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接口假说:三位中国学龄儿童自由创编故事中的语法现象的实证研究

2019-04-12 00:00孙桂敏
校园英语·中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隐性知识语篇分析语法

【摘要】Sorace&Filiaci(2006)提出了接口假设(IH),该假认为二语习得高级阶段及最终阶段,习得者已经习得狭义的句法属性,但仍然存在对错交替的现象。该假说没有对处于发展阶段的语言习得进行必要充分的分析以自证。本研究利用对三位来自北京不同学区的三所公立小学中抽样的三位7-8岁的小学生,在没有任何诱导的情况下自由创编的虚构性英文文体的语法情况分析,以及对他们英语习得路径的分析,来验证接口假说是否可以解释二语习得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对错交替,母语迁移,讲话等现象。并且希望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发更多关于儿童英语习得过程中,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作用效度和教学导向的讨论。

【关键词】接口假设;隐性知识;显性知;英语习得;儿童英语习得;语篇分析;语法

【作者简介】孙桂敏,安德华旭教育书院。

一、引言

近些年,在生成语法理论指导下,学者们尝试从语言加工角度解释二语习得者在二语习得中出现困难,难以达到母语程度的原因。在这个背景下产生了“接口假说”和接口知识的习得的讨论热潮。

该假说的研究范围开始于对成人二语习得于母语习得的对比。常见的现象是正常的母语习得者能够无一例外的成功习得母语,而二语习得者却很难达到目标语的母语水平。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研究者们发现各个语言模块的知识及各模块在整合中的接口处知识可以被成功习得。这些语言内部模块间发生的特征组装的接口被称为内接口。而相对应的外接口则是指语言与其它认知系统间进行信息传递或整合的接口。(戴曼纯,2014)

目前对于“根本性差异假说”质疑和否定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一致。很多研究者认为二语习得的接口问题并非成人独有。本文中考察的三为小学生的英文习得路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特征组装和映射也具有典型性。我们尝试对这三样本进行分析,来进一步对“接口假说”进行验证,并尝试得出教学导向。

二、语言学背景

1.普遍语法。上个世纪70年代,在体验哲学的基础上衍生出了认知科学。其核心的观点是认知来自人的身体体验和具有体验。而认知具有无意识,隐喻的特性。推理,语言,句法等都来自人类在社会中发生功能时,通过身体和想象力获得。语言的习得也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获得。人类的语法具有普遍性。这一观点是由美国的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创造的。

乔姆斯基还用自上而下的演绎法建立生成语法的法则。他认为人脑中天生存在识别和生成句子的装置,并且所生证的句子皆为语法正确的句子。因此生成语法采用特殊的符号对语法进行形式化的描写,而非收集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和歸纳总结。在此理念的指导下,产生了接口假说。

2.显性学习和隐性习得及其接口。认知语言学影响下的二语习得理论将语言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习得”和“学得”两个概念。(Krashen 1981)后继的研究者们认为隐性语言知识才是内化了的语言知识,内化了的语言知识才能保证学习者熟练使用目标语。而显性语言知识只是学习者意识到的与语言相关知识而已。

但现在有学者认为这里的接口不同于接口假说中的“接口”,他认为两种知识间存在的是知识提取路径的转化, 而非知 识本身的转化。 (戴曼纯(2005) 然后对于外显语言知识学习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外显知识学习是否会纠正错误映射表征,并反作用与隐性习得,外显知识学习是否干预内隐习得,催化各个句法模块的重组和学习者的语言加工,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三、研究设计

1.研究的问题。本研究旨在对目前北京公里小学学生中抽样的三位小学生的口语创编虚构故事篇章里的语法分析,探究接口假说在儿童二语习得研究中是否可以起到解释作用。具体问题如下:(1) 三名儿童的样本篇章中语法组装特征和映射是否与生成语法理论相符;(2)这些样本中是否存在句法——形态(功能语类的形态)的困难,是否可以预见僵化现象。

2.研究对象。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在对不同儿童英语习得群体的分类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分类的标准为:(1)对象的英语输出效果。(2)对象的英文学习方式中,隐性和显性的分配情况。(3)对象英文学习的频次和时长。

三位儿童使用Sample1, Sample2, Sample3表示。她们的基本情况分别是:

Sample1:女,7岁,朝阳某老牌重点公里小学,学校使用人教版教材。

Sample2:男,7岁,海淀某老牌重点公立学,学校使用人教版教材,攀登英语及剑桥英语教材。

Sample3: 男 8岁 朝阳某普通公立小学 学校使用人教版教材。

3.实验材料。研究者只是鼓励三位研究对象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以娱乐的方式自己口头创编故事,由妈妈录下来发给研究者,研究者再按录音完全记录下内容。

4.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因为数据样本是在完全自主,毫无诱导的情况下产生的,所以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研究对象的语言产出,比较准确地反映他们的中介语情况。接下来我们就要尝试从其习得路径推导和找出我们研究问题的答案。

Sample1,7岁女童,她的接触英文的年龄为2岁,以和妈妈吟唱英文儿歌,阅读绘本故事为主。在培训机构上外教课,主要以体验和学习语音知识为主,无语音以外的任何显性语言知识学习。还上外教所带的科学阅读课程,内容为认知语言之外其它内容为主,不以语言学习为主要目的。学时情况为每周7小时。

Sample2,7岁男童接触英文年龄为3岁,在培训机构上外教课,以体验为主。5岁后开始在某机构学习以语言显性知识教学为基础的课程,并配合课程要求进行不同文体内容的阅读。并且有两个月在美国本土与当地学生一起上课的游学经历。每周学时为9小时。

Sample3,8岁男童接触英文时间为5岁,以在培训班学习显性语言知识的课程为主,较少体验式学习经历。学时为每周3小时。

我们从文本中选出7个语法结构进行分析。这些结构是基于 Ellis(2004、2005、2006)、Erlam(2006)等人关于隐性语法知识研究所使用的结构。这些语法结构的选用标准是:(1)三位被研究者的文本是否存在相类似的接口知识的映射表征;(2)某种接口映射表征是否具有独特性,并能代表不同的语言水平;(3)习得方法的区别是否可以得到体现。

四、结果与讨论

1.数据结果是否可以证明生成语法是否适用于儿童二语习得?根据对三位被研究者的创编篇章语法分析,普遍存在对错交替的情况,尤其是第一二位被研究者的正确率很高。第一位女孩几乎没有接受过显性学习的训练,而第三位因为在目标语言环境中暴露时间较少,即使接受过显性学习的训练,仍然出现较高的错误率。这些错误大部分是属于L2(英语)和L1(汉语)的差别的阈值范围内。

2.内隐习得和外显学习是否存在接口,句法-形态(功能语类的形态)接口(外接口)是否更加困难,外显学习是否降低外接口知识习得的难度,提高学习者语言能力?

较之第一位没有接受过显性学习被研究者,第二位研究者和第三位研究者在处于不同地区的同一家培训机构接受显性语言学习。学习内容涉及表格中所列的语法知识学习和训练。但是二者在数据资料所列的语法结构中并没有表现出明显优势。但是在第二位被研究者的输出篇章中出现了较为复杂的句型结构,这里所涉及的语法内容在第一位被研究者的篇章中未曾出现,可以说明以下两点:1.两位在目标语中暴露较为充分的儿童语言学习者在狭义语法的习得方面具有共性,即隐性习得效果取决于儿童自身的语言加工能力以及外部语言环境;2.外显学习可以增强学习者在外接口处的运算能力,降低外接口的习得难度,同时也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但在儿童习得时期,这种优势并不明显,习得来的知识并没有同时纠正其它内接口习得的动态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映射表征,仅限于是否开始学习而已。进而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在接口假说最初观点基础上修正和发展了的观点,即外接口习得与内接口习得的差别并不大。

五、结语与进一步的讨论

本研究是在儿童二语习得领域对接口假说作出了探讨,是对接口假说的一次研究领域的延展讨论。同时也可以当做是对儿童早期二语习得有效干预方法的一次探究。

初期的接口假说多集中于对成人二语习得的探究和解释,同时研究对象也集中在高级或者类母语级别的学习者中。对处于发展阶段的人群鲜有讨论。尤其对儿童群体的讨论更加的不足。由于儿童几乎全面处于发展阶段,无论是认知还是身体体验,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具有很大的干预空间。所以对儿童群体二语习得的接口假说研究就更加具有意义。

首先,儿童的各项认知处于发展阶段,二语习得的外接口习得可以获得非常充分的研究材料,并可以充分见证外接口在适当的干预条件下呈现的变化。这样可以找出提高外接口习得效率的方法。

其次,在语言接口处会发生的多错交替,母语迁移等现象都会出现在儿童二语习得中。对于成人二语习得中出现的僵化现象,儿童则有一定的优势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研究者可以通过长期的跟踪研究,来分析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和有效解决办法。

在本研究中,样本数量及内容涉及的范围有限。并且因为从外显习得到内隐习得需要一个“催化”的过程,所以这一次的样本抽检结果的有效性还需要较长周期的跟踪测试来验证。

参考文献:

[1]戴曼纯.语言接口与二语接口的习得[J].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January,2014,Vol.37,No.1.

[2]宫钦言,徐秀梅.语言的体验认知观及应用研究[J].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Sciences),o1.33,No.3 May,2017.

[3]戴曼純.语块学习、构式学习与补丁式外语教学[J].外语界, 2012,1,148.

[4]戴曼纯.二语习得的“显性”与“隐性”问题探讨[J].外国语言文学(季刊),2005,2,84.

[5]常辉.接口假说与接口知识习得研究———基于生成语法理论的二语习得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6.

[6]戴曼纯.对“根本性差异假说”的质疑[J].外语与外语教学, 1,262.

[7]戴曼纯.二语习得中的接口假说[J].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2014,No. 4,Serial No.179.

[8]nick c. ellis, The weak interface, consciousness, and form-focused instruction: mind the doors, Form-focused Instruction and Teacher Education Data Standards Ltd[J]. Frome, Somerset – 8/11/2006, 03-Ellis-Chap02.3d.

[9]Andrew Miller, Chil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What Do We Know[J].TESOL & Applied Linguistics,Vol.12,No.1:18-34.

[10]戴炜栋,任庆梅.二语习得内隐,外显学习研究:问题与思考[J].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a (Quarterly)[J].February 2008Vol.1:No.1

[11]Erlam, R. Elicited imitation as a measure of L2 implicit knowledge: An empirical validation study[J]. Applied Linguistics,2006 (27):464-91.

[12]顾琦一.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及其接口之争[J].外语教学,2005 (6):45-50.

[13]戴曼纯.论中介语系统中的接口问题[J].国外外语教学,1998(1).

猜你喜欢
隐性知识语篇分析语法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中美领导人演讲语篇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