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小练笔读写无缝接

2019-04-09 03:26林修建
文理导航 2019年6期
关键词:续写改写仿写

林修建

【摘 要】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体两面,不容分割。可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常常是为阅读而阅读,为作文而作文,呈单边性,导致学生读写能力总是难以提高。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欣喜地发现,阅读教学的课堂中有了“小练笔”的身影。然而如何有效利用课堂小练笔将读写有机结合、无缝对接是值得每位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课堂小练笔;仿写;补写;扩写;改写;续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其实,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体两面,不容分割,读中有写,写中有读,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若能巧妙地将小练笔结合进去,融读写为一体,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举两得。提高小练笔的实效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练笔的时机和形式。时机恰当学生才会跃跃欲试,形式多样学生就能妙笔生花。下面就课堂小练笔的形式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仿写,体悟文本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小学课本里的課文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其语言规范、优美,布局谋篇匠心独运。学生若能经常品读、借鉴、模仿文中佳句妙段,自然会体悟其中的表达规律并内化为自身语言。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掘课文中那些精典的句段,引导学生品读、感悟,随即进行迁移性的仿写练习。常见的仿写有仿句式、仿构段方式、仿情境描写、仿想象画面等。

1.仿句式

句子是构段成篇的基础,把句子写好是写好作文的基本条件。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明白若要将句子描写生动、表达形象,就应适当使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如:《桂林山水》一文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排比、比喻的手法,将漓江水独特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学完后,我便让学生仿写排比句:公园里的草真绿啊,______________;公园里的草真密啊,____________;公园里的草真柔啊,_________________。这一仿写,景物一下鲜活起来了。

2.仿构段方式

小学语文课本中,构成语段的方式有承接式、总分式、并列式等。模仿语段有助于学生习作时行文有序、主次分明。课文中,像《赵州桥》第二自然段这样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段落就十分具有代表性。学完后,可顺势引导学生仿照这些段落的写法来写,“公园里的花五彩缤纷”“课间运动场可真热闹”等。这样学完一段获得一种写作技巧,学生写作时就不会愁眉苦脸。

不论是哪种仿写,我都要求学生仿中有变、仿中有新,写出真实感受。这种以仿带写,以仿促写的小练笔迁移的是方法,收获的是表达技巧,可以推动学生向完全独立性作文过渡。

二、补写,厚实文本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某些情节有时会有跳跃性,或描述时仅用简短、精炼的语言一笔带过,为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阅读时往往需要对空白处适当进行填补,方可获得正确而深刻的认识。教师要及时捕捉到这些语言空白,引导学生在无字处探寻,这样既可以厚实文本,又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如:《中彩那天》一文中,父亲开着车缓缓地行驶在路上,他会想些什么?课文在此处留下一个空白,而深入地理解父亲的心理变化,恰恰能加深对“诚信”内涵的理解。由此,我设计了一个想象补白的写话训练:大街上熙熙攘攘,只有神情严肃的父亲缓缓地开着车,他的心里矛盾极了:________。

又如:教学《盘古开天地》的第四自然段时,在学生阅读理解后,我便抓住最后的省略号,让学生想象盘古还用他身体的其他部分创造了什么?并出示练笔要求:盘古用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作者想象力真丰富。现在,也请你展开想象,根据以下提示,来写一段话。

盘古的嘴巴变成了________的________;鼻孔变成了________的________;头发变成了________的__________;汗毛变成了_________的__________;

_________变成了_________……

通过这样的练笔,学生对矢志不渝、无私奉献、勇于献身的盘古的敬佩和感激之情油然而生,还深刻地感受到了神话故事的神奇。

三、扩写,拓展文本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和写作基础时,就适合进行扩写练习。教师要紧紧抓住课文,从课文内容生发出读写点,对文本进行拓展,这样,学生自然有话可写,有感而发。

我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课时,安排了这样一个小练笔:

师:课文第三自然段写的是德国大街的美丽景色!其中“花团锦簇”和“姹紫嫣红”这两个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你们展开想象,用一段话把它描述下来好吗?

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春天,德国的大街百花齐放。花朵相互簇拥,你挨着我,我挤着你,好不热闹。花儿五彩缤纷、争奇斗艳,有火红的、有雪白的、有金黄的、有翠绿的、有浅紫的……她们都尽情地展现自己美妙的身姿:有的像翩翩起舞的仙女、有的如昂首挺胸的哨兵、有的似展翅高飞的大雁、有的宛若熊熊燃烧的火焰……好一派浓浓的春色,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这样的小练笔以本为本,在课文内容基础上进行扩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放飞了纯真童心,他们自然兴致勃勃、妙笔生花。

四、改写,活化文本

改写式练笔,它包括对原文主题、主人公形象、主要内容、叙述顺序、语言形式的改写等。它能够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并融入个性化的内容去改写文章,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积累语言文字也有莫大帮助。改写要针对课文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

如:我在教学《自然之道》这篇课文后,尝试设计了这样的小练笔:请你以幼龟或食肉鸟的角色,叙述这段经历。其中一位学生在《幼龟的自述》中这样写道:“近黄昏时,我悄悄地探出脑袋,欲出又止,因为我看见了许多嘲鸫、海鸥、鲣鸟在天空中飞翔。突然,一只嘲鸫飞来,用尖嘴啄我的头,可痛啦!它还企图把我拉到海滩上去。我想:天啊!难道我就这么牺牲了吗?我还没到大海里畅游一番呢?我不甘心,我不甘心!我忍着剧痛拼命挣扎,终于缩回龟巢,当即告诉同伴们,外面很危险,千万别出去呀!”

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人称转换,可是学生却领略了一个全新的叙述角度,改写的内容在课文的基础上也有了新的变化,既汲取了课文中精美的叙述语言,又有了自己特有的词汇、语句。

五、续写,延伸文本

语文课本中不少课文为师生阅读与想象提供了的丰富语言空间。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时把握语言空间,结合语言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对课文进行续写。这样,学生既能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有更高的提升,又可促进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

如:《七颗钻石》这个童话故事富有浓厚的神奇色彩,我结合课文设计了这样的练笔:

有了这股清澈新鲜的水流,大地发生了神奇的变化……下面是一位学生的续写:

花儿有了水,立刻绽开了的笑脸,迎接八方来客;小草有了水,迅速从地下探出了小脑袋,好奇地望着周围的世界;小树有了水,一下长出了新的枝条,频频向人们招手;人们有了水,一边相互泼洒,一边高兴地说:“太好了,有水啦,有水啦……”大地重现生机,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

这样的想象练笔,既延续了文本内涵,又点燃了学生的想象之火,放飞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脑海里的想象之翼在课堂练笔中自由翱翔。

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应当是读与写的有效结合,无缝对接。课文中的练笔点随处可见,教师要善于寻找和把握文本中的读写契合点,精心设计、有效指导、及时点评。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是对文本意蕴的深度挖掘。长此以往,课堂小练笔定会让学生写起来行云流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叶圣陶,刘国正.教育文集第三卷[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续写改写仿写
《馨香与金箔》中的另类“蝴蝶”
怎样引导小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创译的本质与创译在霍姆斯、图里翻译结构图中的定位
《聊斋志异》在日本的流变史
续写,点亮课堂
挖掘阅读教材, 实践英语仿写
基于兴趣培养的续写和改写方法探研
探究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
创新小学作文教学形式的有效手段
浅析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