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课本里年味儿正浓

2019-04-12 03:06叶绍继谢文初
意林绘阅读 2019年3期
关键词:春酒爆竹声酒席

叶绍继 谢文初

什么是过年的“年味儿”?年味儿应该是从过年的传统里来。记得小时候过年是最热闹的时候,在一声声热烈的爆竹声,美丽的烟花里迎来新的一年。如今随着年岁渐长,大家却都觉得年味儿反而淡了许多。那么接下来就由两位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感受下课本里浓浓的年味儿吧~

春酒

文/琦君

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所谓的八盘五、八盘八(就是八个冷盘,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热菜)不同,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鄰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节选)

名师对对碰:春节是我国各民族普天同庆、最重要的传统佳节,民间俗称“过年”。一进入腊月,乡下农家要杀年猪,开始准备年货,温馨的年味儿便逐渐弥散开来。选文写了故乡新年喝春酒、喝会酒的习俗。喝春酒是在春节过后,邻里乡亲为表示友好的相互往来,喝会酒则是有人急需钱用,会首便请来十一位客人,并从城里请来厨师,做出比乡间档次更高的酒席招待,目的是借钱,但却体现了乡邻间的团结互助、相互关照,这里节选的就是其中写喝会酒的情景。会酒因菜肴齐全档次高,成为当地最讲究的酒席,也成为人们对别人表示感谢的口头语。

吆喝

文/萧乾

大清早过卖早点的:大米粥呀,油炸果的。然后是卖青菜和卖花儿的,讲究把挑子上的货品一样不漏地都唱出来,用一副好嗓子招徕顾客。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

“馄饨喂——开锅!”这是特别给开夜车的或赌家们备下的夜宵,就像南方的汤圆。在北京,都说“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其实,馄饨挑子也一样。一头儿是一串小抽屉,里头放着各种半制成的原料:皮儿、馅儿和佐料儿,另一头是一口汤锅。火门一打,锅里的水就沸腾起来。馄饨不但当面煮,还讲究现吃现包,讲究皮要薄,馅儿要大。(节选)

名师对对碰:旧时的乡间或城镇,常年都少不了穿街走巷、吆喝买卖的小商小贩。他们担着各种小商品,一边慢慢地朝前行走,一边以各自独特的声调吆喝,以引起家居及来往行人的注意,并前来购买他们的商品。一到逢年过节,各种贩卖小商品的吆喝,更是不绝于耳,他们贩卖的小商品琳琅满目,更增加了节日喜庆、欢乐、热闹的气氛。

本文以娴熟的笔法,生动地描写了旧时北京城里各种小贩的吆喝。吆喝全凭一张嘴,既要引起人们注意,又要让别人知道你是卖的啥东西,不仅要有一副好嗓子,更要讲究技巧。有的声音细而高,有的低而深沉,还有的忽高忽低;有的宣讲商品的特点,有的炫耀吃食的美味,让人一听就直流口水。特别出色的是那种合辙押韵的吆喝,一口气把商品的特点、价格甚至制作过程,全都唱了出来,让人一听感到简直就是在听戏,特别是小孩子们忍不住就从口袋里掏出钱来想买,这都显现出节日的吉祥、和乐氛围和浓郁的年味。

北京的春节

文/老舍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作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同时,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节选)

名师对对碰: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老舍先生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北京度过的,他对北京年味的感受尤为深刻,他以如椽大笔、“俗白”风格、京味语言,向我们描绘了北京的浓浓年味。除夕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年味十足:家家做年菜,人人穿新衣;门外贴对联,屋内挂年画;家里灯火通明,室外爆竹声声;家人们一起吃团圆饭、祭祖、守岁……真是红火热烈,充满喜庆气氛。初一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虽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样年味多多:男人们出去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城内城外寺院开放,任人游览,一派悠闲快乐图景。作者借助对比手法,写出了除夕和元旦(大年初一)年味的不同,还调动多种感官,从香味,到色彩,到声音等多个角度,对北京的年味进行了全方位的描写,用笔传神,描写细腻,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春联儿

文/叶圣陶

新年将近,老俞要我替他拟一副春联儿,由他自己去写,贴在门上。他说好几年没贴春联儿了,这会子非要贴一副,洗刷洗刷晦气。我就替他拟了一副:

有子荷戈庶无愧,

为人推毂亦复佳。

约略给他解释一下,他自去写了。

有一回我又坐他的车,他提起步子就说:“你老师替我拟的那副春联儿,书塾里老师仔细讲给我听了。好,确实好,切,切得很,就是我要说的话。有个儿子在前方打国仗,总算对得起国家。推鸡公车,气力换饭吃,比哪一行正经行业都不差。老师,你是不是这个意思?”我回转身子点点头。

“你老师真是摸到了人家心窝里,哈哈!”?(节选)

名师对对碰:贴春联可说是最具年味的一件事了,自从公元七百多年蜀后主孟昶亲手写下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后,每当春节将近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两边贴上崭新的春联,贴春联成了过年的一个象征。春联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既有驱鬼镇邪,祈求平安无灾之意,又表达出一家一户对新年的美好愿望。就像文中的老俞,新年将近,他要“我”替他拟一副春联,贴在门上,洗刷洗刷晦气。“我”给他拟了一副对联,这副对联既能体现老俞身上那种自顾不暇尚能勇于承担国家、社会责任的高尚品德,也表现出老俞不屈于悲惨命运压迫的韧性。

小伙伴们感受完了课本里的年味儿,也别忘了用心感受身边的浓浓年味儿哦!和家人好好聚聚,开开心心过大年!

猜你喜欢
春酒爆竹声酒席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Human Intelligence— On Human-Computer Competition from the Five-Level Theory of Cognitive Science
遏制滥办酒席之风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移风易俗度在哪里
小小回春酒帮你赚大钱45岁残疾大哥卖回春酒一年赚一套房
《春酒》中的民风民俗
如此铺排意何在——《春酒》教学价值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