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吹氩中频炉熔炼高品质H13模具钢

2019-04-13 08:09黄石起江磊峰高雪竹方亮李兆峰
凿岩机械气动工具 2019年4期
关键词:模具钢夹渣钢种

黄石起,江磊峰,高雪竹,方亮,李兆峰

(1.吉林省维尔特隧道装备有限公司,吉林 吉林市132011;2.吉林省盾构与掘进刀具技术重点实验室,吉林 吉林市132011)

0 前言

H13模具钢具有较高的韧性、淬透性和耐冷热疲劳性能,不易产生疲劳裂纹,主要用于冲击载荷大的锻模、热挤压模、精锻模、铝铜及其合金压铸模。H13模具钢工作时承受很大的冲击载荷、强烈的摩擦、剧烈的冷热循环引起的热应力以及高温氧化,常常出现崩裂、塌陷、龟裂等失效形式。所以对其熔炼质量要求非常高,采用H13废钢料,用底吹氩中频炉熔炼出自耗电极,再经过电渣炉进行电渣重熔生产出的H13模具钢纯净度高、综合性能可满足制作各种模具的要求。

1 普通中频炉熔炼H13钢存在的问题

(1)中频炉炼钢无法进行脱氧操作,不能去除钢水中的气体和夹渣物。

(2)对炉内的钢液无法用人工进行搅拌,以排出钢液中的气体和夹渣物。

(3)普通中频炉炼钢只能在熔炼过程中对钢液进行电磁搅拌,但效果并不理想。

(4)炉料质量差,废钢表面带有锈蚀、油污及水分,合金料烘烤不到位,炉衬材料质量差等因素,也会直接影响钢液的纯净度。普通中频炉熔炼对钢液质量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见图1。

2 本方案中频炉熔炼工艺方法

2.1 中频炉炉衬结构改进

(1)常规中频炉炉衬的打结工艺是:打结完炉底后在中心部位放置用钢板制作的坩埚模,固定好坩埚模后再捣筑坩埚壁和修筑炉口,最后进行烘烤和炉衬的烧结。

图1

(2)本工艺采用成型炉胆,其外部和底部使用碱性振捣料,成型炉胆底部中心部位,安装透气砖,其周围用透气料打结出气体扩散区。

(3)中频炉底部安装吹氩装置,到熔炼后期对钢液进行吹氩精炼,改进前后的炉衬结构图见图2、图3。

图2

图3

2.2 中频炉底吹氩工艺确定

(1)炉衬烧结:炉衬打结完毕后立即进行烘炉和烧结,烘炉时利用小块的优质废钢料,以200~300℃/h的升温速度升到1100℃,在此温度保温1 小时,再以300℃/h的升温速度使废钢熔化,并把钢液温度控制到1680~1700℃,在此温度保温1~1.5 小时,完成炉衬烧结,并进行氩气试吹。

(2)炉料的准备:开炉前对废钢等炉料进行表面清理,去除表面的锈蚀、油污等杂物,并对所有入炉合金料进行烘烤,选用优质的造渣材料。

(3)熔炼到后期,加完所有合金材料进行预脱氧操作,待钢液温度达到1550~1600℃时开始进行炉底吹氩,氩气流量控制标准是:钢液表面有明显的气泡均匀冒出,且保证钢流不紊乱,钢液不暴露于空气中,避免钢水的二次氧化,吹氩时间一般控制在10~15 分钟。

(4)待钢水温度达到工艺要求时出钢浇注,出钢时钢包内加入一定量的稀土精炼合金,进一步对浇注钢水进行净化操作。

(5)出钢后钢液在钢包中进行充分的镇静,尽量减少在出钢过程中进入到钢液中的外来夹渣物。

3 工艺改进前后钢中夹渣物和含气量对比

中频炉底吹氩熔炼H13模具钢,比普通熔炼工艺,纯净度大大提高,吹氩精炼前后的夹渣物及气体含量对比明显降低,对工艺改进前后熔炼的钢取样做了对比分析,其结果如下。

3.1 钢种非金属夹渣物对比分析

钢种非金属夹渣物对比分析结果(按GB105612-2005 标准)见表1。

表1

3.2 钢种气体含量

对吹氩精炼的H13模具钢进行了气体含量分析,其结果完全满足标准的模具钢技术要求,其结果见表2。

表2

3.3 超声波检验

按GB/T4162-2008 标准进行超声波检验,合格级别A 级,材料内部无白点、气泡、裂纹、夹杂及缩孔等缺陷。

4 结论

(1)中频炉炉衬采用成型炉胆和振捣料结合方式,成型炉胆打结密度远高于振捣打结的炉衬密度,熔炼过程中降低了炉衬的烧损,从而降低钢中非金属夹渣物含量,并提高了炉衬寿命。

(2)中频炉底吹氩操作,达到了炼钢过程中对钢液的精炼功能,与普通中频炉熔炼相比,大大降低了钢中的非金属和有害气体含量,提高了钢材的综合机械性能。

(3)底吹氩过程对钢液起到充分的搅拌作用,使炉内的钢液温度均匀,降低成品钢的组织和成分偏析。

(4)本工艺改进方案投资少、操作简单,可明显提高模具钢的质量。

猜你喜欢
模具钢夹渣钢种
钒微合金化对5CrNiMo 模具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分析
多钢种混用波纹腹板压弯构件优势分析
高强钢板坯夹渣缺陷的控制
LN17模具钢预硬化热处理正交试验
关于钢种用Cr、Ti系 代替B 系后发生变化的总结
鞍钢中标延崇高速建设合同
低合金钢低成本无缺陷铸坯生产实践
国内热作模具钢发展现状与趋势
新型冷模具钢
论固体夹杂的分类与特点