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学(英文)课程教学理论和实践探索

2019-04-12 10:11任文燕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教学理论实践探索

摘 要 普通生物学是高校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的重要必修课程,该课程在宏观层次上涉及动植物发育过程,生命进化和演变等;在微观层次上,包含细胞,基因和遗传以及细胞信号转导等内容。因此,该课程是高校生命科学专业课的奠基石,对该课程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探索改革,不仅有利于学生构建整个生命科学知识体系,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领域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欲。本文将结合本校普通生物学(英文)课程的教学实践,从不同层面探索如何深入进行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改革。

关键词 普通生物学 教学理论 实践探索

1普通生物学(英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普通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常采用常规的教学模式,课堂效果的反馈差异较大,同时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多而琐碎,如发育和进化章节中的各种定义和理论抽象复杂,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理解困难的问题。此外,本校该课程采用全英文授课,大量的专业术语和专业理论,在语言上又给学生接受教学内容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导致有些学生上课积极性减退,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结合本校普通生物学(英文)课程的授课经验,本人有以下几点体会心得:该课程讲授要重点体现基础性、通论性和入门性等特点,教师不仅要重视教学方式的通俗易懂性,更要突出课程的整体性、连贯性和前沿性;通过开设实验操作和讨论课时,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课程,并且优化课程考核方式,从而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普通生物学(英文)教学的改革探索

2.1优化教学内容,突出课程的整体性

本人授课的普通生物学采用全英文授课,采用的教材是《LIFE: The Science of Biology,Tenth Edition》,该课程在教学大纲的安排上由简入深,教学内容从宏观到微观,各章节相互结合,多层次呈现人类探索生物学的过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通俗易懂,通过多媒体展示,结合图片、动画、视频和模型等方式,将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的方式呈现出来。例如,在讲授生命进化的内容时,结合达尔文提出物种起源的背景,讨论达尔文进化论的缺陷以及目前进化理论的发展,让学生领会生命进化的全貌。此外,在讲授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区别时,通过将不同章节的知识点融会贯通,交互理解,从而形成更加细致完善的知识体系。

2.2提升课程的前沿性

生命科学目前发展速度较快,教学内容同样也要及时更新。教师备课内容要及时补充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和先进技术,针对目前社会热点讨论生物学问题,如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细胞CART治疗,单细胞测序,基因编辑的先进技术和理论,针对性进行讨论和讲授,使学生在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能接触到生命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求知欲,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在广大学生内心播种科学探索的种子。

2.3增强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要遵循“教学相长”的原则,充分激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和主观能动性,了解学生对当今科研动态和研究进展的理解和关注,进而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導和指导。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增设讨论课时,采用5-6个学生自行分组的方式,每组选定一个专题(例如,近几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得奖),小组成员就专题内容查阅文献,共同讨论,确定汇报内容,最后在课堂上展示PPT进行汇报,并就师生现场提出的问题做出解答。此外,每个讨论小组针对各组专题,设计海报,通过poster的形式呈现组内成员对该专题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使每个学生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并解决问题,既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加深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讨论课程的设置,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教师起辅助引导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积极性和主动性。

2.4加强课程的实践性

普通生物学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课程,课程教学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增设实验技能课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例如,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以区分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不同;课外通过学生自主完成标本采集、分类鉴定与制作,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然保护意识;无脊椎动物的形态观察和脊椎动物解剖和观察等。通过实验课操作,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有利于锻炼学生逐渐形成完善的实验思路和科研思维。

2.5优化课程考核方式

传统的普通生物学考核方式过去常采用理论考试作为最后的评价体系,本课程由于增加了较多的实践学习课程和分组教学的方式,因此在考核上采用理论考试和课堂讨论各占50%的政策,深化课程考试改革,逐步优化课程过程化考核评价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种方式有助于解决传统应试教育死记硬背的弊端,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和追求。

作为高校生命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生物学是高校生命科学学生的必修课程。我们在普通生物学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做了很多的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步形成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系统授课模式,在教学内容上补充新知识,扩展学生眼界;教学方式上通过分组讨论,师生互动,增强学生之间协作创新能力;在课程考核方式上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对普通生物学在教学上的改革和实践,将会对未来高校改课程改革提供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任文燕,女,汉族,1987-10,山东济南人,苏州大学医学部剑桥-苏大基因组资源中心,讲师职称,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研究方向:胚胎干细胞维持与分化。

参考文献

[1] 黄申,韩丽.普通生物学课堂教学改革初探[J].轻工科技,2017,33(04):9+148.

[2] 张彤,李黎,付征叶.《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反思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26):6+224.

[3] 邱乐泉,吴涛,赵嫚,钟莉,汤晓玲.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生物学杂志,2016,33(06):9+116.

[4] 刘佩勇,曹成有,孙彩霞,张颖,李黎明.生物工程专业普通生物学双语教学的重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6(52):40+239.

猜你喜欢
教学理论实践探索
信息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研究
“后方法”教学理论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创新分析
“微课程”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实践探索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近十年国内日语听力教学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