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法律保护

2019-04-12 10:11毕秋月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法律保护文化遗产

毕秋月

摘 要 我国古代到近代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保护始终处于一个初级阶段,立法不完备,上到立法机关、地方政府,下到普通百姓法律保护意识薄弱,西北地区有很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走入灿烂的文化世界,我们看到许多优秀法律典籍的同时,也应该觉察到目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权利 法律保护 文化遗产

1西北地区少数民族非物質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首先,立法不完善、法律保护意识薄弱。我国西北地区非物质文化保护现状比较严峻,由于历史上封建奴隶制度引领着文化的发展,控制着人民的文化思想,那时人们并无文化保护的意识,古代关于文化保护法典较少,都是经济、战争、刑罚制度等法律实施细则,并且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法律发展史上起步晚,使得西北地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相对落后。

其次,由于立法漏洞,在继承方面很难确定合法有效的传承人。现代科技网络发展迅速,年青一代的人们都向往追求刺激、快捷、高效地娱乐信息,很少有人能够真正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世界,领略它们的文化精粹以及立法精神,更别说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由于近几年西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力度过大,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制约。例如有些史诗、神话、民间故事、歌谣、传统音乐、手工技艺等,其价值就在于“原生态”,但是为了吸引游客,扩大经济利益,在演出或宣传上进行改编,所呈现出的文化内容违背了传统文化的理念,这种摈弃非物质文化的内在美而追求经济利益的旅游乱象已经成为立法保护的重点规范目标。

2完善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法律保障

2.1用法律手段弱化文化与经济的深层矛盾

我们应该借鉴一些地方优秀的法案,更好地解决文化与经济的矛盾。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吸取了云南、贵州地方立法的经验将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列为全国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主体。故西北地区应该借鉴这一经验,在地方性法规中根据各个地方少数民族聚集区的文化特征与生活习惯,授权县级以上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担负起本地区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及文化权利的保护工作,其他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协助文化主管部门共同做好工作,防止权力滥用。

2.2强化文化权利意识,完善法制体系建设

除了解决文化与经济的深层矛盾,我们还要面对民族文化的流失以及现代化文明与传统文明的冲击问题,我们应该设立少数民族重大工程项目的文化影响评估机制。侧重对西北少数民族文化权利影响的评估,通过落实法律法规,组织相关的文化行政机关联合行动,每年做一个少数民族文化目录,筛选出流失严重的传统文化,进行一系列的影响评估。

2.3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西北地区有很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文化遗产现象流失较为严重,制定法律保障体系非常关键。首先应该增强人们的法律保护意识。其次,确立政府干预与民间自然传承适度平衡的法律保护机制。最后,必须以法律手段确定传承人的权利与义务。

3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法律保护意义

3.1“一带一路”对于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发展意义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中国提出的区域合作与发展倡议。西北五省(新疆、甘肃、陕西、青海、宁夏)是丝绸之路规划实施的重点省市,“一带一路”将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开发合作潜力,形成文化与贸易合一的经济开发区,这无疑带来了西北民族文化发展的春天。

3.2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跨越式发展

转变地方立法思维,促进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跨越式发展。做到地方和中央立法思想和法制建设的同步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文化权利的法律定义,避免地方政府投机立法、照搬其他地区立法制度,结合本地区发展情况立法,梳理文化权利的发展脉络,明确文化界限,确定西北各省各个地区的文化名录,避免地方间为了某一文化遗产产生法律纠纷,明确民间文化遗产的继承人,鼓励政府及民间组织积极保护散落民间的珍贵文物,寻回流失海外的文化遗产,调整复杂的社会关系,最终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

3.3让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综上所述,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阿博览会、中阿论坛、“一带一路”政策的支持,为西北地区民族文化的发展打来了一扇世界之窗。但是走向世界之前我们应该处理好内部矛盾。首先,现在民族艺人都是体弱多病的老者,学习西北民族艺术的时间长、投入大、市场效益低、年轻人受互联网现代化影响较大,喜欢追求“速度与时尚”,使得民族文化后继无人,为此提高民族艺人的社会地位,扩大民族艺人队伍成了当务之急。其次,收集、整理西北地区遗落在民间的传统文化,在改编成册的基础上尊重原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可歪曲、臆造作品,在创造新作品的同时,要展现出浓郁西北民族风情和特色,不能丑化民族文化,使用改编的民族文化作品进行商业活动获得收益后,懂得饮水思源,将一定比例的报酬用于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事业。最后,解决了内部问题以后,我们就应该珍惜每一次对外交流机会。一方面利用西北旅游文化战略,拉动外国游客,开展旅游文化交流会,利用中阿窗口,兴办阿拉伯语教学,利用对外教育交流大会带动中外留学生交流,让西北民族学生走出去,让外国留学生走进来,为西北民族文化的传播贡献一份力。因为西北民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古丝绸之路加上地理位置的优势,西北地区成为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交往的便利窗口,所以这就为民族文化的扩散槽开了一条文明之流。

参考文献

[1] 毛公宁,戴小明.民族法制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85.

[2] 高永久,孔令苇.论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法律保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J].思想战线,2009(01).

[3] 周伟洲.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历史和现状[J].西北民族论丛,2003(03):12.

猜你喜欢
法律保护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浅析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