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教育中,引入适当的惩罚方式

2019-04-08 09:06江俊雄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品德课

江俊雄

摘 要 作为一名德育领导,我要求老师们重视品德教育,要关心学生,多采用赏识教育;但针对一些学生违反纪律的情况,教师要灵活处理,做到奖罚分明;同时,教师更要懂法,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明确体罚或变相体罚与适当惩罚的区别,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合理合法的惩罚方式,科学地教育孩子,从而保证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 体罚或变相体罚 品德课 惩罚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7.3 文献标识码:A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用语言、事物表扬,用警告、训斥、惩罚及对特殊的个别的过错采用体罚,以有教益的惩罚制度,即持以坦白的态度,以诚恳的目的,使儿童理解这样做是对他有好处的,正如吃苦药治病。”

管理学校工作的过程,就是加强自身学习、提升个人工作能力的过程。 一个学期下来,管理业务水平直线提升,管理学校更加得心应手。

在工作中,经常会有老师问到:“在开展德育活动时,如何评价学生?特别是惩罚的问题。”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做一下探讨。

1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体罚学生即通过对学生身体的责罚,尤指造成疼痛,来达到惩罚或教育目的的行为。教师对学生的体罚,可表现为各式殴打、罚站罚跪等,其中戒尺体罚和罚站是最常见的。

1.1概念分析

(1)体罚是为惩罚而实施的,不为惩罚而实施的不属于体罚,如体育课锻炼身体、学校集体大扫除等不属于体罚。

(2)体罚必须造成身体或心理的痛苦。假如明知学生身体不适,却罚他在太阳底下站五分钟,这是造成身体伤害的体罚;假如当众要学生罚站造成心理伤害,这也是体罚。

1.2造成危害

(1)侵犯了儿童的人权和尊严。

(2)对儿童身体或心理造成伤害,可能导致以后的行为问题。

(3)靠体罚达到的效果是短期的。

(4)不能达到真正的教育。如儿童上课开小差被体罚,会让该学生的求知欲降低,对学习产生反抗、畏惧心理,长久以往甚至会引起孩子心理扭曲。

(5)据研究表明,童年经常遇到体罚的学生长大之后普遍智商偏低,反应较常人迟钝,而且容易产生精神问题。

(6)违反了我国现行法律制度。

体罚和变相体罚侵犯了学生的健康权、身体权,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生理方面,可能会导致学生身体伤残,健康受损,甚至死亡;在心理方面,使儿童变得胆小、自卑,缺乏安全感,人格发生扭曲,精神受到极大的损害。这些身心的伤害,往往是难以抹去,其影响是伴随孩子成长的。根据加拿大学者的一份有关体罚对孩子的影响的全球化调查,被体罚的儿童成年后酗酒、打架、吸毒的可能性是正常儿童的两倍,而且患有心理疾病的几率也远远比正常儿童高。

2适当的时候,可以采取惩罚

对学生犯错误时,我们要对症下药。“问题学生”常常犯错,屡屡不改,软硬不吃,赏识教育已经不起效果。那么,教师就要在不违规的前提下,采用适当的惩罚手段。

古语云:棍棒出孝儿!很多家庭教育就是“糖果与棍棒”、成长与惩罚相依相伴的。作为老师,应该如何惩罚孩子才是合法、合理的呢?老师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当学会科学合理地使用惩罚手段,必须罚之有理、有度!

惩罚是一柄双刃剑!如果使用合理,将在教育的路上披荆斩棘,使孩子成为真正的栋梁之材;如果运用不当,就有可能砍断了孩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使孩子与社会的期望背道而驰!

适当惩罚,即用之有度有理有节,具有操作性的,能够起到教书育人作用的即可,不可求全责备。无论是鼓励还是惩罚,老师是都是以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为目的的,因此惩罚必须是以教师对学生怀有赤诚的爱为前提的,这也是对教师的师德要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明白到老师的用心良苦,双方增进了解,达成共识,强化惩罚的效果。

学生犯错之后,我会立即实行惩罚,要言出必行。就算学生打碎玻璃、弄坏台凳,并非故意,惩罚。不然,以后便难以下达命令,惩罚也就失去了作用。惩罚要考虑到孩子的承受能力,建立在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基础上,适当的惩罚,可以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老师不会采取千篇一律的简单惩罚方式,而是针对孩子不同的情况或不同性格作分析,找出学生犯错的原因,用适合犯错的学生的惩罚方式,对其负责。有些学生怕写检讨书,有些学生怕默写,有些学生怕批评,找到最合适的惩罚方式,将事半功倍,更有利学生成长。

3采用合法、合理的惩罚方式

教师该如何对待违反纪律的学生?(1)保持良好的心态,用平常心对待违反纪律的学生,明白孩子具有调皮好动的特质。同时要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发展多样性的教育理念,不要把分数作为唯一标准。(2)教师教书育人也是自身学习的过程,提高自身素质。老师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给予孩子真正的关爱和支持,避免按照暴戾的人格模式训练学生。(3)提高课堂质量,提高学科对孩子的吸引力,让孩子自发自愿地认真学习,爱上学习。(4)循循善诱,做到“蹲下来和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因材施教,从宽的原则对待调皮、屡教不改的学生,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分析自己。让年轻一代在教师的循循教导中,拥有一个受关怀的人生。

老师惩罚学生方式很多,就不一一列舉。教育的有效性,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师生情感之上。亲其师,信其道。在此前提下,教师采用适当的惩罚方式,学生也乐于接受,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不被学生接受,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则会事与愿违。教师需要明白,惩罚并不是目的,使其达到最高的发展才是目的。作为教师,需要换位思考,走进学生的内心,潜移默化,循循教导,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起学习欲望。

参考文献

[1] 王勇.这样惩罚孩子最科学[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2] 曾保春,钟向阳.小学生常见问题心理析因与辅导[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品德课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小学品德课应该真正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初中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摭谈
未雨绸缪 静等花开——基于“儿童立场”下的品德课前准备策略例谈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新媒体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思想品德课教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