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人物特点,关注形神合一

2019-04-10 11:00尚海飞
天工 2019年12期
关键词:塑造姿态特征

[摘 要] 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享有“东方艺术瑰宝”之美誉,凝聚了历代华夏儿女智慧的汗水和心血,并在不断发展中玉雕作品逐渐具有了不同的地域特征,在具体的雕刻上也衍生出了不同的种类和形态,这些丰富多彩的玉雕形式共同汇入了整体的大流中。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玉雕需要精湛的雕刻手法和扎实的雕刻技巧,但不同形式的玉雕也有各自不同的雕刻要点,对雕刻主体的要求也存在区别。现以人物玉雕为出发点,重点叙述这一类型创作的基础要点。

[关键词]人物特点;形神合一;姿态;创作要点;塑造;特征

[中图分类号] J313           [文章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19)12-0058-02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尚海飞.突出人物特点,关注形神合一——探究人物题材玉雕的创作基础要点[J].天工,2019(12):58-59.

人物玉雕是玉雕工艺中一条主要的支流,也是这一领域操作难度较高的工艺构成主体,雕刻的人物可以是历史英雄,可以是上神先祖,可以是平民百姓,也可以是书中的画像等。但无论是哪一类型的人物,雕刻出来的形象都是对其神态和样貌的反映,这也就意味着不同的人物玉雕会表现出不同的外在特征。因此,在雕刻过程中要把握人物的特点,遵循形神合一的原则。

一、分析特征,抓住要点

不同的人物具有不同的面孔,形态各异,题材多样,如何客观地反映现实中的人物特点是当下玉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现阶段,人物玉雕所集中选择的对象大多数以神话中的主体为核心,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神话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故事凝练,其自身有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并且也有了固定的模式沉淀,在雕刻中的难度相对较低,在具体的培养和学习中也相对容易模仿,非常适合初学人物雕刻的主体来制作。因此,笔者在文中也将重点叙述神话人物的雕刻要点,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古代神话人物形态各异,并且是跟随我国传统宗教一同发展的,因此有相当一部分人物主体也属于道教或者是佛教的流派。

例如,佛教人物雕刻的对象主要集中在佛祖、观音和多罗菩萨(度母)这三种人物上。在雕刻佛祖的过程中,相关主体要意识到佛祖在整个佛教中的地位,并以此联系到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结合两者的形象和特征。因此,在雕刻人物中要重点把握“庄严”和“中正”两个要点,在雕刻中要突出佛祖的威严,要保证其目光直视,身姿平整,整体上要给人一种威严肃穆之感。在雕刻度母的过程中,相关主体要意识到度母是观音菩萨的延伸,在人物形态和人物性格上都要与观音菩萨的特点相靠拢。度母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女子的固有形象,尽管其自身也具备严正的特点,但更多是侧重于慈祥与博爱,在形态上要更加慵懒和松散,但整体不失端庄和优雅。因此,在雕刻中要将度母不同姿势灵活展现出来,可以是坐姿,也可以是卧姿,也可以是站姿,要突出女性体态的柔和与美感,同时也要雕刻出度母身旁做伴的装饰。除此之外,像弥勒、金刚等面部表情较为生动活泼的人物,也是玉石雕刻中普遍选择的主体。

就道教而言,主要人物是福星、禄星、寿星以及天庭神话为人所熟知的四大天王。值得注意的是,东西南北四大天王具体的区别主要是兵器上的不同,其人物的形体神态和大小几乎是一致的,都普遍凸显出了神话中的孔武有力和高大威猛的形象。另外,在福、禄、寿三星中,寿星的人物特征较为明显,其前额凸起,并且背部弯曲,胡须较长,但面容天庭饱满,和老人身姿形成鲜明对比。除此之外,八仙也是道教中的重要人物,不同的仙子具有不同的特点,在衣着神态、动作,甚至是背景上都存在区别。吕洞宾丰神俊朗,举手投足间皆是仙人威严。铁拐李虽衣不遮体,破破烂烂,但形神健硕,姿态精神。汉钟离姿态豪放,衣着潇洒,颇有逍遥风气。韩湘子端庄素雅,书生气息浓郁。

二、把握姿态,着重塑造

人物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衣着服饰等都是人物雕刻在塑造中需要重点把握的部分,其面容是辨认和区别不同人物的要点和基础。因此,在实际雕刻过程中也要重视不同人物之间的面容特点。面部细节的刻画具体也要按照五官的区别来进行,眼部细节主要分为睁和闭两种神态。“睁”重点体现的是人物的神采和灵气,而“闭”主要体现的是人物神态的悠然自得与怡然自乐。而“闭”这一眼部细节主要以卧佛为主,而这一寓意恰好印证的是佛教中的轮回因果与来世超脱,体现对“因”和“果”,“生”與“死”地坦然释怀和接受。而“睁”主要集中在坐佛或者是立佛的雕刻上,一般来讲,人物目之所及之处便是整个雕像核心寓意的指向。

除了眼部神态之外,人物的眉形也是展现其神态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眉形的具体分类多种多样,神仙人物以“长眉入鬓”为主要神态特点,指代的寓意为高寿长生。而细致精巧的眉毛一般指代的是人物的和蔼与仙逸,也是当下人物玉雕中较为广泛采用的刻眉模式。而浓眉一般指代的是历史武将或者是天庭武神,这一眉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体现人物的性格,坚毅要强,体态英武,神态威严。而眉型上挑或者是下抑是对所刻画人物心力的描写。

就耳朵而言,一般在玉雕中为了体现人物的富态和饱满,普遍会以大耳垂为主要刻画对象,并以此来展示神仙和文官的神采飞扬。但大耳垂主要集中在年长人物的身上。在幼童的雕刻上,一般是以较为圆润的耳型为主,主要目的是为了体现孩童的天真活泼与俏皮可爱,展现出生动的幼时形象。

就鼻与口而言,人物的口型是影响人物整体面部表情的主要部分,也是鼻子和其他面部构造进行刻画和设计的基础。例如,度母的口型多以微微上扬为主,表现出其亲切待人的形象。同时弥勒佛的嘴型常常以较为大幅度地上扬为主,以此来展现出其怡然自乐的形态。而部分武将的嘴型往往与其眼神相称,主要是表现出其怒目英武形象。

就肢体动作而言,人物的手脚姿势一般与其所处的客观背景和情境相关联,同时也需要一定的装饰物与其结合。例如,度母的雕刻,多以莲花为主要装饰物,并且度母的各类姿态都有其特定的称呼,在雕刻的过程中要保证形态的称谓与人物的肢体特征相呼应,切忌出现混乱的情况。对佛教之外的其他人物刻画,其限制条件相对宽松。但是在雕刻过程中也要注重对人物鲜明风格与特征的把握。例如,对诸葛亮的雕刻,就要突出其“羽扇纶巾”的形象。对杨玉环的雕刻,就要把握其丰腴的体态。对曹操的雕刻,就要突出其“身长七尺,细眼长髯”身姿。对林冲的雕刻,要注重对其“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的反映。总而言之,雕刻人物要抓住其所处的历史环境,以此进行深化。

综上所述,人物玉雕的刻画要着重把握其各类神态和身姿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做到形神合一。雕刻者要意识到,人物外观的刻画只是玉雕的一个部分,真正的核心是要让观赏者能通过外貌感受到人物的精神内涵和思想感情,而要真正做到“神”的表达,也要以“形”为基础和依托,这两者始终是相辅相成且不可分割的。

参考文献:

[1]林国华.论玉雕之人物雕[J].上海工艺美术,2018(4):55-57.

[2]刘珂.中国画人物题材创作中色彩的应用研究[J].中国文艺家,2017(3):146-147.

[3]吴冬梅.玉雕材料的开拓性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2):24-27.

[4]侯明明.少数民族题材中偏苗造型浅析[J].明日风尚,2018(10):135.

[作者简介]

尚海飞,生于1982年,河南镇平人。现为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苏州市河南商会珠宝玉石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青年玉雕艺术家。

自幼喜爱绘画,1999年从事玉雕行业,先在镇平学习素描以及绘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后又辗转天津、上海等地学习深造,在此期间博采众长,经过不断地积累与磨炼,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力求达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作品题材丰富多样,尤以人物件见长,其创作的玉雕作品深受业内人士好评,曾多次荣获玉器“子冈杯”“天工奖”“百花奖”“神工奖”等玉雕学术奖项。

(编辑:赵文静)

猜你喜欢
塑造姿态特征
抓特征解方程组
绿建筑的商业姿态
浅析《天堂电影院》中次要人物的成功塑造
经济新常态下中小房产企业竞争优势的塑造
get!五大潮流热点 许你裙装 浪漫姿态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阅读是最美的姿态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