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传统文化”类综合性学习题解析

2019-04-10 23:59石小兵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孝亲敬老示例

石小兵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情感和凝聚力的有效载体。综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传统文化题考查可谓摇曳多姿,内容和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特点。现撷例撮要精析,让我们一起畅享“传统文化”大餐,汲取民族精神营养。

“文化大餐菜单”一:“义”之文化

例1.(2018·山东东营)在我国,“义”文化意蕴丰厚,深入人心。请你参加“‘义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

源流追踪

(1)“义”甲骨文作“”,从“”从“”。“”即“祥”;“”,兵器。与战前占卜的吉兆有关。“再卜色变,遗告不义,公乃令偃旗”中的“义”便是用其本义:______;“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中“义”则引申为:______。

(2)试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义”包括哪些方面的思想内涵。

①“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之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墁乎?”……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史记·屈原列传》)

②“天祥受宋思,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天祥临刑殊从容。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宋史·文天祥传》)

③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吕氏春秋》)

“义”远流长

(3)“端午节”到来之际,班级举办文化传承活动,请提出一项倡议。

【解析】

“义”,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题采用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以“‘义文化的魅力”为主题考查了学生的字义理解、材料探究和活动设计能力,让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第⑴小题,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材料可知,“义”本从“祥”从“戈”,据此可得出其本义为获得上苍保佑的战争。“遗告不义”的意思是占卜得到的信息是这场战争不会得到上天的保佑。据此可得出其引申义为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第⑵小题考查材料探究和分析概括能力。应先弄通三句话的意思,再分析每句话体现出的“义”的思想内涵。第①句屈原投江而死,表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第②句文天祥以死报国,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第③句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体现了他的公平公正。据此分析并将这些内容概括总结出来即可。第⑶小题考查活动设计能力。作答时注意围绕“心怀大‘义”这一内容,设计各种文化传承活动。比如可围绕多读一些古代名人的传记,體现他们身上的大义来表述。

参考答案:

(1)获得上天保佑;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⑵爱国主义精神和做事公平公正。⑶倡议学生们每周阅读一本名人传记,体会他们身上的“大义“。

“文化大餐菜单”二:“酒”之文化

例2.(2018·湖南衡阳)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让我们一起走进“酒香千古——中国酒文化探究”专题实践活动中去吧!

(1)【书法中的“酒”】

书法是中国的一种传统艺术。下面是“酒”字的几个书法字体,分别代表的是甲骨文、篆书、隶书。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看到以下书法字体的感受。

感受:                         。

⑵【文学中的“酒”】

如果你读读诗词歌赋、小说传记等文学作品,一定会为其中所散发的醇厚酒香而陶醉。请你写出与“酒”有关的一句诗文名句和一个故事(名称或梗概),与大家分享。

诗文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生活中的“酒”】

醇香的酒令人陶醉,但现实生活中,酒也可能坏事。奶奶生日那天,亲朋欢聚,举杯畅饮。宴会结束后,喝了酒的叔叔准备开车回家。请你说几句话劝阻他。

【解析】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本题以此为主题设计了三小题。第⑴小题考查对古代书法字体的理解。作答时可从“酒”字书法线条表现力的角度,从字体的形态寓意角度,从书法字体的演变等角度来谈感受。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第⑵小题考查学生的日常积累。从积累的诗文名句中选择与“酒”有关的名句和故事作答。写故事时要概述故事内容或列举故事名称。第⑶小题是语言表达题。首先要有称谓;其次交代“酒后不能开车”的原因或理由;第三要注意说话的对象,语言要符合说话者的身份;最后语气要委婉,不可生硬强迫,做到文明礼貌,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参考答案:

(1)示例:我从“酒”字和谐流畅的线条中感受到中华书法的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或我从“酒”字典雅的字体造型里仿佛倾听到了远古的呼唤,闻到了阵阵沁人心脾的酒香。

(2)示例:诗文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故事:杯酒释兵权醉打蒋门神

(3)示例:叔叔,酒驾不安全,也是违法行为,我帮你叫辆的士,好吗?

“文化大餐菜单”三: “英雄”文化

例3.(2018·湖北黄冈)最近,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校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班会活动的通知》。为积极响应号召,学校准备在近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这一活动。假若你被推荐为这次主题班会的主持人,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两项任务。

⑴请你为这次主题班会写一段开场白,要求:突出主题,语言简洁得体。

⑵班会活动设计中,有一个人人参与的分享环节——“推荐精忠报国英雄”。你最崇敬的英雄是谁?请向同学推荐。要求:概述英雄事迹,语言简洁准确。

我最崇敬的英雄是______,推荐理由是:______。

【解析】

2018年5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英雄烈士保护法》。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联合多家网络媒体发起“崇尚英雄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部分中小学也同步开展这一活动。这不,黄冈考题就是以此为主题设计了两小题,综合考查了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1)小题考查拟写开场白的能力。拟写时首先要知晓开场白的特点:即内容要紧扣主题;语言要亲切,要有激情,以点燃观众的热情;语言的形式要生动活泼。其次在具体拟写时注意结构,有称呼、问候,紧扣“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主题,引出话题,提到活动的意义。另外可适当运用一种修辞方法等。

第(2)小题考查概述英雄事迹,选择自己熟悉和喜欢的英雄人物,概括出他的主要事迹和思想品质即可,注意理由要表述清楚,语言简洁准确。

参考答案:

(1)示例:“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千百年来,我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精忠报国的英雄。他们前仆后继,不畏牺牲,救民族于危亡之际;他们发愤图强,无私奉献,为国家的强盛作出了巨大贡献。正是一代代英雄的引领,才有我们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缅怀英雄,分享英雄感人故事,铭记英雄先进事迹,将英雄的爱国情怀和报国精神传承下去,争做国家的栋梁之才。

(2)示例:岳飞。国难当头,他挺身而出,以雄才大略支撑起半壁江山,以精忠报国构建起不败神话。铮铮铁骨,浩然正气,赢得世一英名、万世传颂——“撼山易,撼岳家难。”

“文化大餐菜单”四:“孝亲”文化

例4.(2018·黑龙江绥化)爱是一种博大而深厚的情怀,生活的每一时刻、每一空间都有爱的存在。为疲惫的父亲捧上一杯热茶,为风雨中的清洁工递上一把雨伞,为偏远山区的儿童献上一份爱心……,而尊老爱幼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重阳节到来之际,某班将组织开展“孝亲敬老”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设计】

请你仿照示例为本次活动拟写两个活动形式。

示例:“孝亲敬老”社区行

【交流表达】

李奶奶是孤寡老人,同学们经常去帮助她。最近李奶奶生病了,同学们自愿捐款,买了营养品前去探望。如果你是班长,见到李奶奶你会怎么说?

【国学运用】

探望李妈奶回来,同学们纷纷写日记表达自己的感受,下面引入日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贤战,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樂。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解析】

【活动设计】考查学生的仿写设计能力。只要围绕给定的主题(“孝亲敬老”)设计两个活动形式即可。切忌偏离主题。从内容上看,要与给定的材料密切相关,且要有可操作性。从形式上看,要做到简洁明快,具有启发性、鼓动性和号召力。

【交流表达】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注意以下几点:称呼恰当,说清楚探望的理由,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文明得体,表达清楚明白。表达出对老人身体的关心和祝愿之情。

【国学运用】A项体现了人人都能受到社会的关爱,更切合此次“孝亲敬老”活动的主题。而其它三项都没有表现出“孝亲敬老”的主题。B为忧国忧民。C为淡泊名利。D为逆境出人才。

参考答案:

【活动设计】示例:(1)“孝亲敬老”主题班会;“孝亲敬老”演讲比赛;(2)“孝亲敬老”故事会;“孝亲敬老”图片展。

【交流表达】示例:李奶奶您好。我们又来看您了。听说您生病了,现在好些了吗?我们买了一些营养品,给您补补身子。祝您早日康复!

【国学运用】A

“文化大餐菜单”五:经典文化

例5.(2018·安徽)学校开展“亲近经典”读书活动,请你参加。

【我阅读我朗涌】

⑴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①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②朗诵这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 )

A.舒缓  B.欢快  C.激昂  D.深沉

【我阅读我分享】

⑵下面是小明分享的一段阅读感悟,请你帮助修改。

活动中,【甲】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和古典诗词,还写了读书心得。阅读,让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思想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邃。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面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乙】我们要主动向同学、老师、家长等身边的人不耻下问。最后,祝大家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

②【乙】处画线句子用语不得体,应将“”改为“”

【我阅读我创作】

⑶请你仿照示例,写两行小诗。

示例:每一缕晨曦

都是喷薄而出的希望

【解析】

这道综合实践题聚焦经典文化,由三个小题组成。第(1)题中的①小题考查现代诗歌的朗读节奏。划分时注意表达意思的完整性。根据主谓之间和动宾之间要停顿来解答。②小题根据诗歌表达的意境来确定。由“悄悄”“失去喧响”“不再欢嚷”等词能够看出本段主要描写夜的静谧、美丽,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故朗读时应该采用舒缓的语气。

第(2)题中的①小题【甲】处画线句子的语病是并列不当,“诗歌”包括“古典诗词”。②小题【乙】处画线句子用语不得体的是“不耻下问”,其意思是不认为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耻辱。同学、老师、家长并不是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此处应该填的是谦辞。故应该改为“虚心请教”。

第(3)题考查语言表达与应用。解答时,首先分析结构找到仿点。仿写句式应为“每……都……”。其次研究例句仿修辞,看例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仿句就运用什么修辞。第三,看清要求定主题,仿写句子在内容上要与例句相一致。

参考答案:

(1)①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②A

(2)①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②不耻下问;虚心请教

(3)示例:每一次努力,都是获得幸运的伏笔。每一粒麦穗,都是蓄势待发的喜悦。。

猜你喜欢
孝亲敬老示例
敬老爱老防跌倒
我的最佳选择①
10秒记忆
飞吧,云宝
最美重阳节
《中考“仿写”题解题技法指津》参考答案
高考作文“踮起脚尖”升格示例
渭南市中小学校大唱《孝亲敬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