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9-04-09 03:26桑莉
文理导航 2019年6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桑莉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则是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主要难题。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往往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的重点,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与新课程教育改革观念相背离,对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影响意义深远,因此,语文教师应合理运用阅读教学,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唯有如此,才能满足现阶段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顺应新时代发展,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我国素质教育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新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掌握并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还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与责任意识。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有效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作为有效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还有利于让学生通过阅读培养学语文核心素养,使学生的语言表达与阅读理解能力同步提升,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三观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此,本文主要以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切入点,进行以下几点分析,以期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事业贡献出一份力量。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的体现

(一)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不仅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也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已然成为小学语文教学阶段的重要内容。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主要体现在阅读感知、阅读理解与阅读鉴赏等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组织语文阅读教学活动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情感、个性等特点。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主要包括对语文文字的感知,对课文中段落、结构、观点的理解分析能力,对语文文字欣赏的能力,对阅读内容表现形式的评价能力,对语文阅读实践运用的能力,对语文阅读朗读、默读的阅读技巧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储备更多的语文知识与语文阅读素材,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而将阅读理解能力转化为语文核心素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正确的语文核心素养意识,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

(二)语言表达能力

在诸多语文能力中,语言表达能力占重要地位,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水平,是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要的能力。小学阶段的语文表达能力主要表现在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两方面。书面表达主要体现在交流与书写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交流的需求,进而运用已有的语言经验,通过书写,将自己的想法与意识有效表达出来,并适合于当时的语言环境。口头表达主要体现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与要求,学生与教师、同学进行有效的口语沟通,是情感交流的过程,进而让学生语言表述清楚、意思表述准确、情感运用适当,并适用于当时的语言环境。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涉及内容、方法、情感等多个方面,有助于发挥语文核心素养的积极作用,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不断完善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三)文化感受能力

小学语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播载体,语文教材内容蕴含丰富的语言文字、深厚的文学思想,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体现与传承,可以有效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小学语文閱读教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学生带来美好的审美体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感受能力,让学生在语文阅读中,了解我国的文化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还能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判断能力,对国外文化进行有效辨别,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完善学生的个人品格,规范为学生的行为举止,促进学生未来发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策略

(一)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特点

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对新鲜事物充满探索欲与求知欲,思维方式活跃,有贪玩好动的特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阅读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考虑学生的自身感受,进而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探索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投入语文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以此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语文问题,提高语文教育的适用性,促进学生未来发展。

例如:教师在讲解《大自然的声音》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特点,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到校园中感受大自然的声音,打破传统教学的壁垒,进而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实现阅读教学的创新。教师可运用教材中的句子,让学生感受大自然对人们的照拂,如:教材中“当微风佛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教师可询问学生:“在校园中感觉到大自然的温柔抚摸了吗?”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意识,使学生感受到语文阅读课文的精妙之处,将微风比作成人,让学生学会运用文中的拟人修辞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运用有效诵读加深学生的理解印象

语文阅读教学离不开学生的诵读,有效诵读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印象,带给学生更好的阅读体验。在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用领读的阅读形式,带着学生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学生在这种模式下,难以自主感受阅读效果,无法体会到阅读课文的乐趣。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学生的自身感受,进而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阅读与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自行消化课文内容,这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印象,学生通过自身的有效诵读与独立思考,有利于培养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让学生感受到语文阅读的魅力,有利于课文主旨的深化,使学生有效内化,吸收语文阅读中的精髓,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詹天佑》这一课时,可带领学生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而让学生默读课文,使学生了解课文大概内容,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学生通过诵读课文,可以了解我国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故事,教师可顺势针对教材内容,向学生提出有效问题,如:詹天佑面对帝国主义的嘲笑要挟、面对恶劣的环境、面对国人的期盼时的态度与做法,让学生到课文中寻找答案,通过寻找答案,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詹天佑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效运用阅读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认知水平,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语文核心素养,养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与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晓燕.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数码设计(上),2018(5):264

[2]卢碧云.浅谈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7):42-43

[3]郭文娟.浅谈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数码设计(下),2018(6):27-28

[4]王紫燕.浅谈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5):772

[5]黄雪娥.浅谈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语文课内外,2018(24):240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