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2019-04-10 12:32罗金连
课外语文·下 2019年2期
关键词:阅读习惯阅读兴趣小学生

罗金连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写作的基础。小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并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在阅读实践中经过不断地积累和总结逐步形成的。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正在成长的小学生而言尤为重要。为此,我想,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对目前小学生阅读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兴趣;阅读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激发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一)推荐课外读物,调动阅读主动性

在课堂内给学生介绍人物时,可以有目的地给学生做课外延伸,促使孩子对所描述的人物感兴趣。例如《草船借箭》一文,以故事的形式去描述这个故事,有的学生对诸葛亮的智商才华非常佩服,有的学生认为曹操的疑心过重,便引出在《三国演义》里有更多关于诸葛亮和曹操的故事,学生去看不仅可以更进一步了解诸葛亮和曹操,还可以增加一些历史知识;又如《早》一文,描述了鲁迅的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精神,便推荐学生去阅读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给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去阅读。

(二)传阅读书笔记,激发阅读兴趣

在学生带着主动性去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后,他们的知识面和对课文的理解会更广、更深刻,也生成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因此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我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只要是健康向上的书籍,我都会鼓励学生去阅读,看得多了,有些别出心裁的学生就会将在阅读中遇到的妙词佳句摘录下来,更有些学生会将自己阅读时的一些独特心得体会记录注释出来。我非常重视他们的这种阅读方法,并且多次在班会上进行了重点的表扬,别的同学看到了,都表示羡慕不已,而受到了鼓励的学生,学习的激情也会有所提高,写起文章来更加得心应手、充满条理。为了鼓励大家做读书笔记,我会将他们写的好笔记、好心得摘录下来,在班上的学习园地中展示出来,有时让大家在课后相互传阅,让学生来欣赏他人的杰作。

(三)开展读书活动,营造阅读氛围

为了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在他们积累了一定的阅读量后,我会每月在班级举行“读书文化月”评比活动,采取比赛的评比激励方法,给予出彩的学生适度的物质刺激和精神奖励。比如说会举办“故事演讲”“朗读比赛”“诗歌背诵比赛”等比赛活动,选出优秀的同学,分别颁发不同等次的奖品,评比不同星级的课外阅读积极分子,树立模范。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好事前的辅导工作,设置不同类型的激励制度,采取分类指导的策略,力求可以强化每个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事实证明,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评比活动,可以很好地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给每个学生足够的信心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给每个学生平等地获得成功的机会,享受努力得来的成功的喜悦,能在活动中备受鼓励,对日后的学习生活充满信心,对以后长久保持阅读习惯有非常大的帮助,有一个长久的阅读习惯可以使他們终身受益。

二、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

(一)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作为指引小学生成长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给孩子们推荐适合的阅读材料。而现在阅读材料的标准有如下三点:(1)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前面讲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假如孩子完全遵照你的计划阅读,那注定不会长久。从孩子上小学开始,相当多孩子在阅读内容的选择方面已逐渐形成了本身的爱好和兴趣,即便他们不会自己选择,但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他们喜欢的书籍慢慢培养起他们的阅读兴趣;(2)针对不同的个体选择合适的材料。很多时候教师都是在课堂上统一给孩子们推荐书籍,却忽略了孩子们个体的差异性,有些乖巧的孩子会听从老师的话,老师推荐什么就乖乖阅读,但是这种阅读对孩子的帮助并不大,大多数只是形式上完成阅读任务而无法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内容。所以在给孩子们推荐阅读时需要根据不同性格的群体推荐适合的书籍;(3)选择经典材料,拓宽知识面。低年段的孩子可以选择适合读童话(故事)类有拼音标注的书本,例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更多地需要选择绘本,优秀的文学作品有教诲、有批判、有鞭笞、有唾弃、有颂扬、有歌唱,让心灵一片空白的孩子从小就浸润在这样的文化营养里。所以,尽管《三字经》《论语》等古代经典著作比较难以理解,但也应成为孩子们阅读的对象。

(二)制订可行的阅读计划

协助孩子制订可行的阅读计划,明确告诉孩子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给孩子制订计划的时候也是需要遵循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才具有指导性和可执行性。所以父母应多观察、了解孩子的阅读进度、阅读习惯,制订适合自己孩子的阅读计划,并监督执行。例如小华是个学习一般的孩子,每天都需要花大量时间在完成当天作业上,效率不高,更谈不上花时间去阅读,对于这种情况制订的学习计划是在孩子每天开始写作业前预留十五分钟去阅读,时间虽然短,但坚持下来也是一种提升。

(三)创造自由的阅读空间

“创造自由的阅读空间”这听起来似乎比较玄乎,但却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有部分家长或老师只想着给孩子灌输知识,却忽略了给孩子选择的自由、提问的自由、表达的自由。创造自由的空间,一是要给孩子选择的自由,当然这是要协助孩子选择,在根据孩子的选择上挑选更适合孩子的书籍,不能把个人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二是要给孩子提问的自由,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当他们对书籍中获取的新的信息充满疑惑时,要给他们提问的自由,给他们解答,让他们更了解书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与内容;三是给孩子表达的自由,表达的自由和提问的自由不一样,表达是孩子阅读过后获取的消息然后表达出来。俗话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要给孩子表达的自由,不能限制孩子的想象空间,表达没有对错。当然,在自由表达的前提下也要给孩子纠正错误,有些孩子的理解可能存在过于偏激或明显不对,这时候要给孩子明确的指导,自由必须有个度。自由的阅读空间,才能让孩子在更舒适轻松的阅读环境下表达自己的想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

每天阅读,关键在于坚持,让学生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这一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和老师的配合监督。在家里,从一年级开始在家长的帮助下阅读,即便有不认识的字也没关系,家长念,学生跟着读,养成一种每天阅读的习惯;在学校,教师每天留出十五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进行课内读报,循序渐进,最后形成一种阅读习惯。在这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学习习惯、性格特点进行针对性指导,最终让孩子们形成每天读书的好习惯。

(二)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在阅读培养的过程中,切忌“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坏习惯,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也是一种思维锻炼的过程。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在指导学生的阅读过程中要指引孩子们思考的方向,要给孩子们提问“为什么”和“怎么做”等问题,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形成自我提问、自我思考的阅读方式。

(三)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的习惯

在语文阅读中,工具书的使用对学生的帮助作用巨大。小学生的工具书主要是新华字典、词典,这些工具书可以在学生自主阅读遇到生字、生词时,自己弄懂字词的读音和意义,可以避免学生读、写错误等不良影响,确保知识的正确性。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的习惯,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不依赖别人的习惯,对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提升非常重要。因此,要从低年级开始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的习惯。

为了使学生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工具书,我会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各种工具书的正确使用方法。而且在班级里树立榜样,让他们带动班上不经常使用、不正确使用、过度依赖工具书的学生,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工具书。

引导学生要从教学点滴做起,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成为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受益人。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阅读习惯阅读兴趣小学生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