料无不加金。品级高的官员可以用色彩鲜亮的纳石失,并且面料、图案装饰上都追求华美,平民服装只能使用褐色麻织物、棉等低廉纺织品制作。与此同时的西方正是哥特式时期,大量的进口东方的丝织品等奢侈品,手工业、纺织技术和染色技术也迅速发展,西方的这个时期的服饰丰富多彩,宫廷生活的服饰潮流是哥特式时代独特的服装文化特征。

(二)色彩的对比

元朝时期,白色非常流行,帝王的衣物也大多是白色。元代对高官和平民百姓的服装的色彩作出了相关的规定,品级高的官员采可以用鲜明色彩织金锦,平民不能用龙凤纹样和金、彩色,只许用颜色深的丝司。

与此同时的欧洲,在色彩方面的运用则是将哥特式彩色玻璃窗的色彩和斑斓的光线运用到服饰当中,所以,此时的服装色调是与哥特式的彩色玻璃非常相似,织物与服装的色彩光泽并且具有鲜明的色调。

三、款式和配饰的对比

元代质孙服非常盛行,本为便于乘骑的戎服,形制为上衣下裳相连的袍裙式样,衣深较紧窄,腰间有许多褶皱。辫线袄也是元代使用非常多的服装,其样式为圆领、紧袖、下摆宽大有许多褶裥。元代男子公服多戴幞(fu)头,平民百姓戴巾。蒙元时期男子尚戴圆顶的“笠子帽”和方顶的“瓦楞帽”,元代皇室的帽子多镶宝石,对各色人等的服饰有详细规定,元代女子首服以“罟罟冠”为其特色。

在西方的中世纪,由于基督教神学的统治和禁欲主义的盛行,直线材质的宽大衣袍抹杀男女性别特征。但到13-14世纪,女装从两个方面突破禁锢:首先是横向扩大领口,后来又出现纵向深开的V领口,其次是收紧腰身,以显露女性的腰臀之美。

裁剪匠人从盔甲打造立体造型技术中得到启发,并将其运用到服装造型的裁剪上,从衣身两侧收到三维立体服装,哥特时期女服裁剪变化当以格陵兰长袍最具特点。

哥特式建筑的外观特征是采用锐角的塔和尖顶拱。这一时期的服装受到了这种建筑风格的影响,出现了很多具有哥特式元素的服饰。圆锥形尖帽叫做“Hennin”,音译为汉宁。其在15世纪流行,系心形尖顶女帽,锥状饰物,是哥特风服饰达到巅峰时出现的。

四、结语

中西方的服装从古至今都有着差别,而这样的差异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都希望从中去寻找可以学习的地方,也都想让本土的服装理念发扬光大并且走向国际。通过对这个时期中西方服装的对比,让我们更清楚的学习到13-15世纪中国和西方的服装,并且也了解了不同背景下的中国与西方服饰的发展。

猜你喜欢
哥特式服饰服装
让人心碎的服装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哥特式浪漫
暗指视域下《木匠的哥特式古屋》的失败主题分析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西方哥特式研究的新趋势——评《卢特利奇哥特式指南》
西方哥特式文化景观——哥特式文学与电影的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