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

2019-04-12 03:05靳育德
群文天地 2019年2期
关键词:河滩西宁

靳育德

我的老家在有名的甘河滩,本来叫作“干河滩”,民谚说:“有女不嫁干河滩,吃馍不易喝水难。”那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苦地方。滩地两侧的山脚下有几个小村庄,幸亏我们村上有口水井,才养活了一代代靠天吃饭的人们。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组织民工在村庄的上面修建了黄鼠湾水库,现在叫作大石门水库,荒滩上原来像补丁一样的干旱地一下子变成了水浇地,小麦亩产达千斤,干河滩也变成了“甘河滩”。谁也没有想到,几十年后又变成了有名的甘河工业园区。

甘河滩变成甘河工业园区后,我的老家连同整个村庄也从那儿消失了,对故乡的思念只变成了一缕乡愁,每当偶尔路过那里的时候,只能以当初长在巷道口的几株老榆树来辨别方位,在长满野草的山洼里寻找老宅的大致位置,感叹之余,又回忆起几十年里,我一次次风尘仆仆从外面回家的往事。

其实,我的家离西宁只有短短的60里路程。但就是这短短的60里路,在过去看来,西宁那是很遥远很遥远的地方。

小的时候,乡下人把西宁叫作“城里”,浪一趟城简直是村上许多人最大的奢望。但大人们却戏谑说,西宁城是砖包城,乡里人头一次进城,嘴里要叼个驴粪蛋,才让进城门洞哩。那时候,乡下人进城,有钱人是骑马、骑骡子,穷人们只得靠步行。村上如果有人非要进一趟城,一会儿工夫,全庄子里谁都知道了,于是就有人来央求他捎带买点东西。等他回来后,见过、听过的“古今儿”(故事)也要说上好几天。就这短短的60里路,村上许多人一辈子也没有去过城里,其中就包括我的曾祖母和两位奶奶。

其实,曾祖母的娘家在与塔尔寺只有一山之隔的河湾村,只要沿村前土路北行,出实惠沟就是阴山堂,再东行不远处就是现在的海湖新区。曾祖母活了77岁,一直到逝世,出远门就是走过回娘家的这12里路,一辈子奔波在故乡沟沟洼洼里,不要说见过当年西宁的样子,就连甘河口外多巴川的阵势也没见过。祖辈三位奶奶中,只有我的奶奶去过一次西宁,那是50年代中期的一年。患白内障多年的她实在忍受不了疾病带来的痛苦,听说城里的医院能动手术,于是下决心去了一趟“遥远”的西宁。准备了几天后,清晨坐着吱吱扭扭的马车,直到太阳快落山时才赶到西宁,两天后双眼又蒙着纱布回了家。尽管奶奶这辈子总算去了一趟城,但对西宁没有一点儿印象。虽然没有见过城里是啥模样,但她却是祖辈妯娌三人中,用一双脚儿踩过城里地面的人。

记得50年代,从老家到甘河口的一段路是歪歪曲曲的土路,土路上有两道大板车碾压的深深车辙。晴天还可以,一到下雨天,车辙里积满了水,人们小心翼翼地走在中间骡马行进的路面上,一不小心就会滑倒在车辙里。记得十二三岁时,我因故跟着村上一位乡亲去了一趟城,那是坐着村里到大通拉煤的木轮板车到西宁的,出门前披星戴月,折腾了大半天,等到办完事时,太阳已经偏西了。在城里无亲无故的我们心里恐慌得很,于是打定主意走回去。我们沿着渔场台前的沙石路,迎着灼热的阳光急匆匆南行,走到清水河时天就黑了。幸亏一弯新月冷清地照着蚂蚁沟满山婆娑的树影(那时蚂蚁沟水库还没有修建),但走在寂静无人的山谷里,恐惧一直伴随着我们,等到翻过红垭壑(今湟中河湟博物馆所在地),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实在走不动了,我们只好去敲附近昂藏村亲戚家的门,亲戚惊愕地说:“哎哟!天快亮了。”

后来,铁路通到了海晏县城,西宁至海晏之间通了客车。如果想要去西宁,村上的人们可以到十五里外的双寨车站去坐车,可是列车每天只有一趟,早上从西宁发车,下午返回,人们想要去城里,只有等到傍晚,并要在西宁过夜,当天是回不来的。记得那时我在湟源上学,去双寨车站乘车,由于道路难行,路上需要两个半小时,家里连个马蹄钟也没有,害得晚上不敢睡,朦朦胧胧地一会儿就问三阿爷天快亮了没?三阿爷爬起来披着衣服,站在屋檐下的台阶上,仰望着漆黑的夜空,嘟囔着“三星晾晌午了,快了。”那时,人们以三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估摸着黑夜的时辰。夏天放暑假时,由于天气长还可以。如果冬天放寒假,火车到双寨车站时,车外已是寒星满天,漆黑一片,模模糊糊可看見树林中的小路和浇水用的渠道,“白水黑泥茄色路”,老祖先千百年来总结的走夜路的经验,还是排上了用场。再后来,西宁公交八路车也通到了离家二十多里的西川砖瓦厂,基本上已经近了一多半路程。虽然从村上还得走两个多小时,去趟城还是不太容易,但比原来好多了。那年月,妈妈常犯“心口病”,有时痛得直打滚,各种“白方”和土办法都用了,仍不见好转,只得借了生产队的架子车,我和弟弟拉着她去西宁看病。在妈妈的呻吟声中整整走了三个小时,直到太阳偏西时,才走到石灰沟口的八路车终点站,我扶着不断呻吟的妈妈上了车,而弟弟哭着拉着架子车回去了。

妈妈的病经诊断,患的是胆囊炎,病情较严重,住了院。那时我在湟源峡当合同工,请不了假,只得由父亲陪护。那时,没有电话,没有手机,普通人通讯联系全靠写信。一个星期后,我收到父亲的来信,说母亲住院后症状减轻,就挂念起留在家中的小弟来,那时小弟只有一岁多。让我赶紧转告家人,让他们把小弟送到西宁来。我是下班后才见到信的,当时已是暮色苍茫,西宁到湟源虽只有50公里路程,这封信到我手里,也走了整整4天。于是我匆忙借了同事的一辆自行车,沿着西宁至湟源的砂石路东行,行至响河儿大坡,由于车速过快,车灯被烧坏。湟源峡两山耸立,峡中漆黑一片,好在那时路上车辆极少,只有模模糊糊的路面依稀可辨。夜半时分,走到离老家不远的甘河村。干河村南面是坡家村,一条小河自南而北,穿过坡家村,在村北土崖下转向,横穿土路,流向甘河村。水上无桥,平时由于水量小,人们均淌水而过,但今夜眼前却是白茫茫一片,到处是哗哗的流水声。几次试探过河,均因水深而作罢。河西侧土崖后面是几块农田,于是肩扛自行车,爬上崖后的土坎,黑乎乎的楞坎上,实在寻不着前行的方向,于是踌躇再三,折回原路,翻过磨沟,去寻找当时住在甘河东村的堂叔。半夜的敲门声惊醒了尚在朦胧中的堂叔,他说:“这几天南佛山下大雨,河里正在淌湟水哩,你还能找到路吗?”明天天亮后,由他去告诉送孩子的事。躺在堂叔家的炕上,毫无睡意,翻来覆去睡不着,于是告别堂叔,摸黑又登上了去湟源的路程,等到东方发白的时候,我又回到了场里。几十里的回家路,走得竟是这么难心!

60年代末,上级决定在甘河滩修建青海钢铁厂(后来又改名青海轧钢厂)和青海第二化肥厂,运送建筑材料的卡车络绎不绝,村前的土路很快铺上了砂石,随之货运铁路也通到了那里。尽管汽车过后土尘满天,但比以前好多了。为了解决单位职工上下班,古老而偏僻的甘河滩第一次有了接送职工的轿子车,那时人们把它叫作“厂车”,但厂车只拉厂里的员工,是不对外的,像我们这些想搭趟顺风车的,只能望车兴叹。

70年代后,连接湟中鲁沙尔到多巴的大路上跑的车越来越多了,原来的沙石路也渐渐换成了柏油路,但仍然没有一趟公共车,人们想去一趟西宁,除了还得向生产队长请假外,如何当天能够赶回来,还是一件很让人发愁的事情。

改革开放后,真的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人们除了务劳好自己的田地外,“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外出挖金子,有的结伴搞副业,一两年里家中就变了样,首先普及了常州产的手扶拖拉机。拖拉机不但成了送肥、拉麦捆的好帮手,也成了人们上街、串亲戚的交通工具,那年月,不少新媳妇就是以它作为“花轿”,来到婆家门的。我也沾了光,有时也坐着家里人的手扶拖拉机,在“吐吐吐”的吵声和颠簸中,被送到到十几里外的车站上。乡下去过城里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人们的衣着也越来越“洋”了,年轻人的裤脚越来越宽了,尕娃们的头发也越来越长了。

十年前,家乡也有了公交车,从多巴开往鲁沙尔的班车十多分钟就一趟,沿途并设有车站,还像模像样地建有候车亭,老家家门口的大路边正好有一座。为了解决西宁到甘河工业园区的交通问题,除了八路车延长到双寨外,801路车直接从广电局开到了通海,而从海湖桥南每15分钟就发车的中巴车,终点站就设在离老家只有三里路的桥头上!

改革开放四十年,乡下的变化也日新月异,当年的土墙泥屋已被“小洋楼”所取代,电视、冰箱、电灶、摩托车早已不是新鲜玩意,成天和黄土打交道、修理地球的庄稼汉,家里竟然也有了澡堂!村口的大路有人负责专门打扫,两旁像西寧的街道一样,种有松、槐、榆和华北珍珠梅等灌木;一到晚上,明晃晃的道路灯把村庄照得比正月十五耍社火时还亮。绝大多数人家有了自己的私家车,上半天还在家里和邻居喧板,短短的半天没见,一问,才知道刚刚去了一趟西宁北山市场。这么快就浪了一趟西宁的事儿,竟然真的像做梦一样,落到这一辈人的头上!站在这车水马龙的青钢桥头上,回忆起当年因交通不便,患“菌痢”未能及时就医而夭折的弟弟,为他未能赶上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而再次伤心不已。

唉,让我又悲痛又欣喜的回乡路啊!

猜你喜欢
河滩西宁
一个人的苍茫[组诗]
天鹅和仙鹤的争论
关于西宁动走线长链点临时限速功能验证的研究
河滩上
家住河滩(组章)
说话的竹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