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剪影

2019-04-10 11:58叶桂杰
椰城 2019年3期
关键词:喇叭衬衫温州

叶桂杰

1

已经过去一个半小时,火车还没到丽水。车里一直没什么动静。夏日炎炎,外面的光线很强,瓯江的水绿且丰盈,江两岸的青山被光雾笼罩,浮沉在似有若无之间。對岸的山脊线上,戳了十块巨大的蓝底宣传牌,一个山头一块,上面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车厢里冷气侵骨。阿松站起来,在过道里把自己摆成一个大字,以此来伸展肢体,舒活筋骨。

“这火车空调开这么低,想冷死人啊?”阿松嗓门洪亮地说道。

隔着过道的对面,一个男人望了他一眼,并用一种亲和力很强的浅笑呼应他。阿松心里不知怎么就咯噔了一下,身体像沙漏似的应声流回座椅。“去哪里啊?”阿松感到很有必要跟他打个招呼,于是把头侧过去,说了这句话。说的同时,阿松很放心地上下打量他。阿松见那男人身上穿一条紧绷绷的白衬衫,领子上脏兮兮的,折边都快裂了。阿松心下放松了许多,但还不放心,于是再去探究竟。那人蓬头垢面,肤色枯黄近于暗沉,裤面和鞋面上“很不礼貌”地沾着一大片白泥巴,手里划拉着一只黑乎乎的手机。阿松终于踏实下来。

“端午节,回家去。”

衬衫男人回复他,脸上是一贯的亲和。但这种亲和在阿松看来很做作。

“老家哪的?”阿松淡淡地追问。其实不用问,他大体也能猜到他的籍贯。他只是礼节性地问一问而已。

“阜阳。”衬衫男人说。

“富阳?!”阿松挺直了腰杆,把身子侧过来正对着衬衫男人,“这地儿我去过。那里可富裕着呢。我一朋友就跟那儿上班,薪水可高着呢。一年十来万不在话下的。九十年代我在那儿也做过生意,跟他搭伙,小赚了一些钱,后来我去了广州,他继续留在那儿。但是改了行,做水泥生意。现在就在那儿南方水泥公司上班,是个包工头。注意,可不是成天上脚手架的那种啊。2000年我路过那儿,他已经在城里买了套房,一百三十九平,还买了一间车库——是车库,不是车位,当然还买了车,生活可滋润着呢……真看不出来,你竟是富阳人呢。”说着说着,阿松不自觉地笑了,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惭愧。

衬衫男人笑眯眯地等他说完,然后纠正他:“我说的不是杭州的富阳,是安徽的阜阳。南方水泥名气大,这我也是知道的,但是安徽阜阳有没有分公司我可就不晓得了。”

“哦,不晓得了,不晓得了……”阿松感到身上湿漉漉的,好像被凉水浇过。他喃喃地重复着那男人的话,总觉得他所谓的“不晓得”很不标准。他用手把滑落到鼻梁的刘海捞起来,卡到耳根后面去。然后进一步挺了挺身子,好像写文章另起一段似的,说:

“你手里玩的是苹果几啊?”

“苹果4。”

“是真的假的?”

“假的。便宜货。”衬衫男人憨傻一笑,露出一口黄牙。

“哈哈哈——我就说嘛!”阿松吐了一口长气,险些跳起来。前座的高大汉子大约受到了震动,翻过身来,从椅背上方对准他瞟了一眼。阿松察觉到自己有些失态,便拾掇起激动,正襟危坐起来。“苹果我识货。像这种水货,广州很多,里面配件都是换过的,反应速度很慢。档次最差的跟电脑连接不上,稍微好一点的,可以存些歌曲,但是放电影有些卡,因为运行内存很小。一般市场上卖四五百左右。你买来多少钱?”阿松温柔地问。

“八百六。老板送了一块电板。”衬衫男人说道,“你怎么这么了解?”

“你被骗死啦——”阿松把脚往前一踹,愤愤不平地骂道,“我跟你讲,我就是做这种生意的啦!”

前座的汉子徐徐站起身来,转过身……

2

“看来你是行内人啊!哪里的?”大汉移步到走廊上,一只脚搭在另一只脚背上,斜靠着座椅,问。

阿松暗暗端详他,只见他着一条白色T恤,一条裤脚破烂的马裤,膀大腰圆,孔武有力,嘻嘻一笑,说道:“我河南的,在温州上班。这会子要去杭州谈笔买卖。客户是家大公司,要进我们公司的货,发给员工做福利。这笔生意谈成了,以后就常年合作下去的。我们老板派我去谈,前面有几个已经在杭州跟这家大公司谈过了,谈不拢,在杭州等着我过去呢。本来端午有一天放假,我看看他们等得急,还是赶紧去了吧。”

“多大生意啊?这么紧赶慢赶的。”

“六七千吧,估摸估摸。”

“才六七千啊?”

“以后还要长期合作的。”阿松赶紧补充,“还有另外两家,也打算谈谈,公司规模更大些。在西湖区边儿呢。大哥您做什么生意呢?”

“没在做生意了,闲着。到处跑。九十年代在老家济南拉过人力车。攒了些钱。后来跟朋友去了北京,做些生意。倒卖火车票、发票,放一些利钱,什么都做,没闲过,赚了几十万。也能花,是老家第一个买手机的。那时候的大哥大,倍儿大,揣进兜里露出一半,鼓鼓的。还买了台电脑。当时电脑不像现在的windows系统,那是dos系统的,不好弄。别人都看不懂,我很快就学会了。回老家把房子盖了几层上去。”

“九十年代您就把生意做这么大了?难怪您现在闲着到处跑呢。”阿松没听明白什么windows系统、dos系统,额头上冒汗,心里发怵。

“后来看上一姑娘。好了两年了,打算结婚。一到她家,老泰山不同意,说是太远,见不着女儿,心疼。言外之意也是说我家欺负了他女儿,她吃亏没人帮。我就说,无论怎么样,我跟她是结定了婚的。我可以答应呆在她老家福建那边儿。老丈人还是不同意,问为什么,也说不上来。他女儿向着我,跟我去了山东。老丈人不罢休,两次从福建跑过来要人。女儿不肯回去,老丈人就去警察局把我的老底儿捅了出来,事情闹大了。我进去坐了三年。”

阿松叹息一声,心头的石块落下,忽然对眼前这个高大汉子发生一丝怜悯:

“后来呢?”

“进去也没什么。里面的狱警我原先就认识不少。呆了俩月,就都混熟了。后来出来了,一朋友给介绍,便去了内蒙古讨活计。剪些电缆卖卖,得空捣腾一些牛羊肉,赚些差价。折腾了七八年,攒了百来万块钱。于是在济南买了套房,打算娶媳妇儿,正经八百,生孩子,过日子。”

阿松觉得鼻翼上痒酥酥的,一抹,都是汗珠子。阿松很不高兴,说道:“火车里这么闷,热死人啊。这破空调一忽儿高,一忽儿低,什么玩意儿……您后来怎么样了?”

“没怎么样,后来我以前女朋友又跑过来了,说要跟我结婚。我琢磨着有什么蹊跷。问了好久,原来他老爸进去了,盼着我打点。我说成。于是去了福建。我在里面就跟他爸挑明了说,我把您弄出来后,您可别好了伤疤忘了疼,得把女儿嫁给我。他老爸说好,我不放心,想跟他立个字据,想想又算了。打点了几个月,他老爸出来了。我就上门提亲事,他就坐在躺椅上,翘着二郎腿,说我女儿配不上您。我一开始以为他不好意思,说多了,就明白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火气上来,差点跟他打起来。他就说,别以为你在内蒙古做的营生我不知道。我一看身上的存款,也就剩万把块了,弄不过他。要是再进去,这辈子也就玩完了。还是回老家。我本想这次真的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没想到过了几天,他女儿偷偷地跑到山东来了。我们俩结了婚,生了个孩子,做些浮皮生意。”

“您为他爸的事情就花了近百万啊?”阿松心疼地问。

“是的。完事儿后,没剩了。不过好歹他女儿还是跟了我。”

阿松为他长长地吐了口气,问:“后来,做生意怎么样?”

“没什么起色。您也是混江湖的。我后来跟媳妇儿做生意,被诳了好几笔,折了本,日子紧巴着过。娃儿寒碜着,骨头都快戳破皮肉了。他老爸给她又物色了一户好的人家,把她骗回去了。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觉着她回去也是人之常情。女人都是差不离的。日子好,跟你过,日子不好,就走了。要不是我妞儿整天吵着要她妈妈,我还不知道这辈子会不会再去福建呢。于是带着她去了福建。她妈妈见女儿瘦成那样,心疼得紧,说是让她带段时间。于是我就一个人回来了。”

“那您一个人回去,是不是又要打算做什么大生意了?”

“现在整个人都懒懒的,还谈什么生意呢。能混来三顿饭,就是了。人生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把自己折腾得那么累呢。”大汉子很爽朗地一笑。

“是啊,赚那么多钱干吗呢!”阿松附和道。这一路聊下来,他的心脏好像越过了高山和深谷,起伏波动很大,现在终于回归到平地坦途,但却不知道为什么,感觉有些失魂落魄。他站起身来,想象着用俯视的眼光抚慰他,实际上却只能看到他胸膛的位置。他仿佛直到此刻才猛然发现大汉子究竟有多高大。他举起手,很别扭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兄弟,不用愁,过日子就好比是勒腰带,紧一点,松一点,差不大,难不成还把腰杆子勒断了不成?”

这时乘务员托着餐盘过来,一路喊:“卖盒饭了,卖盒饭了。盒饭要吗?”

“多少钱一份儿?”阿松问道。

“十五元一份。”

“三年前我坐这列火车还是十块钱一份儿呀。怎么一下子涨了这么多!”

“三年了呀!也不看看平均物价涨了多少?”

“那也不至于涨那么多吧?”

“那您是要,还是不要?”

阿松身上所有的毛孔张开如眼睛,望见山东大汉和衬衫男人正瞅着他。

“要啊。不就十五块钱嘛——肚子饿了,三十块钱也要啊!人嘛,别亏待了自己,是不是?给我来一份儿吧。”

阿松的毛孔张得更大了。

“那个……给我这两个朋友也各来一份儿。”

毛孔安详地闭眼了,阿松感到体内的暮色从头顶降落。

“好嘞!”乘务员爽利地把三个盒饭放在桌面上。阿松瞪了她一眼,伸手入怀去摸索钱包。终于摸索出来了,他里里外外地翻检钱包,拣了一张最破旧的百元钞票出来。

“先生,您的朋友已经付过了。”乘务员向他莞尔一笑。

阿松一抬头,衬衫男人正笑眯眯地把饭盒递给他。阿松觉得他的笑很做作,心里哼了一声,伸手接过饭盒,说道:

“这怎么好意思呢?”

3

车厢复又安静下来,这让阿松浑身不适应。到了缙云站,旅客上下较多,车厢内发生了一些变化。阿松望着过道上进进出出的人流,忽然闪过一个念头。他想,要是衬衫男人和山东汉子早点下车就好了。但那是不可能的。他们的目的站比自己还远。这样一想,阿松更加不自在了。窗外的阳光愈发耀眼,辉煌灿烂地从万里无云的天空中泼下来,在屋顶、阳台、路面上堆了厚厚的一层。地面发烫,冒出一缕缕水汽,把高楼林立的县城和锈迹斑斑的铁轨摇来晃去。

这时候阿松发现一个干净清爽的妇女坐在衬衫男人旁边。他瞅准机会,跨到了衬衫男人对面去,先是跟衬衫男人象征性地聊了几句,转而好像刚刚发现似的“咦”了一声。那妇女的头发蜷曲,部分染成红色,虽然年纪在四十岁上下,脸上也有些遮盖不住的皱纹了,但是眉目十分清秀。

“这位女士,您哪站上的?我还一直都没看到您呢。”阿松搭讪道,其语气仿佛跟她交情甚笃。

“温州上的车。”

“呦呵!原来我们是一起上的车呀!都没留意到您呢。我鹿城区,您呢?”

“真巧,我也是鹿城区的。”

“那真是太巧了。古诗说得好啊:四海之内皆兄弟,有缘千里一线牵啊。你温州做什么生意?”

妇女笑了笑,回答:“我不是做生意的,当老师。”

阿松心中一惊,大失所望。原先的热情全被浇灭,转而懒懒地问道:“据说现在当老師工资挺高的,有一两千吧?”

“那是八九年前的工资。现在五六千的样子。我职称还不到高级,算是中等收入,我同事评到高级职称后,加上一些津贴,有七八千的样子吧?”

阿松一时答不上来,想了一阵,问道:“工资这么高啊?你们做老师的好像也有什么绩效、福利、公积金、保险什么的吧?是连这些一起算上去吗?”

“福利、保险、公积金除外吧,七八千的样子。也不多,城市里物价高,算计着用。”

“哦,那是,那是。城市里消费本来就高。而且房价这么高。国家老说要在房地产上做些动作,打了几年的雷,没见下过几滴雨。七八千,确实不高,确实不高……”阿松像自我安慰似地喃喃自语,过了一会儿,脑子里跳出一个问题,便问,“你是教小学的吗?”

“教小学的轻松,没有早晚自修。我教中学。”

“中学的呀?十三四岁的孩子也还听话的,不过就是叛逆期,难管一些。课业负担也没那么重吧?不像人家高中的,有高考压力。那可真是血汗钱。”

“我就是教高中的,所以基本上都没什么自由的时间,像你说的,压力很大。”

“你教高中的?难怪我一开始看到你,就觉得你像个高中老师呢。”

“是吗?为什么?”

“一种感觉吧。做我们这行的,见的人多,大致能猜出来。我看你不像初中、小学老师,所以就跟你确定确定。听你谈吐,文化水平高,有修养,内涵。你应该是教语文的吧?”

“我是教物理的。”

“你教物理?你一个女老师教物理?!”

“怎么?这不正常吗?我刚跟你说的收入七八千的同事,就是一个教物理的女老师啊。”

“哦,我知道了。原来物理得女老师教才是正经啊。我说嘛,我初中的物理怎么这么差?原来是男老师教的。像我们这行的,要是物理学得好的话,现在肯定身价涨到千万了。”

“你做什么的?”

“路演。路演知道吗?替工厂、公司做广告宣传。有时候也在小区里摆摊,卖些电子产品。喇叭、耳机、手机、MP5什么的。总之,可做的事儿多着呢,好大一门学问!”

“哦,原来是这行啊。我那小区经常有人来摆摊。”

“你家是哪个小区的?温州的小区,只要你说出来,我都知道。”

“复兴街艾莉丝特小区。”

“就艾莉丝特呀,我去过很多次的。不过那里的门卫不许我们进去。所以我在门口摆过几回。”

“前几年小区物业还让进去的,后来好多业主反映说,摆摊的喇叭放得太响了,吵到孩子睡觉。还有车上、门缝里老夹一些传单,业主就集體要求不许在小区里摆摊了。”

“你说喇叭放得响啊?那可是真没错。我们公司的喇叭,质量一等一,声音可亮了呢。我这会儿包里也带了几个。”说着,从火车衣物架上拖下一个沉重的行李包。嘶啦一声拉开拉链,抱出两个喇叭。

这时候前面那个山东汉子瞅了他一眼,说道:“这么重的东西带身上啊?好像农民工赶春运似的。我坐车,从来不带重物。你怎么不托运啊?”

“我这也只是带些回去送给邻居嘛。这喇叭公司发的,一年都能发几十个。我带回去给邻里朋友,他们高兴。”

“你给他们,要多少钱?”

“不要钱,不要钱。”阿松赶紧辩驳,“都说了,邻居朋友嘛。只是他们不好意思我白给,也递我几包烟。”

笑眯眯的衬衫男人侧过来,不无疑惑地问:“你刚不是说要去杭州吗?怎么又说是回家?”

阿松顿了顿,说道:“端午放假嘛,我先回老家一趟,再折到杭州去。”

衬衫男人没明白,继续问:“可是你刚刚还说杭州的同事等着你过去处理呢?”

阿松似乎没听见,捧着两个喇叭,径直坐到女教师对面,把衬衫男人晾到一边儿去。

“这喇叭可响了。我给你试试啊。”阿松说着,开关一拨,《江南style》像一个闷雷从火车背上滚过:oppa江南  style江南style……阿松旋转音量钮,于是一个个大铁球砸在车背上,落下,弹起,又砸,砰砰砰地响:没错就是你(hey~)没错就是你(hey~)。有些乘客受不住,厌恶地捂住耳朵。几个男人把头从座椅上探出过道,向阿松瞪眼,可惜后者沉浸在欢乐中,似乎的确没有察觉到。“鸟叔”戴着墨镜,在摇摇晃晃的车厢内又唱又跳,两个拳头在胸前上下颠簸,一会儿对着左边的乘客喔喔喔喔,一会儿对着右边的乘客嘎嘎嘎嘎,可以说妩媚到爆炸。“hey hey”响到第二遍的时候,山东汉子忍不住了。“太响了!”山东汉子喊。阿松没反应过来,以为这是对他的赞赏和鼓励,心里一激动,嗖嗖两下,就把另一个喇叭也打开来了。

“呜——”火车一声鸣笛,好像脱了轨似的,车轮下擦出无数火星子。

金华站到了。

4

金华上车的人次就多了。头几个上来的,一听到这撼天动地的音乐,立即抱住脑袋,烦躁地向声音的源头望去。阿松欣喜若狂,手脚在桌上和地上跟着节奏打起了拍子。过了一会儿,上来一个女大学生,耳朵里塞着耳机,一听到这音乐,就尖叫起来:“谁的喇叭开这么大啊?公共场所。真没素质。”阿松平地里摔了一跤似的,落魄地关了喇叭,向女教师道:“现在的大学生,真没素质!”

女教师微微一笑。这一笑让阿松感觉到她并不同意自己的论断。

“你这是去哪儿?”阿松换了个话题。

“杭州。”

“杭州啊?正巧我也去杭州。”

“你去杭州?刚才他不是说你去河南吗?”

“我先去河南,再折回杭州,谈几笔生意。你是杭州人吗?怎么去温州当老师啊?”

“我福建人,在温州工作。温州那儿教师是面向全国招聘的。”

阿松听说她在温州也是个外地人,心里平坦了许多,于是笑道:“那你是考到温州的吧?”

“我原来也在福州教书。一直教高三。可能我的学生升学率比较高吧,后来被聘到温州来的。”

“那真是高级人才引进呢……你去杭州做什么呢?”

“我儿子在杭州读书。现在也快高考了,我趁着端午放假,去看看他。顺便看看有没有买家,把杭州的房子转转掉。”

“你在杭州也有房子啊?”阿松有些忐忑。

“是的,六年前买的。那时候我儿子刚读初中。我就在杭二中附近买了一套,还便宜。我说:‘儿子啊,如果以后你考上了杭二中,这套房子就送给你了。”

“后来考上了?”

“考上了。前段时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我儿子去面试。面试前,他跟我说:‘老妈,如果我上了北京大学,你是不是在北京给我买一套房子啊?我说,北京的房子太贵,家里也不是很宽裕。不过你真考上了,那我们就把杭州的房子转手了,在北京买套下来。”

“后来就考上了?”

“前阵子北京大学招生办电话打来报喜。我就趁放假时间去杭州看看,再处理杭州的房子。”

阿松感到胸口有只猫在挠他。他望着车厢里地面上到处是垃圾,稀稀拉拉的乘客们也是东倒西歪的。右前方一个老头子,大约是受了凉,清水鼻涕流到上嘴唇。他用两个手指抹了一下,顺手擦到座椅的下面去。阿松猛然想到,以这位女教师的身家,怎么连辆私家车都没有,实在是不可思议。难道她?想到这里,阿松仿佛掉进沼泽后,一沉再沉,最后终于拽住了一根救命的藤蔓。他紧紧地握住这根藤蔓,惴惴不安又破釜沉舟地问道:“你不知道这列火车开得很慢吗?怎么不自己开车去呢?”他的语气由询问变成了质问,最后近乎严厉。

“这个我还真没想到。我差不多十几年没坐过火车了。”女教师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道,“我自家的车前几天在下班高峰期被擦了,现在正在4S店呢。”

“不过,就算有车,我一个人也不敢跑长途。”女教师补充道。

“唉,就等着高铁赶紧通车吧。”女教师望向窗外。

5

金华站过去,便是义乌。这一站的路程里,阿松又连换了几个位置,都觉得没意思。他看看窗外,太阳正在下去。从温州北上,山体渐渐稀疏,隧道也随之减少。他肚子有些饥饿,便从包里拿出瓜子来嗑,一边嗑一边兀兀地看着窗外,窗外是一片郊野,丘陵起伏,山脚下的空地上,几条破旧的公路蜿蜒曲折。拖拉机、三轮车、摩托车掩映在尘沙滚滚之中。几个采砂场寥落地散布着,沙山上长满了青草。一个巨大的废旧汽车场,密密麻麻地停了无数辆破车,在阳光下黄澄澄地汇成一片钢铁的海洋。汽车场地外围,是一个个并不起眼的铁皮棚屋,渺小得可以忽略不计。火车再向前开去,越过一座小山坳,就可以看到一排巨大无比的水泥桥墩子,平行着铁路线,向远方延伸出去。它们高大威猛的体量,鲜亮夺目的水泥,以及排山倒海的阵势,一根根地戳在这片荒废之土上,既显得格格不入,却又毫不客气。阿松望着它们,咣哧咣哧一对对地涌入眼帘,源源不竭,不由得出了神。

猜你喜欢
喇叭衬衫温州
喇叭盗窃案
好玩的温州乐园
时髦衬衫穿搭提案
格格不入
温州模式已经成为明日黄花?
喇叭盗窃案
你挚爱的喇叭Clothing已上线
针织衫&衬衫
“民营制造业之都”的“跑路”效应
“民营制造业之都”的“跑路”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